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漫漫長照 風險怎麼罩
王媽媽只生一個小孩,
過去因為照顧失智的公公、中風的婆婆,
自己的爸爸也因胃癌而提早退休、
媽媽也有心臟病,
長期照顧家人以致她辭去會計的工作,
轉眼間就過了 20 多年,
她不願意自己年老之後成為孩子的負擔,
所以與她的保險業務人員討論,
要投保這類型的保單,結果發現,
N 公司的業務員力推長期照顧保險,
而 F 公司的業務卻說殘廢扶助保險比較好,
到底應該如何投保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殘扶長照 比一比
在生活中,
殘扶險、長期照顧險常被投保人混淆,
讓消費者不知道應該如何投保。
以下是殘扶險和長期照顧險
保險的比較和區別:
一、長期看護險
理賠條件為日常生活能力無法自理,
條款如下:
「長期照顧狀態」係指被保險人
經專科醫師診斷判定,
符合下列之生理功能障礙
或認知功能障礙二項情形之一者。
(一) 生理功能障礙:
被保險人經專科醫師依巴氏量表
或依其它臨床專業評量表
診斷判定達 6 個月以上,
其進食、移位、如廁、沐浴、平地行動
及更衣等六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s)
持續存有三項(含)以上之障礙。
但經專科醫師診斷判定
前述生理功能障礙為終身無法治癒者,
不受 6 個月之限制。
前述六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s)
存有障礙之定義如下:
1.進食障礙:
須別人協助才能取用食物或穿脫進食輔具。
2.移位障礙:
須別人協助才能由床移位至椅子或輪椅。
3.如廁障礙:
如廁過程中須別人協助才能保持平衡、
整理衣物或使用衛生紙。
4.沐浴障礙:
須別人協助才能完成盆浴或淋浴。
5.平地行動障礙:
雖經別人扶持或使用輔具亦無法行動,
且須別人協助才能操作輪椅或電動輪椅。
6.更衣障礙:
須別人完全協助
才能完成穿脱衣褲鞋襪(含義肢、支架)。
(二) 認知功能障礙:
係指被保險人經專科醫師診斷
判定達 6 個月以上,
仍為持續失智狀態、並有分辨上的障礙,
且依臨床失智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 CDR)
評估達中度(含)以上(即 2 分以上)
或簡易智能測驗(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達中度(含)以上(即總分低於 18 分)者。
但經專科醫師診斷判定
前述認知功能障礙為終身無法治癒者,
不受 6 個月之限制。
前述所稱「分辨上的障礙」
係指專科醫師在
被保險人意識清醒的情況下,
判定有下列三項分辨障礙中
之二項(含)以上者:
1.時間的分辨障礙:
經常無法分辨季節、月份、早晚時間等。
2.場所的分辨障礙:
經常無法分辨自己的住居所
或現在所在之場所。
3.人物的分辨障礙:
經常無法分辨日常親近的家人
或平常在一起的人。
額外條件:
每次給付時需重新判定,
若無繼續符合長期看護狀態則停止給付
(依各家條款每月、每季、
每半年、每年給付一次)
二、殘廢險與殘扶險
理賠條件是
因疾病或意外
造成殘廢等級表中
1 至 11 級任一殘廢項目即可理賠。
分為兩種給付方式:
『殘廢險』、『殘扶險』
(一)『殘廢險』:
1~11 級殘廢中任一部位其中一項符合,
即可一次理賠殘廢保險金
(二)『殘扶險』:
1~6 級殘廢中任一部位其中一項符合,
則每月持續理賠殘廢扶助保險金
長期看護險與殘廢扶助險
二類商品比較表
兩者在給付條件的差異很大,
長照險看失能或失智的狀態,
分為「生理功能障礙」,
6 項中包括進食、移位、如廁、沐浴、
平地移動、更衣,
符合 3 項障礙即可理賠。
另一種是「認知功能障礙」,
依病患能否辨識時間、場所、人物,
有 2 項無法清楚辨識,就可獲得理賠,
保戶會感到比較不方便的是,
每年申請理賠,
都要再提供醫師診斷證明。
殘扶險依據「殘廢等級」第 1 級到第 11 級,
給予不同程度的理賠,
涵蓋從最嚴重的雙眼失明,
到最輕兩隻手指頭斷掉,
而殘廢等級表當中,
關於「終身不能工作」、
「需專人周密照顧者」等敘述性文字,
很容易造成理賠糾紛。
再者二者的保費不同
通常長期照顧險會比殘廢扶助險貴。
以 30 歲女性保戶為例,
同樣以月領 2 萬為目標投保,
長照險保費快要是殘扶險的一倍。
基於預算考量,
年輕時先買保費較低的殘扶險,
保額兩萬就好,
等到有錢,再加買長照險,
一樣是 2 萬,累計保額就有 4 萬。
如此便可兼顧傷殘
與正常老化的理賠保障。
綜上所述,
殘扶險和長期照顧險皆有各自保障的重點,
雖然都是保障人生的產品,
卻各有千秋,
買保險時還需明白
自己的需求來進行投保。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