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你是不是覺得,在台灣
看病住院越來越貴了?
在未來醫療費用有可能持續高漲的情況下,
如何靠實支實付醫療險來助你一臂之力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全民健保自 99 年
開始導入所謂的DRGs
全民健保自 99 年
開始導入所謂的DRGs
(Diagnostic-Related Groups)
中文常稱為「診斷關聯群」制度
雖然今年擴大實施被臨時喊卡
但不少健保補助的醫療費用
及範圍已開始遭到限縮,
對於醫院和病人,都造成很大的衝擊與影響
像是病人住院天數變短、自費金額增加
(例如:人工材料費、
昂貴藥品費、治療設備費用等等)
對病患形成更大的經濟負擔
許多新式的手術或治療方式
無法獲得健保的給付
此外,現今的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
也讓許多新式的手術或治療方式
無法獲得健保的給付
在這樣的氛圍和狀況下
「實支實付醫療險」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也成為一般民眾投保醫療險時的首選
實支實付醫療險
的理賠範圍皆略有差異
不過,目前各家保險公司
實支實付醫療險
的理賠範圍皆略有差異
要如何聰明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商品
以免在申請理賠時無法給付
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針對這一點,我們提供了
實支實付醫療險的四個關鍵「眉角」
大家在投保時可以多加留意:
( 圖片來源:CMoney自製 )
1、手術範圍必需包含 2 大費用
目前一般保險公司
實支實付醫療險條款的手術理賠範圍
大多僅限於「住院手術」的醫療費用
而未包含「門診手術」的醫療費用
但健保DRGs制度實施後
大幅調整手術給付標準
造成醫院將很多住院手術
改為門診手術,再加上醫療技術的進步,
讓越來越多原本需要住院的手術
都可以用門診手術的方式來治療
如果保單條款上的手術範圍
沒有包含「門診手術」
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手術治療無法獲得理賠
( 圖片來源:CMoney自製 )
2、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條款
最好為「概括式」,而非「列舉式」
目前各保險公司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的條款,
分為「概括式條款」和「列舉式條款」兩種
概括式條款是以「範圍」
來寫明可理賠的方向,簡單的說
就是超過全民健保給付的住院醫療費用
都屬於理賠範圍內,列舉式條款
則是將保單可理賠的醫療項目
一一列舉出來,若是住院
所施行的醫療項目,未列在條款中
未來在申請理賠就容易有糾紛產生
3、選擇住院醫療雜費
限額高的保單
根據統計目前住院或門診手術的醫療花費
大多來自於藥品費、人工材料費、
治療設備費等,而這些費用
是用實支實付中的「醫療雜費限額」來給付
以目前醫療花費的現況來說,
絕大多數的醫療花費
是在 5 〜 15 萬元之間,然而
住院會花到多少錢,誰都無法預測
因此醫療雜費限額最好
高於 15 萬元才會比較夠用
( 圖片來源:CMoney自製 )
4、規劃「雙實支實付」
並選擇可用收據副本理賠
規劃「雙實支實付」的最主要的原因
就是可以提高醫療雜費額度
因為這樣實際理賠給付時的金額,
就會遠大於單一張實支實付保單的金額
而要能夠同時申請
兩家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關鍵,
就是保險公司要能接受「收據副本」申請理賠
( 圖片來源:CMoney自製 )
當然,買保險不是為了要賺錢
但額外的理賠保險金
可補償我們因住院無法工作
造成的薪資損失或是
住院期間自行購買的營養補充品費用
另一個原因是現在的實支實付醫療險
大部分都規定須用健保身份就醫
如果未使用健保身份就醫
或是就診醫院
未參加全民健保
保險公司理賠時就僅會
給付實際醫療花費的 65%
如果有投保兩家實支實付醫療險,
其理賠就會是 65%X2=130%,
就能完全支付實際的花費了。
「魔鬼藏在細節裡,
關鍵的給付藏在保單條款裡。」
最後要提醒大家,三不五時
記得拿出保單條款
來檢視一下,以避免發生
「買了不賠、賠了不夠」的悲劇!
追蹤FB粉絲團,
即時學習更多保險小技巧!
本文由《小花平台》提供
更多精彩文章請上《小花平台》網站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網頁:https://www.happysunflowers.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yhappysunflowers/
CMoney推出免費APP
> 【保險對夠好】
我們從保戶的立場成立保險資訊媒合平台,
希望幫助消費者保險買對不買貴,
也讓專業的業務員有機會服務更多消費者!
立刻掃描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