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多歲的張先生,
左邊耳鳴嗡嗡作響已經快兩個月了,
盡管睡眠品質、情緒大受影響,
但抱著過些天就會正常的想法,
一再拖延而不願就醫,直到驚覺出現憂鬱傾向,
他才前往醫院就診,
竟被醫師診斷罹患了俗稱「腦瘤」的「聽神經瘤」。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暨聽覺醫學中心主任力博宏指出,
耳鳴是多因子產生的症狀,
一般將其分成「主觀性」和「客觀性」耳鳴兩大類。
主觀性耳鳴占 95%,病患會感覺整天有聲音在鳴叫,
但即使用最精密的麥克風卻仍測不出聲音;
從門診上可以發現,大部分因耳鳴來找醫師求助的病患,
通常多屬於這一類的主觀性耳鳴,
其中有許多與聽力受損有關。
而「客觀性耳鳴」則比較容易檢查診斷出發生原因,
例如最常見的血管脈動性耳鳴,
可能因為中耳鄰近頸動脈,頸動脈球比較貼近耳膜,
它的脈動就會震動而容易聽到,
這類病患只占所有耳鳴患者的 5%。
耳鳴的表徵很多樣且複雜,耳鳴的鳴叫聲,
除了嗡嗡聲外,還會有尖銳哨聲、滴答聲、
嘶嘶聲等各種聲響,聲音有連續也有間斷發聲,
音源可以是單側或雙側耳鳴。
一旦出現耳鳴症狀時,不必惶恐不安、過度緊張,
反而應該先建立正確的觀念,
了解耳鳴不是「疾病」而是「症狀」,
也就是說,耳鳴產生的背後,
夾雜著各式各樣可能的疾病,要解決耳鳴困擾,
應先要找出病因,才能對症處置。
耳鳴不僅會對一些人的生活作息造成影響,
它同時也可能是一些嚴重疾病的徵兆:
1、聽神經瘤或鼻咽癌
若是左耳或右耳的單側耳鳴,
有可能和「聽神經瘤」或鼻咽癌有關聯性。
2、眩暈症
最常見耳鳴可能是眩暈症的症狀之一。
3、突發性聽力損失
俗稱「耳中風」,
耳鳴也可能是突發性聽力受損的症狀之一。
耳鳴發生的機轉,目前醫學上尚未全盤清楚,
聽力損失是普遍被接受的論點之一,
其他因素包括睡眠不足、胃食道逆流,
或是一些耳毒性藥品像水楊酸類、氨基甙類抗生素等,
甚至是日常飲食的咖啡等,都可能造成或讓耳鳴擴大。
大多數耳鳴患者都有聽力受損的情形,
但聽力損失並不是因為耳鳴引起的。
事實上,過度噪音、突發性聽力受損、耳毒性藥物感染,
才是造成聽力損失的元凶,
並且常會伴隨耳鳴現象的產生。
延伸閱讀: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 / Lulu)
(圖/shutterstock,非當事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