(圖/shutterstock)
股票 就是一間公司部分的所有權
全台灣有九百萬名股民朋友,我們把自己部分的積蓄投入股市中
希望藉由投資股票獲得自己工作以外的報酬,
但我們真的了解股票的意義是什麼嗎?
讓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解釋一下 "你持有一張股票" 的原始意義。
假設今天 A、B、C、D、E,
五個人合開一家 "一定賺" 股份有限公司,
每人出 200 萬 所以公司資本額共 1000 萬,
於是這 5 個人就是股東 分別擁有這家公司的 20% 股權,
但是口說無憑,
所以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後,必須印製股票交給投資人持有,
代表這五人擁有 "一定賺" 股份有限公司的證明。
台灣政府規定股票發行面額一股為 10 元,
所以 "一定賺" 股份有限公司,一共有 100 萬股(資本額 1000 萬 / 每股 10元),
而且法規規定一張股票是 1000 股,
所以公司總共有 1000 張股票 ( 100 萬股 / 每張股票 1000 股),
於是這 5 個人就一人擁有 200 張股票。
換句話說,
"一定賺" 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權被分成了1000 份,
每個人各擁有 200 份,
以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賺錢或賠錢,甚至公司關閉後的清算,
都是按照這個比例去分配。
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
鴻海(2317)股權分布
資料來源:CMoney。
上表是鴻海(2317)內部管理階層的股權分配圖。
我們可以看到郭董本人擁有 1,473,990 張股票, 佔了 12.454%,
其餘董事或副總都只佔了一點點。
讀者會發現 上表加起來不到 100%,
那是因為 這只是內部管理階層的股權表,
大部分的股票 都分散在市場上被廣大的投資人所持有。
那麼 如果鴻海(2317)的股東想要賣掉他的股票,
或者 有一個外來的投資人想要買鴻海的股票,
他們是透過什麼樣的方法去買賣股票呢?
是私底下買賣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
就要談到所謂的 "股市"了!
我們談到了股票的原始意義,
股票 是擁有一家公司所有權的證明,
擁有股票的人叫做股東,
所以 股東就是一家公司的擁有者。
但是 並不是一日為股東,終生為股東,
你可以把這些股票賣給別人,
想要成為公司擁有者的人 也可以去買股票來成為股東,
這些買賣交易就是在股市進行的。
所以筆者要來說明什麼是股市。
股市 又稱股票市場,主要分為兩種:
1. 初級市場
新上市的公司為了籌措資金,
發行股票賣給最初的投資人, 這種方式就是初級市場。
但這主要跟大股東比較有關係,
跟我們這種一般投資人比較沒關係。
2. 次級市場
若原始股東想要賣股票,或外來投資人想要買股票,
這個不斷買賣的市場我們就稱作次級市場。
次級市場主要又分成兩種 (1) 集中市場 (2) 店頭市場
(1) 集中市場
在證交所掛牌交易股票的市場叫做集中市場。
目前台灣證券交易所都是以電腦搓合的方式交易,
但是有些國外交易所還是用人工搓合的方式。
(2) 店頭市場 (OTC: Over-The-Counter)
又叫櫃檯交易市場,是提供上櫃股票交易的市場。
一般來說比較大型的公司會在集中市場掛牌,
比較小的公司會在櫃買市場掛牌。
集中市場的大公司,流動性比較好,資訊也比較透明。
櫃買市場的小公司,流動性可能稍差,
不過如果股市走多頭的時候,小公司漲幅會比大公司還大,
不過相對的風險也比較高。
這些大概就是,股票的本質了。
我們拿了錢,成為喜歡公司的股東
如果公司經營的好
我們可以分享營業利潤
而如果我們有變現的需求
也可以去市場上把股票賣掉一些。
《 本文作者簡介 》
陳金瑩 老師,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研究所
歷任大型法人投資機構數年
現為自由投資人
老師經常在網路上分享他的投資方法
目的是幫助別人:
〝少走冤枉路、直接登堂入室穩穩賺!〞
所以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歡迎幫老師的 粉絲專頁 按個讚 ↓↓
下次有新文章時 ~ 您才會收到喔!
歡迎加 ↓ 陳金瑩 的 Line 為好友
《 順手「按」讚 ↓ 以後都能收到最新文章唷 》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