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為什麼跌不下去?!原來...建商就是用「這招」!( 還是買不起呀...)

房價為什麼跌不下去?!原來...建商就是用「這招」!( 還是買不起呀...)

(圖/shutterstock)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台灣經濟亂糟糟,不少產業產品價格直直落,

為了挽救價格,諸如面板、鋼鐵等業者

紛紛聯手減產來作因應。

而現在,連建商也跟進減產的腳步,

「減量保價」成為鞏固價格的最大共識與手段之一。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三都蓋房量 減產逾三成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

今年來因房市買氣遲滯,建商普遍有減產的默契,

減產風潮瀰漫北台灣三都,將供給量大幅壓低,

以致於今年推案量能出現急縮。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1~10月,

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驟降到約7,260億,

較去年同年銳減逾3成,更比前年大減約4成。

 

在北台灣三個直轄市方面,

三都今年前十個月推案量均同步縮減。

其中,台北市今年1~10月推案量僅約1,442億元,

年減約877億元,年減幅約37.8%,減幅為三都最大;

新北市推案量約2,945億元,年減約1,501億,

年減幅約33.8%;桃園市案量約1,688億,

年減約798億,年減幅約32.1%。

 

 

 

減產效果佳 跌幅急收斂

台北市推案最少的區域,是豪宅案居多的信義區,

在重稅打壓之下,豪宅案紛紛延後推出或觀望不動,

導致今年只有一個新建案。

新北市推案量減少最顯著的則是淡水,

而新莊、林口推案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也降低不少。

桃園案量減少最大的則在青埔重劃區,

連帶使得中壢與大園兩區推案量走低。

青埔在減量供應之下,慢慢紓緩沉重的賣壓。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指出,

今年推案量能減少的主因,第一是買氣遲緩,

導致過去累積的龐大推案量成為壓力。

其次,因建案銷售趨緩,導致建商手頭存貨量攀高,

為了緩解壓力,建商有默契的啟動「減量保價」策略。

若是減產,則可以慢慢處理手上的餘屋,

不會因推案量大而增加降價壓力。

 

從表三房價數據變化來看,

「減量保價」確實得到不錯的成效,

三都近十月房價表現還算穩定,

全年房價修正幅度可能收斂到5%以內。

 

 

選後推案多 多空續拉鋸

雖然建商減少推案,成功把價格「Hold住」,

但卻連帶使得國內建築周邊產業大受打擊,

如鋼筋、水泥、混凝土等需求可能會持續惡化。

第三個主因,則是與明年初的總統併立委大選有關。

雖然去年也有九合一選舉,

但總統大選影響層面更為廣泛,

建商也老早作好避開大選準備。

現有不少建商將建案公開銷售時間一延再延,

寧願等到大選後才公開。

第四,今年來建築融資趨緊,亦衝擊建商推案意願。

 

 

何世昌認為,最快到明年大選後才可能出現推案潮,

差不多會落在明年329檔,

以及520總統交接之後這兩個時間點,

三都將會有不少重量級建案會湧現,

就連沉寂已久的基隆也會有大案公開。

但這能否炒熱房市氣氛,

力抗奢侈稅落日後可能出現的賣壓?

相信會是新一波多空交戰的開始!

(文章來源)

住展雜誌

撰文者住展雜誌

簡介: 「住展」是台灣第一本, 也是目前坊間唯一購屋者導向的房地產雜誌。 由雜誌社專業的市場研究人員, 定期地毯式的訪問北台灣(新竹以北)各區預售屋及新成屋, 蒐集各工地第一手資訊,提供深入淺出的房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