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到東吳外雙溪的專業英語文學會會議的poster申請

廖汶釗 wen

廖汶釗 wen

  • 2017-06-15 11:30
  • 更新:2017-09-20 11:02

11月到東吳外雙溪的專業英語文學會會議的poster申請

11月到東吳外雙溪的專業英語文學會會議的poster申請

覺得有點dumb
給自己一個動力到現場交流

http://english.scu.edu.tw/esp2017/

 

--
Conference category:
*ESP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Poster presentation: Poster presenters will be provided a poster board to which they can affix summary of their work.

Author: 實踐大學財金系(台北) 兼任助理教授 廖汶釗 LIAO, Wenchao,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Finance Dept., Shih Chien University

Title: 
發展專業內容為主的英文教學(聯準會英文)

Abstract:
在過去用英文教專業課程時,我深刻感受到,議題在甚麼樣的語文環境中長出來,就需用那個語言去吸收,才會『有趣interesting』(具分析思考);因為議題是有機式隨環境時間發展,若是用已經篩選的第二語文材料來教學,從專業學習來說、是不恰當且無趣的。美國聯準會議題是在英文(美國)環境中長出來的,在台灣看到的中文材料已是經過選擇、翻譯,一般來說較淺薄、且只關注為台灣讀者設想的一些表面議題。我選擇美國聯準會來當金融英文的題材,因這是台灣金融相關工作人士『有感』的東西;我覺得專業語文就像空氣一樣,空氣稀薄時、生物也很難在此成長(貧瘠),聯準會的英文教學如同注入空氣。英文(第二語言) 學習通常由會話(conversational)開始,但專業學習上,一定是具分析思考 (analytical),才能『有趣 (interesting)』,我想觀察學生從converstational到analytical 的演進,分享教學上的啟發與效果衡量,並印證CLIL (content-language-integrated learning) 著重閱讀(reading)來學習的方式。

Keywords: content-language-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備註:
1.『聯準會英文』課程,推廣部的開課是針對金融相關社會人士;實踐財金所碩班(必修)的金融英文 (約12人,上、下兩學期、各2學分)。

2. 寫在開戲前--我的專業英文教學考量2017/6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84910

3. 課程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inamitaipei/

 

 

 

廖汶釗 wen

廖汶釗 wen

Anything Fed: Taipei 聯準會台北敘事 廖汶釗 wen 現階段發展『聯準會英文』課程,臉書請搜尋: Finami https://www.facebook.com/finamitaipei/ 歡迎按讚! MarketWatch相關聯準會新聞文章(幾乎每日一篇、免費),請加入Line@: https://line.me/R/ti/p/%40msx4767u 動機: 開課 開課初衷: 我有感於專業語文就像空氣一樣,沒有空氣或空氣稀薄時、生物也很難在此成長(貧瘠)。相關的聯準會題材,在中文經過選材與翻譯後,常只能呈現表面與一般性新聞;原因在於聯準會題材是在英文(美國)的環境中產生,在台灣看到的(稀薄)中文非在其中成長。(相似的例子是台灣的服貿議題,是在中文環境中發展出來的,若讀英文資料,只可能是國際文宣或表面新聞、不具分析性..ie 無聊。))聯準會議題是台灣金融環境關注的議題,其升降息決策影響台灣利率、匯率、景氣與資產配置,因而在眾多的國際議題中,這是"有感"的! 我因正巧在金融學業界,發現這是觀察美股債元(及與台灣相關)的必要議題,因而想要經由這個方式,來貢獻才能

Anything Fed: Taipei 聯準會台北敘事 廖汶釗 wen 現階段發展『聯準會英文』課程,臉書請搜尋: Finami https://www.facebook.com/finamitaipei/ 歡迎按讚! MarketWatch相關聯準會新聞文章(幾乎每日一篇、免費),請加入Line@: https://line.me/R/ti/p/%40msx4767u 動機: 開課 開課初衷: 我有感於專業語文就像空氣一樣,沒有空氣或空氣稀薄時、生物也很難在此成長(貧瘠)。相關的聯準會題材,在中文經過選材與翻譯後,常只能呈現表面與一般性新聞;原因在於聯準會題材是在英文(美國)的環境中產生,在台灣看到的(稀薄)中文非在其中成長。(相似的例子是台灣的服貿議題,是在中文環境中發展出來的,若讀英文資料,只可能是國際文宣或表面新聞、不具分析性..ie 無聊。))聯準會議題是台灣金融環境關注的議題,其升降息決策影響台灣利率、匯率、景氣與資產配置,因而在眾多的國際議題中,這是"有感"的! 我因正巧在金融學業界,發現這是觀察美股債元(及與台灣相關)的必要議題,因而想要經由這個方式,來貢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