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 創新拿鐵 Crystal
訂餐外送服務,是新創公司的一級戰區。
在美國,有 GrubHub, Uber Eats, Doordash三大巨頭;
在中國大陸,餓了麼、美團外賣、
滴滴外賣戰得難分難捨;
在台灣,則有 Uber Eats, Food Panda, Honest Bee和有無快送。
合作餐廳數、送餐人員數是這一行的決勝重點。
但如今,有一種新的訂餐外送模式出現,
掀起新一波創投追逐:
智慧送餐車,邊烹飪食物邊送到你家。
這間引發風潮的公司叫 Zume。
2016年,創新拿鐵曾寫過機器人進軍廚房,
其中就有 Zume的智慧機器人
示範如何為大家做披薩、22分鐘送到你家。
但把 Zume當一家披薩公司就太小看他了。
Zume真正的抱負,不是做披薩,
而是當一間科技公司—提供「智慧送餐車」給千千萬萬個餐廳,幫助他們實現:
食物從點餐起,就在運送的路上烹調,
煮好後立刻熱騰騰的端到消費者面前。
日本軟銀(Softbank)看好這個模式的未來,
日前大手筆投資了 Zume 3.75億美元(約新台幣115億),
瞬時又引發轟動。
(延伸閱讀:軟銀出手的投資,透露未來社會的樣貌!看看軟銀想像的新型態電商長啥樣)
創新點:交通運輸不再是成本,
而是可以增加產值的第三空間。
本文有 4大重點:
1. 機器人進廚房,快速搞定你的午餐。
2. 披薩邊烤邊運送,到你手中剛出爐。
3. AI餐車:猜你喜歡吃什麼,先到你家旁邊等下單。
4. 運輸不再是閒置產能,而是第三服務空間。
1. 機器人進廚房,
快速搞定你的午餐
目前的外送服務,依然有幾個需要突破的瓶頸:
一是食物製作時間太久,
二是到客戶手上時間太久,食物冷掉、糊掉失去原本的美味。
Zume從「披薩」這個高人氣的國民食物下手,
展示從廚房端到運送端,
未來的餐廳加外送服務,該長什麼樣子。
在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Zume的中央廚房內,
機器人員工和真人員工合作無間。
客戶一下訂單,員工先把麵團推勻(現在這個工作也由機器人接手了),
再由機器人「Pepe」、「Giorgio」負責擠醬料到麵團上,
再由另一個機器人「Marta」負責抹勻,收尾部分,
則交給「Bruno」將做好的披薩,放入烤箱。
讓廚房自動化,
Zume的披薩製作過程可以為消費者省下將近 20分鐘,
更從消費者下訂單到整個過程,只需要 22分鐘。
(延伸閱讀:Zume的披薩機器人大軍,幾分鐘搞定披薩!看機器人如何接管你的餐桌)
(Photo credit: Mercury News)
2. 披薩邊烤邊運送,
到你手中剛出爐
但真正讓軟銀大手筆投資的,
不是機器人進廚房這個概念,
而是Zume顛覆「外送」傳統概念的做法,
與軟銀近年的佈局不謀而合—
「運送」不再只是運送,途中空閒的時間、空間,
如今都可以拿來做額外利用,達到提升效能的目標。
例如,外送途中常出現食物冷掉的問題,
一是廚房太遠,二是運送時間太久,無法保溫。
那為何不把運送過程當成廚房的一部分,
既可以節省時間,又不會讓剛烤好的披薩在運送途中冷掉?
Zume設計出一款可以「邊開邊烤披薩」的移動餐車,
裡面裝有數十台智慧型烤箱,
可以透過雲端遙控信號,
自動開始烘烤,最多一個小時可以烤 70個披薩!
(Photo Credit: CNN Money)
Zume將這個獨門設計申請了專利,
並且已經得到美國政府核准通過。
如今,Zume與美國餐具設備大廠 Welbilt合作,
要把這門技術開發其他種餐車,
運用在其他餐廳、各種食品上。
他們想要成為餐飲外送業的智慧平台。
「披薩是我們的產品原型(prototype),」
Zume的共同創辦人Alex Garden說,
「這門技術可以運用到其他任何食物品項的任何餐廳。
他們不必是科技上的專家,
但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這門服務。」
也因為使用自動化廚房、節省人力,
透過智慧餐車提升產能,
Zume的披薩可以比傳統的披薩業者更便宜。
以14吋披薩為例(比台灣12吋的大披薩還大!!),
最便宜的純起司口味是 14.95美元(約新台幣450元),還免運費。
而競爭對手基本款起司口味就要 15.99美元(約新台幣480元),
運費還要另外計費 3美元(約新台幣90元),
甚至還要給小費
(在美國,小費無所不在,但若是機器人就不用給小費了!)。
(Photo Credit: Venture Beat)
3. AI餐車:猜你喜歡吃什麼,
先到你家旁邊等下單
自動化廚房、餐車兼烤箱,
都足以讓人驚嘆於自動化將為餐飲業帶來的革命。
但 Zume眼中的 AI廚房還不止於此。
他的另一步棋,是在客戶還沒下訂單前,
就預測他們會喜歡什麼口味,事先預備好披薩。
從 2016年成立以來,Zume不斷的在搜集訂單數據,
並推測出消費者
習慣在週間的同一時段、同一定點預定披薩。
這讓 Zume可以事先備好披薩的種類、數量放到移動餐車上,
在開到預期會產生訂單的區域,
等候訂單一產生,
就可以用閃電般的速度賣出披薩。
「如此一來,我們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原料或加供食品。
這一切都要靠精準預測,以及前期部署。」
Zume共同創辦人 Alex Garden說。
4. 運輸不再是閒置產能,
而是第三服務空間
軟銀投資 Zume,其實是在未來無人車革命中的一塊拼圖。
當無人車時代來臨,車子不再只有運送人或物的功能,
更即將成為人們在家與公司以外的「第三空間」(如果不算星巴克的話),
人們可以在車中接受各種各樣的服務。
Zume所代表的「食物外送」,
只是其中一種,其他還包含了醫療、物流、零售等等用途。
雖然現在 Zume的餐車依然要靠人為駕駛,
但當無人車正式上路後,
Zume可改用無人車送披薩,達到更高產值,
他所代表的模式將大幅改變現有產業的版圖。
日本軟銀,無疑是這其中佈局很深的一號角色。
今年(2018年) 10月 4號,軟銀與日本豐田汽車(Toyota)
合資成立新公司 Monet,各佔 50%股份,
預計在 2020年下半推出
「自動駕駛即服務」(Autonomous 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
預計將與各式各樣產業的廠商合作,
開發新形象服務場所:
如在自動駕駛的醫院接駁巴士上,
可以先行幫病人進行初步診療;
線上訂購鞋子想試穿,
載滿不同鞋子的自動駕駛車就會來到你家附近,
讓你試穿,喜歡可以即刻就買;
車子也可以成為移動辦公室,甚至是移動旅館。
未來,更有機會透過附有各種機能的自駕車,
打造成移動城市。
Zume是間科技公司,不是披薩公司。
而他代表「AI+餐飲外送」的模式,
在不久的未來,將改變我們每個人的餐桌。
本文及圖片皆由 創新拿鐵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Alodia)
打破一成不變,就差這一步!
六個月學程式 脫離魯蛇人生!
想學程式、成為工程師卻怕沒基礎嗎?
來這裡全程免費,給你專業訓練
6 個月,你也能成為 專業軟體工程師!
名額有限>>點我報名!
詳細活動介紹>>點我查看!
有問題歡迎私訊粉專:從0開始學程式!
或是寄信到:engineertraining@cmone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