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基金教母蕭碧燕口述。
上一期 ( 2023 年 8 月號)本專欄談了停利的「 3 不與 1 要」原則,因為 7 月時股市持續走高,不僅許多個股漲幅以倍計,表現最好的基金漲幅也逾9成,投資人紛紛覺得漲多而有了是不是該獲利落袋,甚至將一些錢移轉到基金的想法。
只是還來不及行動,股市一進
(圖/邱沁宜)
今(2019)年以來,
新興市場股債表現很不錯,
MSCI 新興市場股市整體雖然只上漲 3%,
但有些新興市場股市如哥倫比亞、巴西、
(圖/ shutterstock)
1 年多來美股與全球主要股市區間大幅震盪,
美國又多屬於升息週期,
讓喜愛月配息的投資人
嘗到配息金額一直掉的情況,
(首圖來源 /shutterstock)
每月固定領息的理財商品人人愛,
但投資人在開心數著每月的利息收入時,
是否想過,若這筆錢現在還不會動用,
其實你有更好的方法讓它增值。
(首圖來源 /shutterstock)
受到「好享退」專案熱潮的帶動,
專門為存退休金推出的「目標日期型基金」
與「目標風險型基金」也開始受到市場關注。
這兩種基金商品對投資人來說相當陌生,
(首圖來源 /shutterstock)
想要每個月看見錢流進口袋、
擁有一筆被動收入,
最快、投資門檻也最低的方式,
就是買配息基金!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 口述:蕭碧燕 整理:張國蓮
投資的過程很重要,越舒服,
代表獲利機會越大。
而要能認清持有時可能遇到的風險,
了解產品是關鍵。
(圖片來源:Freepik)
基金獎爭霸, 3分鐘挑出潛力基金!
歐洲冠軍聯賽進入最後八強的捉隊廝殺,
哪一隊能站上歐洲之巔,沒人說得準!
而國內3,000多檔的基金之中,
光是台股基金就有近200檔,
(圖/shutter stock) 口述:蕭碧燕 整理:張國蓮
先前一窩蜂搶買南非幣計價基金,
搶賺高配息的投資人,
現在嚴重套牢,焦急地問該怎麼辦?
希望投資人能藉由這次教訓,
選擇分類: | (新增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