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據記者調查,
有超過七成人在生活中
出現過不明原因的皮膚癢,
兒童卻因為大多無法正確表達,
皮膚癢後很難找到原因。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單純皮膚問題
因為皮膚自身問題而感覺到癢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沒有原發性的皮膚損傷,
多半是由於皮膚缺少水分而引起的。
就像現在處在乾燥的冬季,
很多人會覺得皮膚乾癢、脫皮。
另一種是皮膚本身就「病」了,
皮炎、濕疹、牛皮癬等皮膚疾病
大多都伴隨著瘙癢。
皮膚病的種類
中老年人皮膚退化
中老年人因為皮膚萎縮變薄,含水量降低,
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
使皮膚失去潤滑保護作用而顯得乾燥。
在寒冷的季節,干燥的氣候又使皮膚粗糙,
甚至表皮脫落,使皮內神經末梢
更容易受刺激而發癢。
老年人身體癢多是這個原因。
過敏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師劉光輝教授說:
「臨床上來變態反應科就診的病人,
1/3有皮膚癢的症狀。」
對飲食、花粉、塵螨等過敏,
接觸某些化學制劑,
都有可能引起過敏,
從而使皮膚感覺到癢。
這類癢,一般在停止接觸過敏原後就會好轉。
(贊助商連結...)
婦科病發炎症狀
女性如果發現外陰部瘙癢,
要特別檢查是否有滴蟲、
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婦科病發炎。
調查顯示,73%的女性在經期
會覺得局部皮膚瘙癢,
可能與衛生巾質量不佳或衣物過於緊身有關。
情緒緊張
抑鬱、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
都有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皮膚癢。
B族維生素缺乏也容易引起皮膚瘙癢。
肝膽疾病。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胡立明說:
「許多系統性疾病也會引起皮膚瘙癢。」
有研究顯示,
大約有40%—60%的肝膽疾病患者,
在肝部不適、肝功能異常
以及黃疸出現的時候就會出現皮膚瘙癢。
(贊助商連結...)
糖尿病
糖尿病人皮膚瘙癢的發生率
高達15%—35%,
約有10%的早期患者會出現
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膚瘙癢,
而且比較頑固,外陰或肛門部症狀最嚴重。
甲狀腺功能異常
不管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
都可能出現皮膚癢的情況,
但甲亢所致的瘙癢多發展緩慢,
皮膚多干燥,在冬季會加重。
惡性腫瘤
某些腫瘤發生時會伴有皮膚癢,
如淋巴系統、胃、腸、肝、卵巢和前列腺癌等。
這種由腫瘤引起的癢大多較頑固,
如果你的身體出現長時間
無原因的瘙癢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如果發現身上不明原因的癢,
應該怎麼做呢?
劉光輝教授說,首先要辨別
是否是接觸了某些過敏原而產生的過敏現象。
其次應該去皮膚科排除皮膚本身的問題,
看看皮膚是否本身就「病」了。
最後,如果因其他疾病發生皮膚瘙癢,
應該及時針對病根展開治療。
另外,從生活上來改善癢,
你可以在洗完澡後擦潤膚乳液、
房間放一缸水、
在衣服選擇上選擇純棉、
較柔軟的貼身衣物,
以及多吃潤肺生津的食物
都有助減緩身體的搔癢不適症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