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狄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賣太早扼腕、追高擔心漲不多
我在之前專欄說過,詐騙橫行下,連高級知識分子,甚至是在金融界裡的從業人員,也會成為詐騙集團的受害者。除了受到倖存者偏差效應影響,也會受到另一個效應影響─錨定效應。
這種跟隨大眾行為的本能,在生活或錨定效應是指投資人在進行判斷時,會過於依賴之前相似的經驗,或把過去績效作為現今的比較基準點,來做決策,而且深信不疑,甚至成為一種信仰,才會成為詐騙集團的受害者,或是成為主力的韭菜。
最常見的例子是,在大多頭行情時,我們把手上股票逢高賣掉後,如果這支股票之後竟不回頭,還一路漲上去,就會覺得無所適從。因為,要追高下不了手,但眼看著股價一路飆上去,變成被軋空手,反而淪為實際上有賺錢,但內心很不舒服,這就是資深股民常說的「賣飛」。
今(2024)年以來,很多投資人手上的AI概念股,就有這種賣飛現象,尤其是台積電和鴻海,這類占權值、股本又大的個股,它們的飆漲真的讓很多投資人和專家跌破眼鏡。
投資人這種賣太早又怕追高的行為,就是錨定效應。因為大部分投資人都被這類個股的過去盤勢和價格所定錨了,總覺得它們都是大牛股,不可能漲太多,如果追高,價格買進相對吃虧,卻因而錯失良機。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
但話說回來,錨定效應在盤整時是很有參考價值的。例如,許多股本大的權值股,當產業沒有變化和利多題材,未突破歷史新高時,大部分投資人,都會把歷史新高當成天花板,一旦價格接近天花板,就會因錨定的天花板效應而站在賣方。
或許幾年來這麼操作都是沒有錯的,因為,這些權值股一旦價格接近天花板,就會向下修正,無法突破。然而,當有一天這些權值股突破歷史新高,沒有了天花板,投資人長久以來的錨定,也就是判斷根據消失,反而會不知所措。
幾年前,也有不少人因為台積電建廠或重大工程,就押身家去買土地,結果建廠告吹或其他變數,讓投資人血本無歸,這也是錨定效應的受害案例。
近年流行的投資詐騙中,也有詐騙集團假冒成功名人的身分,並提供保證獲利的投資訊息,一旦你中了錨定效應,多半也會把血汗錢都匯過去,結果必然是一場空。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8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