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歲的小女孩,為失智者研發電子看護!

創新拿鐵

創新拿鐵

  • 2019-04-12 17:14
  • 更新:2019-06-10 09:40

14 歲的小女孩,為失智者研發電子看護!

(圖/shutterstock)

 

作者: 創新拿鐵 Hayden

 

你認為「阿茲海默症」(一種失智症)離你很遠嗎?

但是,隨著我們漸漸老去,

總有一天,我們會面對這個問題。

一位來自美國紐約,

年僅 14 歲的小女孩竟然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而且還研發了失智者專用 App。

 

創新點:

14歲小女孩利用人工智慧及臉部辨識科技,

研發「永恆」電子看護,

協助阿茲海默症患者打理日常生活。

 

本文 3 大重點:

1. 年僅 14 歲小女孩用人工智慧及臉部辨識研發「永恆」App,

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電子看護。

2. 血液檢查準確驗出阿茲海默症初期,讓患者能及早就醫。

3. 退休護理師「積極的面對」阿茲海默症最壞的過程中,開啓了人生第二幕。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

由德國 Alois Alzheimer 醫師於 1906 年發現,

因此以其名命名,是最常見的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無法根治的退化性疾病,

全球有近 4 千 7 百萬人羅患阿茲海默症或相關的失智症,

西歐的比率最高,北美次之,

而台灣失智人口約為 26萬 6千人。

病人在確診後,平均約可活 8 至 10 年,

但也有些人活了 20 年。

阿茲海默症的病情分階段逐步惡化,

輕度的認知障礙是患病的第一個徵兆,

例如記憶出了問題,或突然認不出自己。

到末期會喪失理解力,弄不清楚一件事的步驟順序,而心智混亂。

在缺乏家人照護的環境下,

阿茲海默症的患者通常最後會被安排到安養院。

由於阿茲海默症較常發生在年長者的身上,

因此,我們會認為阿茲海默症離我們很遠,

比較不會未雨綢繆的思考這個問題。

但是,來自美國紐約的 Emma Yang,

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想要為阿茲海默症患者做出貢獻。

 

1.年僅 14 歲小女孩

用人工智慧及臉部辨識研發「永恆」App,

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電子看護

Emma Yang 今年 14歲,在她  7、8 歳時祖母就開始健忘,

隨後幾年問題越來越嚴重,

經醫生診斷為「阿茲海默症」。

Emma 的祖母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於是家人為她請了看護。

為了協助 Emma 的祖母保持記憶,

看護會給她看家人的照片,

以及在牆壁白板上寫下聯絡電話、記錄每天應該做的事情,

例如吃藥、或打電話等。

 

 

但人力作業畢竟缺乏效率,

家人想要尋找能協助 Emma 的祖母

管理生活的行動軟體,但一無所獲。

市面上的 App 種類繁多,但為年長者服務的很少。

這是因為一般人認為年長者比較不會使用科技產品,

所以年長者是科技生活下的弱勢族群,

更遑論年長的失智人口,

於是 Emma 決定自己動手做一個。

 

當時,Emma 正好在學一種稱為「Swift」的程式語言。

Swift 由 Apple 所創造,

專為打造 iOS、Mac、Apple TV 與 Apple Watch 的行動 App。

Swift 不但易於使用,更開放原始碼,

因此只要有想法,很容易的能夠創造出作品。

Emma 想利用人工智慧及臉部辨識科技,

開發一款可以幫助阿茲海默症患者

記得做過的事情、見過的人、以及身邊親人姓名的App,

而她將這款 App 命名為「永恆」(Timeless)。

 

「永恆」App 目前尚在研發階段,

Emma 正透過集資網站「Indiegogo」募集資金。

要使用「永恆」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親人及朋友需要先提供照片及相關的資料

(例如:和患者的關係、一起做過的事)讓「永恆」存起來,

「永恆」會安排讓患者常常複習這些臉孔及資料,

協助患者記得親友們,及與他們相處的美好時光。

 

 

當患者與親友們見面時,

「永恆」會利用手機的照相功能以及臉部辨識科技,

比對親友們的臉孔及資料庫內的照片,

找出相關的檔案後提供給患者,

協助患者想起來與此人的關係和以前見面的紀錄。

 

 

「永恆」也是個電子看護,

它會提醒患者今天應該要做的事情,

幫助患者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

如果患者因為健忘而想去做一件剛做過的事情,

例如打一通重複的電話,

則「永恆」會提醒他說 5 分鐘前才剛打過電話,

是否有必要再撥打。

而考慮到「永恆」的使用者都是年長者,

所以,它一次只會顯示患者應該要做的兩件事,

避免讓患者覺得太複雜而無法應付。

 

 

「永恆」也有聯絡薄的功能,

可以將親人朋友的照片及電話號碼放在一起,

讓患者想與他們聯絡時,

能憑著記憶中的臉孔找到資料,

不需要特別記住他們的電話號碼和名字。

 

 

Emma 希望透過「永恆」,

失智患者不用每件事都要依靠別人,

能夠更積極的面對人生。

 

2.血液檢查準確驗出阿茲海默症初期,

讓患者能及早就醫

除了協助阿茲海默症患者能夠生活自理,

讓患者可以更早檢驗出患病,也是醫學團隊努力的目標。

阿茲海默症患者初期記憶力減退的現象,

常會被家人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而延緩就醫。

但一如癌症,及早診斷出阿茲海默症對患者有莫大好處。

如果患者能及早接受治療,

雖然沒有辦法阻止或恢復已經受損的大腦細胞,

但可能可以使患者的症狀獲得改善或延緩疾病的進行。

現在有兩種血液檢查

可以查出有輕度功能障礙(健忘、迷路)的人

是處於阿茲海默症初期,

或是有其他導致失智的原因,準確度非常高。

這兩種血液檢查分別由

美國「羅文(Rowan)大學」及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所研發,

能讓阿茲海默症患者及早就醫。

透過藥物、醫療保健,及生活形態的調整,

專業醫師就能夠協助患者減緩阿茲海默症惡化的速度,

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並且延後患者被送到安養中心的時間。

 

阿茲海默症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有個別差異。

瞭解疾病的病程與症狀,

可以幫助患者、家屬預做準備,

以因應疾病帶來的生活變化。

而一旦確診有輕度認知障礙,

患者能否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

可能才是以後能與家人攜手走下去的關鍵。

 

這位住在美國紐約市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潔芮泰勒,

面對疾病的積極作法或許可以給大家一些啓示。

 

3.退休護理師「積極的面對」

阿茲海默症最壞的過程中,

開啓了人生第二幕

擔任護理師的潔芮泰勒在 2012 年 69 歲剛退休不久後,

察覺自己的記性出了問題。

由於她的父親、姑姑及表弟都有阿茲海默症,

因此,潔芮覺得自己也難逃它的魔掌。

但就算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潔芮仍不免恐懼,

她在護理生涯中見過阿茲海默症的病人如何試圖隱瞞症狀,

不想讓他人知曉以免受到輕蔑,

最終卻陷入憂鬱及哀傷。

因此,潔芮知道憂鬱於事無補,

只會將自己引入不想去的胡同。

既然這個病症會導致生活混亂、

以及無法預期與控制衰退的速度,

潔芮決定冷靜等待最壞結果的到來,

並誓言在過程中努力活著,勇往直前,過最充實的生活。

潔芮與丈夫擬訂了一份待辦事項檢查表,

預立遺囑,多走訪朋友,

加快腳步實現長年以來對攝影的興趣。

她利用相機拍攝各地方的影像,

以手機查看自己作的筆記和行事曆,藉此輔助記憶。

潔芮也渴望獲得同儕支持,

於是加入阿茲海默症關愛服務組織,

與其他患者分享打理日常生活的策略。

 

圖說:2015年潔芮(右一)參加在紐約曼哈頓舉行的「Walk to End Alzheimer’s」募款活動

 

潔芮最渴望的就是阿茲海默症患者不要活在羞恥中,

能有尊嚴的活著,並學習堅持下去的方法。

於是她運用護理專業,幫助別人面對阿茲海默症的黑暗,

現身說法分享親身經歷,

成為關愛服務組織的全國代言人。

 

潔芮從患病初期懷疑自已以後會過什麼樣的日子,

到參加協會幫助別人找到生活的答案,

讓她明白這將會是她人生的第二幕。

而擁有目標也為她帶來穩定的力量,

讓潔芮能夠冷靜等待最壞的結果。

 

目前台灣的長照計劃也有針對 50歲以上的失智患者提供照顧服務,

包括日間照顧、家庭托顧、居家護理、社區復健、

交通接送、餐飲服務、輔具購買、無障礙環境改善等;

而針對照顧失智者的家人,也有喘息服務及支持服務。

並依失智者家庭經濟狀況,屬低收入者可免部分負擔;

其他經濟狀況者,則有不同額度的部分負擔。

但失智患者需要的不僅是政府的支援,

更需要家人的關懷及社會的接納。

當有一天你的父母或長輩告訴你得了阿茲海默症時,

你會對他們說什麼呢?

如果你能回答:

「我愛你,任何能力所及之事,我都願意效勞。」

那將會是他們人生聽到最美麗的答案。

 

 

本文及圖片皆由 創新拿鐵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Alodia)
 

 

打破一成不變,就差這一步!

六個月學程式 脫離魯蛇人生!

想學程式、成為工程師卻怕沒基礎嗎?

來這裡全程免費,給你專業訓練

6 個月,你也能成為 專業軟體工程師!

名額有限>>點我報名!

詳細活動介紹>>點我查看!

有問題歡迎私訊粉專:從0開始學程式!

或是寄信到:engineertraining@cmoney.com.tw

 

 

 

創新拿鐵

創新拿鐵

「創新拿鐵」(Start Up Latte)是由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所發起的媒體。 媒體的主題是國際創業與創新。文章分三大類:大師智慧、深度分析、新知介紹。每天用一篇文章,幫助大家迅速抓住國際上在創業、創新領域的觀念、趨勢、案例。 我們每天分享一篇文章,希望這篇文章就像您早上喝的拿鐵,給您靈感、愉悅,和智慧。

「創新拿鐵」(Start Up Latte)是由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所發起的媒體。 媒體的主題是國際創業與創新。文章分三大類:大師智慧、深度分析、新知介紹。每天用一篇文章,幫助大家迅速抓住國際上在創業、創新領域的觀念、趨勢、案例。 我們每天分享一篇文章,希望這篇文章就像您早上喝的拿鐵,給您靈感、愉悅,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