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楊力
自己做體檢,宮寒早發現
舌苔白厚、臉色不好看、
尿液清澄量多、慢性腹瀉、小腹涼、
白帶涼、月經涼,都是宮寒的表現。
別輕忽各種宮寒徵兆
舌苔是指舌面上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
事實上,因舌苔由胃氣所生,
而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
所以舌苔的變化在中醫看來,
也是觀察臟腑健康的最好媒介,
其寒、熱、虛、實,
以及病邪的性質和病位的深淺,
都可以透過舌苔反映出來。
舌苔白厚而膩為寒濕或痰濕內停,
特別是白滑而潤澤者,乃寒飲水積。
舌面潤澤、口不乾渴,甚至口水難禁、
水滑欲滴,說明陽虛而有寒氣。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子宮寒不寒 看臉就知道!
1. 面色白:
多為虛寒或失血所致。
2. 面色萎黃,沒光澤:
常為脾虛、氣虛、血虛,也見於寒濕內停。
3. 面色青:
易於受寒、驚風、氣血瘀滯、劇烈疼痛等,
都提醒體內有寒氣。
4. 面部浮白,顴骨周圍嫩紅:
內寒深重、陽氣浮越的表現。
5. 面色黑:
腎虛有寒、瘀血水飲停積;
嚴重者如尿毒症晚期,
輕淺者如熬夜後眼圈周圍發黑、
熊貓眼是血瘀寒積。
小便清長、大便稀溏,
體寒惹的禍...
羊肉配生薑,改善小便清長
小便清長是指尿液清澄而量多的一種症狀,
古代醫家也叫它「小便利多」。
中醫認為,人體的腎「主藏」,
如果體內寒氣過盛而致腎陽不足,
陽氣不能順利溫暖身體,
那麼腎「主藏」的功能就會失常,
最終導致膀胱控制尿液不利而小便清長。
日常飲食中可將羊肉和生薑搭配作料理,
羊肉能溫補腎陽又能補氣血,
生薑則有祛寒濕等作用。
兩者同食,生薑可去腥膻,又助羊肉溫陽祛寒。
便溏就是慢性腹瀉,
主要是因為寒濕導致脾虛引起的。
如果脾虛,
身體就會出現「水濕痰濁」的問題,
簡單說就是控制不住水了,
水濕流注腸道就造成了「便溏」。
調理便溏,要以溫運健脾為主。
平時應吃一些健脾的食物,
如山藥、紅棗等。同時要注意節制飲食,
不能暴飲暴食,不過多食用寒涼之品,
也不要吃太油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生薑山藥羊肉湯
【材料】
山藥 200 克,羊肉 150 克,生薑 30 克,
植物油、蔥花、蒜末、太白粉、鹽、清湯各適量。
【做法】
1. 山藥洗淨,去皮,切片;羊肉洗淨,切塊,
加生薑用植物油煸炒至變色後取出。
2. 鍋置火上,倒植物油燒至八成熱,
放入蔥、蒜爆炒,倒入適量清湯,
加入羊肉塊、山藥片煮熟,
加鹽調味,用太白粉勾芡即可。
【功效】
溫脾祛寒。
踮腳走路法,溫補腎陽
走路時,可以選擇乾燥的平地踮腳走一段,
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溫補腎陽,
以簡單的方式發揮祛寒的作用。
要注意,行走時身體要放鬆,呼吸需有節奏。
背部挺直、前胸展開,儘量提臀、足跟提起,
試著用前腳掌走路。
本文 擷取自:
作者: 楊力 出版社:幸福文化
此文由 幸福文化 授權,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