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如何從股票市場中挑選到好的股票?在台股磨練十幾年的股海老牛分享他的投資心得,從如何透過 EPS 找到股票合理價,找到之後再透過「4 字箴言」,不隨便亂賣,以下分享他推薦的 12 檔優質好股票。
文 / 龔招健
對於暢銷書《股海老牛最新抱緊股名單,殖利率上看 8%》作者「股海老牛」來說,每年 11 月是看財報選股、展望下個年度的關鍵月份。他強調,這時候剛好接近年終,而且第 3 季財報全部會出爐,可從中大致推估上市櫃公司全年的獲利,以及明年的股利分配情形,進而推算出個股的合理價、便宜價、昂貴價。
股海老牛投資心法:抱緊處理
股海老牛以過來人經驗指出,投資個股一定要先深入了解其財報,並且耐心等待股價合理或便宜時買進,唯有這樣才能安心「抱緊處理」,穩穩賺股息和價差,而每年 11 月就是他在股海尋寶的好時機。
股海老牛投資台股已邁入第 10 年,其投資心法可歸納為「抱緊處理」4 個字:
抱
挑到好公司,買進長抱,股價變貴才會考慮賣出。
緊
以好價格(便宜或合理價)買進的持股才抱得緊。
處
平常心看股價上下震盪,處變不驚,不敗在情緒。
理
理智配置投資組合,適度分散布局,順勢加減碼。
「當公司股價未完全反應內在價值時,宜持續抱緊!」股海老牛強調,他心目中的抱緊股,必須具備以下 4 個特質:
1. 獲利成長:
公司獲利長期持續穩健成長,不斷累積盈餘。
2. 高殖利率:
公司每年配息很大方,股價有高殖利率保護。
3. 高防禦性:
公司體質很健全,有足夠現金因應各種危機。
4. 股價便宜:
內在價值不斷增加,股價本益比仍相對便宜。
先建立正確投資心態 再學習看財報選股
2010 年剛進入股市時,股海老牛跟許多散戶一樣,通常是看新聞、聽消息買股票,胡亂買進之後,股價一跌就很緊張,不敢長抱,賺大波段行情,甚至玩當沖,小賺或小賠算是正常,偶爾不小心還會多賠一些,2、3 年下來都賺不到什麼錢,心情卻隨著股價波動七上八下。
幸好他很快就領悟到,看財報找出好公司,並且在股價被低估時買進,才是穩當的投資,長期下來不僅可以賺到股利(股票和現金股利),還有股價上漲的資本利得。但他也提醒投資人,在學習如何選股之前,一定要先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克服貪婪、恐懼、後悔等心理陷阱,否則很容易因風吹草動而無法「抱緊處理」。
2017 年中之前,台股加權指數屢次挑戰萬點失敗,近幾年則在萬點上下區間震盪。截至今(2020)年 11 月 9 日,台股多頭行情已邁入第 12 年,大盤 在 11 月突破 13,000 點,再創歷史新高。這些年來,股海老牛的持股大都維持在 8、9 成水位,目前也不例外。
聚焦財報 不融資 別理會大盤加權指數
他說,很多人在過去把萬點以上的台股當作是天險,認為持股要逢高大幅減碼,大幅提升現金部位,但如果真的這麼做,這些年投資台股的收益恐怕很難讓人滿意。他認為,投資人若深入研究個股,並以自有閒置資金在合理價或便宜價買進現股,避免使用融資或借貸,其實不太需要理會大盤加權指數。
股海老牛說明,台股每年因除權息,大盤加權指數會減少 400∼450 點,形成「指數蒸發」現象,這會讓投資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萬點附近就是「天花板」,其實投資人要看的是目前已突破 2 萬點的「加權股價報酬指數」(把歷年配發的股息加回去)才對。「如果你每次都以為加權指數已經很高,而將資金抽離股市,那就無法享受到股利、股息及股息再滾入投資的報酬,實在非常可惜。」
股海老牛發現,自己從財報篩選出來的個股,只要以便宜或合理價買進,抱 1∼2 年要賺 20% 以上並不難,有些漲幅甚至高達 1 倍以上,整體報酬率往往優於大盤。「即使股價不漲,我還可以賺股息,殖利率起碼有 5%,有些甚至高達 7%∼8%,我也不在意有些個股填息的速度比較慢。」事實上,他經常在持股除息後,趁股價尚未填息時逢低加碼。
波動風險若升高 減碼高波動個股
投資人若擔心未來股市波動風險上升,股海老牛建議降低投資組合當中的高波動成長股比重,將資金轉進兼具低波動、高股息殖利率個股,其中包括一些長期表現穩健的金融股。
以今年上半年為例,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全球,各國被迫採取封城等防疫措施,包括台股在內的全球股市大洗三溫暖,波段低點出現在 3 月歐美疫情最恐慌的時候,股海老牛當時順勢減持高波動的成長股,加碼他近年持續布局的玉山金(2884)、合庫金(5880)、京城銀(2809)等金融股,防守性部位拉高到 7 成。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美國連續緊急降息至接近零利率,台灣也跟進降息。雖然低利率會壓抑金融股表現, 但股海老牛認為,只要選擇過去 10 年獲利穩定、股息殖利率大於 4%、日成交量超過 1 千張的金融股,在相對低檔買進長期投資,每年穩定領股息不會吃虧,絕對比把錢存在銀行(目前 1 年期定存利率不到 1%)好很多。
股海老牛這次也在新書中公開他最新的「抱緊股名單」,並逐一介紹其基本面及近 5 年營運成果、股利配發情形,值得參考。
最新抱緊股名單出爐 檢視第 3 季財報
隨著第 3 季財報公布,他建議投資人仔細檢視這些個股近 4 季的營收、獲利,從本益比、股息殖利率水準研判合適的買點與賣點,並依照自己的投資偏好,擇優布局較有吸引力的個股。
股海老牛說,觀察一家公司的本益比河流圖,若整體河流穩定向上,代表盈餘逐步上升且體質良好,通常會驅動股價往高本益比區間走。若整體河流持續向下,代表盈餘不斷下滑;股價若貼著低本益比走,可能越走越低,投資人誤以為是便宜價,買進之後就住進套房。
即使 EPS 相同,市場會給予不同類股不同的本益比。例如,半導體類股通常享有較高的本益比;在同一個產業當中,競爭力較強、成長動能較高的個股享有較高的本益比。當市場氣氛從悲觀轉為樂觀,整體本益比會提升,即使整體獲利不變或僅小幅改善。
由於股價往往會提前反應,若能準確預估一家公司未來 1 年(或未來 4 季)的 EPS 成長或衰退幅度,較不容易陷入價值陷阱。
此外,股息殖利率也常用來判斷股價是否便宜、合理或昂貴,因光看一年容易失準,因此採計近5年的平均股息殖利率:
● 便宜價=
近 5 年平均股息殖利率 6.25%=近 5 年平均現金股利×16
● 合理價=
近 5 年平均股息殖利率 5%=近 5 年平均現金股利× 20
● 昂貴價=
近 5 年平均股息殖利率 3.125%=近 5 年平均現金股利×32
這個評價方式(價格須在新年度股息確定後重新計算)適用於長期獲利、配息相對穩健的個股,獲利、配息起伏較大者則不適合。不過,如果一家原本獲利穩定的公司陷入長期衰退,即使股價跌到便宜價,未必值得買,因未來股價可能持續下滑,價值投資人要慎防陷入這樣的陷阱。
更多買賣股心法,這些好文推薦你>>
- 股票賣了就漲,買了就跌?經濟學家:投資要賺錢,就靠 1 關鍵!
- 找到飆股 就能加快致富?大錯特錯!專家突破盲點:「累積本金」比報酬率 更重要!2作法 增加效率
- 想當主動型投資人,卻只會 ALL IN 台積電?善用「老二投資學」,一年報酬 竟能大贏 133%!?
- 綠能、華映接連下市... 財經作家 股海老牛:危險 3 特徵,台股竟還有 115 檔「隱藏地雷股」!
- 只挑 15 元低價股!蔡明宏大學開始投資,靠 3 關卡篩出「抗跌潛力股」,現在一年賺 7 成
本文由 Money 錢 159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