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這篇文轉錄自好友的文章
我們倆從大學開始就超想賺錢
我們是師大附中數理資優班的同學
他後來念台大電機,我念台大資訊
我們從高一開始就是最好的麻吉
現在已經有13年的交情
我們倆從大學開始就超想賺錢
不是因為我們物慾高
是因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廣告)
想盡快在30歲之前達到財務自由
剛好受到貴人的激勵...
由於我們受了一些貴人的激勵與鼓舞
所以我們想要盡快在30歲之前達到財務自由
之後不僅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還能好好陪伴家人
身邊的貴人中
有一位大我三歲的小女生
靠著貿易,18歲存100萬,22歲存1000萬
除了本業愈搞愈大
也將賺到的錢全部轉投資到股票與房產
現在31歲,身價破億
另一位小弟還小我一歲,77年次
靠著努力研究房產
現在擁有10間房子
分別在台灣、大陸、泰國、日本
這些人讓我了解
原來我過去努力認真讀書
期待能找個薪水高一點的工作
方向完全錯了
所以從20歲開始,我們就做各種嘗試
一直努力到現在,算是完成了當初設下的目標
大二時,我們第一次玩現金流
當時主辦人給我們算一張表
計算一生總共需要多少花費
那次的經驗讓我知道
原來要賺錢,不是靠領薪水
錢不是這樣賺的
而是要靠能複製的被動收入
現在我們的大學同學 多數都在竹科上班
但我們因當初受到這個遊戲的啟發
而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以下是他的分享
------------------------------------------------------
如果五十年後
只能留一樣東西給我兒子
我會把所有財產通通捐掉,
然後留下這本書和這套遊戲。
我想,這是我對現金流財商教育,
所能至上的最大敬意。
我第一次接觸現金流遊戲和這本書
是在2008年的夏天
當時表弟任職的金融公司舉辦遊戲
抱著學習理財的心情去玩
短短的兩小時,我真的覺得超好玩!
我真的把遊戲中的角色當成自己,
所以我給自己很大的思想突破,
讓我在20多歲就有過幾次創業經驗。
特別是在我的價值觀中,
原本是個只想著賺錢的工程師,
同學們都在討論去哪家公司薪水高。
遊戲後來才體悟到,
錢的多寡不是重點,
重點是生活品質 及 能不能活出自己
很多人搞錯財商,
以為所謂財商就是要你一心追求物質,
其實正好相反,
大多時候 職場才會讓人眼中只有加薪。
著手架構自己的財商後,
才會讓人理解財務獨立的意義,
並開始往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前進。
所以我想用這篇文章分享,
為何我這麼肯定這款遊戲。
這本書在170國暢銷
也對20歲的我造成衝擊
最原始有一本書是『富爸爸窮爸爸』,
作者羅伯特‧清崎是個成功創業家,
經過了十幾年創業經驗,他理解到:
財務思維對了
人生才會拿回自主權
1996年,羅伯特決定撰寫一本書,
藉此傳達自己所領悟的財務道理。
但他不希望寫成一般艱難的財經書,
最後他決定用 故事 的寫法,
把自己從小和富爸爸互動撰寫出來,
讓一般人也能輕易讀懂。
其中,最大的重點就在於職業象限,
書中認為,收入來源不外乎這四種:
因為每個人所投入的區塊不同,
收入來源也會分成兩大類:
1.工資收入:有工作才有的錢。
(每個月的薪水、業務收入...)
2.非工資收入:沒工作也有的錢。
(諸如:房租、股息、權利金...)
說白話一點,
工資收入就是拿時間換錢,
非工資收入就是多賺到了時間。
所以月退俸或投資,
在現在社會才那麼吸引人。
舉例:一個人的開銷三萬,賺四萬。
如果是工資收入,
代表他的生存(吃、住)沒有問題。
但如果是非工資收入,
代表他的生活由自己安排,
真正達到財務自由。
比大富翁更好玩的現金流
讓我用1小時看透50年
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暢銷之後,
有讀者回饋說,還是看不太懂。
羅伯特後來發現一個理論:
『透過遊戲學習,效率是閱讀的5倍』
於是他和團隊研發了【現金流遊戲】,
希望透過遊戲來傳達理念。
這款遊戲有點像大富翁,
但不一樣的是 遊戲背後超級有意義
遊戲的過程大概是這樣,
首先遊戲中要先選職業,
收入不同、支出不同、目標也不同。
遊戲中分成內外兩圈,
一開始在內圈的玩家,
生活如同一班上班族,
領薪水、偶爾玩樂、生小孩、失業...
但是,目標當然是贏得夢想的外圈囉。
關鍵是,遊戲中有不同的機會牌,
有投資的、也有搞笑又真實的,
像是嫂子借錢就是一種神秘的存在...
因為遊戲,這些選項真實在人生中上演。
分享理念是我的熱情
結交同好是我的收穫
從八年前 第一次接觸這款遊戲,
我就發現人生多了很多選項。
20歲的我以為,
台大電機畢業就是當工程師,
但現在28歲的我,
卻有機會經歷投資和2段創業,
並且過著掌握自己步調的生活。
所以對我而言,
這款遊戲 是益友 亦是恩師。
我相信一個人進入職場10年以上,
一定會開始思考:
『除了工作,我還能做甚麼?』
在我看來,現金流就像是時光機器,
玩的人可以透過遊戲 觀察現象,
可以現在就為10年後思考。
(當然有時候是看緣分和領悟力)
通常一桌遊戲要4-6個人,
所以我們會彼此朋友約一約來玩。
在遊戲開始後,我會規定,
25歲開始,75歲結束,一分鐘一歲,
讓朋友體會人生有限的急迫感,
更會仔細思考每一步的選擇。
感謝許多理念相同的好友和我合辦,
不論是協助擔任桌主或銀行,
都能大大的協助新玩家玩得更通透。
通常在遊戲後,我都會加一段投影片,
分享自己的體悟,
也分享遊戲和人生該如何結合,
並透過我的經驗闡述四種財務象限,
我希望的不是創造一堆現金流"玩家"
而是協助朋友成為 實踐理論的"逐夢者"
對我來說,現金流有許多價值,
包含生涯規劃、投資概念、合作互助。
我相信對我有幫助,
也一定能啟發我的朋友。
所以從6年前,我給自己訂個目標,
想要在當兵前舉辦100場現金流活動。
有時是三五好友的聚會,有時是外部社團,
(像是:文大、元智、政大、台大、宏達電...)
經過了3年,利用周末的閒暇,
百場的目標總算在2012年9月達成,
成為了我給自己當兵前最好的禮物。
更讓我開心的是,
對一件事堅持時,總會遇上夥伴,
現在我有一群有想法又善良的朋友,
和我共同舉辦這個活動。
大家總能提出更好的建議,
讓我們小小的財商教育活動越辦越好。
有時候人生需要用更大的角度檢視
有時候人生需要一些衝擊
但當我們上班、下班生活太規律時
就不容易跳脫思維 活出更大的自己
這套遊戲最有價值的地方,
就是讓人能在短時間內 看懂財務與人生,
藉此多了些財商,
也多了一份對未來規劃的方針。
十年累積的經驗
打造專屬台灣人的理財遊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現金流這一款遊戲是20年前在美國創造的,
不論是當時的時空背景,
又或是異國的投資案件,
都和台灣現金這塊土地上機會完全不同。
也就是說,通常玩過現金流後,
可能會覺得有點收穫,很好玩,
但是過了兩個禮拜後,幾乎會忘記所有內容。
為了真實讓玩家可以把遊戲和現實作結合,
也為了讓遊戲更貼近現在的社會,
我們團隊花了一年打造了『財富自由』這款遊戲,
讓玩家置身在虛擬台灣島中,
用最貼近真實的遊戲過程學習理財。
這套遊戲最有價值的地方,
就是讓人能在短時間內看懂財務與人生,
藉此多了些財商,
也多了一份對未來規劃的方針。
不論你是不太懂財務規劃,
或是已經投資多年的市場高手,
都一定可以從遊戲中找到屬於你的價值,
透過規劃人生,一起加入財富自由的世界。
現金流活動-> 點我報名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授權自 阿升理財筆記 撰文者阿升
原文標題:一個影響我10年的遊戲【現金流】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Zo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