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 14屆的
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的前瞻觀點分享上,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
以科技大未來為主題,
專注討論到「人工智慧」
這個今年最火熱的話題。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未來有 90%的工作
都會被機器取代!
他首先指出,
雖然現在有很多新科技在發展,
這個時刻,都沒有人工智慧來得關鍵。
因為人工智慧的影響太大,
目前現代社會 90%的人類工作機會,
都會被取代。
為什麼?因為現在大多數的工作是中介型,
也就是遇到事情,
只需要花 5秒以下來思考決策,都會被取代。
比如說保全、客服這兩種工作,
大多是需要去看人臉與簡單對話就可以,
這個人臉辨識的科技,
人工智慧已經可以做得很好了,
可以看懂人臉的眼睛、嘴巴,
簡單對話溝通也很在行,
除此之外沒有需要太多智慧,
當然會很快被電腦取代。
人工智慧 讓工作機會減少
卻也帶起 2種新工作!
而李開復也坦承,
自己以前是學人工智慧的,
可惜時機太早,是剛萌芽的時候,
但是,他認為現在這時候
就是做人工智慧,
最對的時代,有最大的機會。
許多人擔心人工智慧出現,
工作機會會減少,但李開復認為,
因應這個潮流,
未來仍有兩大新工作領域會因此出現:
一個當然是人工智慧科學家;
另一個則是企業對企業(B to B)
的行銷業務人才。
因為人工智慧這種科技,太複雜,
不太可能直接服務消費者,
比較適合賣給企業,
所以除了科學家,
還需要對這科技了解且能行銷溝通的人才,
這也是一個新的工作領域。
當矽谷投資人工智慧
兩地三岸的華人 也有機會!
當矽谷都在投資人工智慧,
兩地三岸的華人,是否也有機會?
李開復相當肯定地指出,
現在全球最頂尖的 50個專業科學期刊,
其中有 43%的作者都是華人,
而發表的人工智慧相關論文相當多。
自己旗下的創新工場,
目前也已經花了 1億美元,
投資了 25個相關的人工智慧創新團隊,
其中許多是來自中國大陸,
另外才是美國方面的團隊。
另外,雖然要當人工智慧科學家,
門檻相當高,
但是也仍需要非常多人工智慧工程師。
李開復現在已在籌劃六個月的培訓課程,
歡迎台灣台、成、清、交,
或中國北大等優秀的理工電腦學生,
只要來學習,
很快就能以領先的專業能力,
進駐這個領域,
為公司創造上百億的創新產業產值,
同時也為自己的未來布局。
【更多 2016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文章,請見活動官網 】
更多內容請參考最新一期雜誌《遠見 2016年11月 365期》
文/林士蕙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Alodia)
(圖/fb@李開復 Kai-Fu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