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愛滋病在許多人的認知裡,
仍然是一個充滿恐懼的疾病,
彷彿連跟愛滋病患者處在同一個空間,
就有染病的風險。
然而,這些恐懼其實是因為不了解,
帶著友善的心態,試著去理解吧!
不是每一位愛滋病患者,
都像你以為的「性生活很亂」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作者:符煜君
她是安妮媽咪。
2000 年,在醫院安胎期間,
竟意外發現自己
「被成為了愛滋病」患者──
當時她正懷著兩個月的身孕,
還發現丈夫外遇的事實。
意外發現自己被感染
當年,安妮媽咪
因為孕期狀況一直不好,
所以住在醫院安胎。
做產檢的護士,
建議她在這期間做個免費檢查──
「反正也不會發現什麼。」
抱著這種心態,
她便做了婦女愛滋篩檢。
檢查後沒過多久,
就接到了醫院的電話。
她記得很清楚,
早晨七點左右,電話響了。
對方確認過身分後支支吾吾的說:
「不好意思,我們必須請您
回來我們醫院再做一次複檢。」
一下子彷彿明白了什麼。
她說:「沒關係,你就直接告訴我吧!」
對方只好坦白告訴她
愛滋篩檢的結果是陽性。
染病與背叛的雙重打擊
掛了電話後,安妮媽咪想不明白,
自己每天的作息非常單純,
不是公司就是家裡,怎麼會染病?
所以她直接問了丈夫:
「你曾經出去尋歡過嗎?」
先生的回答是「有」。
「我當下沒再講任何一句話了,
因為我知道,
這個報告可能沒有錯了。」
安妮媽咪平淡地說。
生了病是我活該嗎?
事情發生的當下到生下孩子,
她都表現得非常冷靜。
沒有和丈夫大吵大鬧,
也沒有立刻搬出去住,
身邊的同事和家人都說她是個傻女人。
時隔二十年她才解釋,
是因為當時懷著女兒,
所以她必須保持穩定的情緒才行。
但外在的鎮定,
並不代表她無堅不摧。
「其實也不能怪我弟弟啦!
妳自己沒有配合嘛,
沒有在他有(性)需要的時候滿足他,
所以一切都是妳的問題。」
當時來自婆家的回應,
讓安妮媽咪哭笑不得。
「說得就像染病是我自己活該一樣。」
意外降臨的女兒
長達半年以上的擔驚受怕後,
她終於順利誕下女兒。
好在女兒最後被確認不是 HIV帶原者,
安妮媽咪的心,終於放下了重擔。
她停頓了很久才坦白,
自己本來在醫生的勸告下,
已經打算拿掉孩子。
「一是當時還來得及拿掉,
二是她那麼無辜,
為什麼要承擔社會的眼光,
和這個外人看起來如此不堪的疾病?」
忍痛做下決定後,
安妮媽咪被轉到了
另一家醫院準備流產手術。
不為人知的醫院黑暗面
之後的三個月,
她一直被安排大大小小的檢查,
卻遲遲沒有安排流產。
有一天婦產科醫生
突然告訴安妮媽咪:
「還好妳拖過五個月了,
如此就不能流產了,
妳必須生下來,
所以妳得再找另一家醫院。」
當時她才明白,
醫院為什麼要讓她做那麼多檢查──
一切都是為了
拖到孩子沒辦法被拿掉的時候。
安妮媽咪說,在當時,
沒有一家醫院願意
幫愛滋病婦女做手術。
這對醫院來說是一個不名譽的事情,
如果其他病人知道
醫院裡有愛滋感染者的話,
這個醫院就等於沒有「生意」了。
恐懼是因為不了解
過去種種猶如昨日死
雖然受到諸多不公對待,
她還是善意的說明,
現在的大環境
對於「愛滋病」,已經友善許多。
「恐懼是因為不了解。」她解釋。
也因這段經歷,
她加入了「露德知音」
籌辦的週三聊天室。
「露德知音」,
是一個專注在傳遞愛滋病故事的電臺。
她和電臺都期望透過故事和分享,
讓和她有同樣遭遇的
傳統婦女或是一般大眾,
有面對疾病的參考與借鏡。
確診已經 20 年,
安妮媽咪想告訴所有人,
如果自己真的不幸感染了,
接下來只要好好注意性行為安全,
不需要害怕。
吃藥治療後,
大家依舊是一個「正常人」,
同樣值得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
辛苦安妮媽咪了
身為母親
妳真是太偉大了
本文摘自《我們都有病》
文字:符煜君 / 編者:謝采倪 / 出版社:布克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 JJ )
( 首圖來源 : 我們都有病F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