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想好命退休?
聽聽金管會怎麼說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面對銀髮海嘯浪潮,
政府及個人是否都已做好準備?
本刊邀請致力推動「抗高齡」
金融商品的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
暢談年金改革、長照險,
以及如何才能好命退休。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當子女養不起自己
住養老院都成為一種奢侈
未來老後景況是,想請子女照顧,
但子女連自己都養不起;等到真正需要,
恐怕連住進安養院就是一種奢求;
更可悲的是,工作大半輩子,退休後卻失去健康,
反而無法享受老後人生。
以上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老年人口占 27 %、
暢銷書《下流老人》提及日本所面臨的困境。
金管會 & 錢雜誌社長
解惑 3 大退休問題
為了因應高齡社會衍生退休問題,
這 2 年政府上緊發條推動
不少經濟及福利政策,包括長照 2.0
及軍公教年金改革等。
本刊特別邀請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
針對高齡化社會議題,與《Money錢》社長
李美虹進行深入討論。
觀念 1
好命退休不能靠政府
企業、個人要一起來
李美虹:
年金改革委員會執行長林萬億提到,
第 1 波年金改革已經完成,
接下來還會有第 2、第 3 波的改革,
比如推動勞退自選平台,
以及公教人員退休金要改成
「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
我認為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但需要時間醞釀。
───────────────────────
鄭貞茂:
我個人也支持確定提撥制,
也就是政府、雇主及員工 3 方皆按月
固定提撥一部分資金放入個人帳戶,
基金可包括社會福利津貼、房屋津貼及退休金等,
達到一定的退休年齡才能領取。
比較困難的是,台灣公教人員採行確定給付制,
與勞退新制不同, 造成全國因職業不同,
提撥方式及領取退休金額差異很大。
觀念 2
退休帳戶要開放自選
學好理財退休更牢靠
李美虹:
其實政府除了砍退休金,更要事先做好溝通,
比如將自選平台的優點說清楚,
民眾若能知道開放退休金自選後,
只要花時間學投資,20 年、30 年後,
能領到的錢遠遠比給政府代操的 2 %~3 %
還要高,或許抗爭就會少一點。
──────────────────────────
鄭貞茂:
未來基富通會成立退休專區,提供每檔基金
過去的長期績效給予檢驗,另外,
金管會還致力通路佣金透明化,
發揮自由市場的力量。開放自選平台的癥結
在「社會共識」,若沒有共識就貿然推動,
勢必會再次消耗社會成本,這也是勞動部推動
意願不高原因之一;再者,有些人持不同看法
認為:「這是勞工血汗錢,必須由政府代操,
並給予最低保證」,其實在國外勞退自選平台實施己久
台灣民眾仍需時間溝通。
觀念 3
父母要先照顧好自己
保單及房產都能活化
李美虹:
金管會也從「活化」角度,推動高齡化商品,
像是保單活化、以房養老住宅
逆向抵押貸款,我覺得這兩種商品非常好,
讓年長者可以把錢從這些「不動產」中
變現出來用在自己身上,改變傳統觀念裡,
長輩一定要留很多遺產給後代、
自己卻過得苦哈哈的現狀。
──────────────────────────
鄭貞茂:
保單活化的概念很簡單,就是把過去
投保儲蓄險或終身壽險,適度移轉至健康險、
長照險及年金險。簡單說,老年人要把保險用在
自己身上,不要時間到了讓子女領錢,
但自己生病還要另外花錢。
早期經建會想推以房養老,因為產品設計
過於僵化,不符合市場需求。
但在法令鬆綁後,以房養老貸款算是這 2 年
「叫好又叫座」的老年化商品,
目前 10 家銀行開辦,累計 1,751 件,
總金額達 93 億元。這反應出社會已慢慢能接受,
長輩不要留太多遺產給下一代的觀念。
退休規劃!回歸源頭....
最核心的就是投資理財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勞退,自己選最好!
自己的退休金,自己把關!
按讚支持勞退自選,
和我們一起關注勞退大小事
讓你輕鬆退休,過安穩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