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根據美國一項調查顯示,
許多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
從小生長在優渥的家境中、不曾為金錢煩惱過,
往後求學和工作也一路順遂,
走上醫生、會計師、工程師等
令人稱羨的職業更不在少數;
只是,因為不曾有過「窮滋味」,
又已習慣過「高檔」的生活,
最後可能面臨入不敷出的尷尬處境,
甚至還要回頭跟父母伸手拿錢、成為啃老族……。
如果你是富父母,一定要看這一篇;
如果不是,也跟著小花平台從以下專家論點,
一起來了解要不要發給孩子零用錢?
如何教孩子理財、養成正確的金錢觀念?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給不給孩子零用錢沒正解
重點在釐清需要或想要
說到零用錢,
相信許多人很糾結到底要不要發給孩子零用錢?
小編也不例外,
看著身邊的朋友有人每個月固定發一次、
有人完全不給,
還有人以考試成績為依據決定要不要發給零用錢,
到底哪一種方式比較好?
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主要在於每個父母的立場與考量基點各有不同,
有的父母藉由發給零用錢滿足孩子的需求;
反之,有的父母則認為孩子根本不會理財、
不用發給零用錢。
先前小花平台已針對
是否要發給孩子零用錢提出論述與主張:
「要不要給孩子零用錢沒正解
重點在釐清『需要』、『想要』」,
從贊成和反對兩派立場,
分析各自的立場與考量基點為何?
以及兩派最終強調的重點同為學習克制亂花錢的衝動、
從小培養出開源節流、勤儉節約的健康理財好習慣,
「『窮小孩』長大後,自然可以成為『富爸爸』!」
針對贊成的一派,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醒,
父母在教導孩子使用零用錢前,
需先要求孩子捫心自問:
「究竟自己是『想要』還是『需要?』」
因為這兩種有很大的差別,想要的東西是無窮盡的,
但是只能為需要而買。
另一方面,
也建議父母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該怎麼花錢,
讓他們即便父母不在身邊時,
依然能毫不遲疑做出正確的決定。
至於反對的另一派,則主張即使沒有發給零用錢,
照樣能養出富小孩;
他們主張,當孩子有需要的東西「買給他」,
但是如果是想要的東西,則採取交換的方式,
以幫忙做家事為代價來交換,也是常見用來當作發給零用錢的方式。
有錢人之所以有錢「與你想的不一樣!」
如果你不是富父母沒關係,
看看別的富父母跟你想的有什麼不一樣?
香港女星沈殿霞 10年前病逝,
留下遺產約 6,000萬元港幣(折合新台幣2.3億元),
她在過世前曾經與女兒鄭欣宜
簽訂協議將名下遺產設立信託
「需等到 35歲以後才能動用全數資產」,
目前鄭欣宜每個月只能拿到 20,000元港幣
(折合新台幣7.8萬元),
甚至也曾經歷過戶頭僅剩下 26元港幣的日子。
香港記者訪問沈殿霞好友就表示:
「如果立即有 6,000萬元港幣到手,
欣宜不會明白每天一杯 Starkbucks是有多麼的奢侈,
也不會有機會嘗試到戶頭僅剩下 26元港幣的生活!」
另一方面,
小花平台再舉出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小故事,
說明有錢人之所以有錢,
在於他們與一般人不同的思考模式:
有一次李嘉誠坐車時,
不小心掉了 1元在地上,他彎下腰來找那 1元,
但是怎麼找都找不到,
最後是由他的司機幫他找到並還給了他;
事後李嘉誠給了他的司機 100元當作答謝,
有人納悶問他:
「許多人都不在乎的 1元、不見了就算了,
你為何要用 100元去換 1元?」
針對這個疑問,李嘉誠回說:
「因為那 1元掉的一點價值都沒有,
但是我的司機幫我找到,
而我用 100元獎勵他的工作表現良好,
這 100元我覺得花得很值得!」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指出,
從這個實例可以看出,
有錢人花錢是看「價值」而非「價格」,
「他們花的每一塊錢都要花得很有『價值』!」
首圖來源/舊時香港
本文內容及圖片由《小花平台》提供
原文於此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網頁:https://www.happysunflowers.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yhappysunflowers/
責任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