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血?醫師傳授 3 招分辨:你是單純痔瘡、還是腸癌?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19-03-27 14:58
  • 更新:2020-04-06 11:43

大便有血?醫師傳授 3 招分辨:你是單純痔瘡、還是腸癌?                                                                              

 

 

文 / 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羅鴻源

 

「一名 30 出頭的周姓年輕男子,

在某科學園區擔任研發工程師,

工作壓力不小、時常熬夜加班有內痔病史,

一年多前,他突然因為持續兩個多月的腹痛向我求診,

透過無痛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處有惡性腫瘤,

化驗結果為直腸癌二期,

正值打拼奮鬥年紀的他當然無法接受,

他告訴我一開始血便以為是痔瘡復發,

就近跑去住家附近小診所拿塞劑處理,

要不是腹痛難耐,恐怕還找不到真正元兇…..」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痔瘡的出血,跟大腸癌非常類似

痔瘡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

有許多痔瘡患者因為沒有症狀沒就醫不知自己有痔瘡,

然而,隨著大腸癌年輕化,

許多少年得痔的年輕人可別再痔瘡、腸癌傻傻分不清,

除了有痔要伸(就醫),也要小心,

像周姓男子這樣的個案下一個可能就是你。

 

痔瘡跟腸癌本來一點關係都沒有,痔不是腫瘤,

它是長在肛門附近的血管組織的一種病變,

處理得當,跟痔和平共存相守到老也是沒問題。

然而,痔瘡引起的出血,跟大腸癌症狀非常類似,

導致兩者時常被患者甚至醫師誤判,

臨床經驗來看,

其實有以下幾個方法可做區別:

 

 1. 血便型態

痔瘡通常發生在肛門附近,

受到糞便擠壓出血的顏色會是鮮紅色多;

若是大腸癌,除非腫瘤位置靠近肛門口

才會有鮮紅色的血便,

但若不是肛門附近的腫瘤,

腫瘤越往大腸內部出現的血便顏色則越暗紅。

 

2. 便血量與血液型態

痔瘡是靜脈血管的病變,

當肛門用力導致痔瘡出血時,血量往往較大,

嚴重起來會連續好幾天,

用衛生紙一擦也有明顯的血跡,

好比我們抽血打針,

血管一旦受到注射外力被弄破卻沒有用棉花按住,

就會造成明顯的血量。

 

如果是腸癌引起的血便,

因為腫瘤與糞便混在一起,

除了出血血量不大,也比較黏稠,

類似我們表皮破皮出血,

出血頻率多半時有時無,正因為如此,

有不少痔瘡病人甚至醫師誤判斷是痔瘡復發,

用外用藥膏或塞劑診治初期是有效(血便不見)而輕忽。

 

3. 疼痛症狀

痔瘡的疼痛只在肛門外部,

人家常常說的坐立難安,

正是形容痔瘡太大引起的不適;

除非腫瘤靠近肛門才會難以「坐」人,

如果伴隨持續的腹痛,

就千萬一定要往腸癌方向考慮,

這是因為腸道被腫瘤阻塞,

提醒一下,通常出現腹痛的腸癌,期數都不樂觀。

 

最後,要注意的是:

有痔瘡不一定是大腸癌,

沒有痔瘡也可能有大腸癌,

當兩者並存時,除了用血便與疼痛做區別判斷外,

沒有出血的痔瘡,也還是有大腸癌發生的風險喔,

這種狀況多出現在大腸右側的腫瘤,

這個部位多半是剛形成的水狀糞便,

腫瘤出血容易包在糞便內不易看到,

除非進行糞便潛血,

或者用更精確的無痛內視鏡檢查才被揪出,

總之,癌症要早期預防,

還是定期透過正確工具檢查最好。

 

 

 

本文由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授權,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ㄆㄆ

(圖/Shutterstock)  

 

 

【猜你還想看這些】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