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高殖利率股 股利價差都要賺

存高殖利率股 股利價差都要賺

(圖/shutterstock)

 

最近上市櫃公司紛紛公告去年獲利,

以及陸續宣布今年的股利政策,

「高殖利率概念股」

又開始成為眾人追逐的焦點了。

但是標榜為「高殖利率股」的股票,

都保證穩賺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拿投資人最認同的電信三雄:

中華電(2412)台灣大(3045)遠傳(4904)為例,

這三家公司屢屢出現在「高殖利率概念股」的推薦名單中,

不僅獲利穩定、配息穩定、且為民生必需產業,

具有寬闊的不護城河,故為許多存股族的首選,

也是許多投資達人經常討論的標的。

 

高殖利率重要?

還是填權息重要?

相信大家都明白,唯有在填權息的狀況下,

股利才能夠安穩地放進自己的口袋。

如表 1 所示,電信三雄

在 2016 年夏天相繼除息後,

卻不約而同展開貼息走勢,

到了 2017 年初,

投資人均遭受不等程度的虧損。

相較於 2016 年初台股大盤的 8,114 點指數,

漲到年底的 9,253 點, 漲幅高達 14%,

投資電信三雄並參加除權息,

居然換來虧損!

難道「高殖利率概念股」是騙人的嗎?

 

 

從表 1 不難看出,

這段期間中華電的跌幅最重,

就拿它來檢討原因吧。

中華電在 2016 年 7 月 21 日除息 5.49 元,

假設在除息前一日以收盤價 123 元買進 1 張,

除息之後可以獲得 5.49 元的現金股利。

 

 

很不幸地,中華電除息之後

股價開始緩慢走跌,

2017 年 3 月 10 日收盤價只剩下 103元,

此時手上這張股票的總價值

為 103 + 5.49 = 108.49,

一股賠掉了 14.51 元(123-108.49 = 14.51),

1 張股票就賠掉了 1.451 萬元,

雪上加霜的是,

除息後獲得的 5,490 元現金股利

還要繳交所得稅。

如果投資人擁有 4 張以上的中華電,

現金股利超過 2 萬元的門檻,

還要繳交 1.91% 的健保補充費。

由此可見,高殖利率概念股並不保證一定會獲利,

如果只是看見「高殖利率」這 4 個字就買進,

有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想靠高股息股賺錢

要看獲利成長幅度

投資高殖利率概念股,

究竟該買進參加除權息?

還是當成炒作題材賺價差呢?

我的建議仍是那句話

「要觀察今年公司獲利的成長幅度」,

說明如下:

 

➊ 獲利成長:

如果公司今年的獲利較去年持平或成長,

我就會放著參加除權息,

不僅可以賺進股息,

還有機會賺進股價的成長。

例如電信三雄 2015 年的 EPS 與現金股利,

均較 2014 年成長,

因此可以安心放著領股利,

還有機會賺進不少的價差。

 

 

➋ 獲利衰退:

如果預估公司今年的獲利會較去年衰退呢?

建議就不要參加除權息了!

例如 2016 年的電信股,

由於市場競爭激烈,

低價吃到飽方案始終無法退場,

導致獲利衰退,由此判斷不適宜參與除息。

反而要在 7、8 月除息旺季

趁著投資人因為「高殖利率」誘惑而瘋狂買進、

推升股價之際,賺夠價差就跑。

 

➌ 景氣循環股:

公司業績會隨著景氣好壞波動,

就稱作「景氣循環股」,

例如營建業與汽車業,

景氣大好會帶動買屋與換車的需求,

相關股票的業績也會大爆發,

但是景氣不可能永遠在高點,

要小心盛極而衰。

這類型的股票,

我會趁它在景氣低點、殖利率降低時買進;

等到景氣高峰,殖利率衝高時賣出。

 

 

高股息殖利率概念股

暗藏風險

跟風買進,恐被修理

高股息殖利率概念股,

其實暗藏著「賺到股息、賠上價差,

賠錢還要繳稅」的風險,

所以絕對不要因為媒體報導,

就一窩蜂地買進,

否則恐怕難逃被市場修理。

建議投資人還是要認真做功課,

研究公司今年的獲利是成長、持平、還是衰退?

然後用不同的策略來操作股票,

絕對不要只會放著領股利。

 

高殖利率,不見得都是好獲

投資還是要睜大眼睛啊!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替自己多加薪,穩穩理財的小撇步...

✶6 大指標 搶賺 17 % 配息基金
✶完勝中華電信,精選 8 檔除權息好股
千萬別錯過!MONEY 錢 7 月號 ( 118 期 ) 點此搶購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撰文者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