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現代新女性
要如何買基金賺大錢?
陳安儀,台大中文系畢業。
大學時代的她,一個月血拚租房等的費用高達 3 萬元,
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筆龐大的花費。
腦筋動得快的她,不是選擇省吃節用,
而是開補習班、當二房東賺外快。
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媽的她,
除了是親子作家外,
更透過投資基金賺進不少的錢。
她是如何做到的?
讓我們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把基金當成存錢工具
「會賺錢」只是第一步,「存錢理財」才能讓錢賺錢。
陳安儀表示,剛出社會進報社上班,
當時同事羅際夫(現任正聲廣播《財經早知道》節目主持人)推薦她買基金,
因此定期扣款 3 檔,月初薪水一發下來,馬上扣掉 1 萬 5 千元。
「20 多歲時真的好窮喔!」
回想這段理財初體驗,
她大笑說。沒想到的是,單純把基金當做存錢工具,
一路累積下來,也扎扎實實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從此,定期定額買基金成了她 20 多年來不變的理財習慣,
從 5000 元開始,甚至滾出近 200 萬元的固定基金部位,
後來還能從基金帳戶提款換屋。
其中,股票型基金是她積極參與的標的,
亞太區中小型股基金一買超過 20 年,定期停利,
獲利都在 15%∼20%;
5 年前日本股市回神,嗅到這股潛力的她也買進日股基金,
這波多頭走下來,每兩年停利一次,獲利分別達 17% 和 24%。
賺 200% 沒賣 才學會停利
「早期我還買過歐洲小型基金,有一次收到對帳單,
上面寫報酬 200% 耶!我還開心跟我爸炫耀成績,
但是當下沒有賣,報酬又掉回 150%、100%,最後賣在 40% 左右。」
陳安儀苦笑,以前以為買基金就是放著投資,
不曉得要停利贖回。
但現在的她,已經不會再讓迷人的獲利遠離,
像今年初考量全球股市漲高,市場風險多且震盪大,
加上理專提醒她,要適時加快基金的停利動作,
手上幾檔基金累積有 5%、8% 的報酬,
就選擇先落袋為安。
除此之外,最近她開始進場買債券型基金,
「我已年過 45 歲,應該要開始配置一些固定收益的資產。」
這是陳安儀階段性的理財規畫。
用 4 心法定期定額買基金
陳安儀表示,她買基金若是以單筆方式進場,
老是會賠錢收場,包括單筆買越南、印度等,
都有被套的經驗,因此,她喜歡定期定額布局,
而過往的經驗讓她學會4心法:
1. 每隔 2、3 個月要定期檢視績效;
2. 最好不要太頻繁進出;
3. 理專的話不要完全聽信;
4. 留意市場趨勢和重要事件。
「我手上也有績效很差的拉美基金啊,可
是越跌我越開心,因為逢低可以買越多單位!」
行情變差仍持續扣款
陳安儀說,從 2010 年投資拉美基金至今,
這些年雖然反轉變差,她仍然持續扣款。
和陳安儀認識多年的理專陳佳宏指出,
拉美基金是她績效最差的部位,
「很多人覺得帳上只要有拉美基金,績效可能都是負報酬 30% 以上,
但是陳安儀因為沒有隨便停扣,跌到低點時仍然續扣,
今年拉美漲很多,績效一口氣提升,目前她的帳上負報酬僅約 19%。」
陳佳宏表示,陳安儀長期投資積極型股票基金,
定期買、不太會認賠賣,且過去沒有投資過的商品,
絕不會單單因為理專建議就貿然買進。
「她買基金 20 多年了,整體投資觀念很不錯。」
投資理財路上,陳安儀賺過錢、也賠過錢,定
期定額買基金是她目前操作最上手的,
除了不需要冒上可能無法承擔的風險,自己也可以定期檢視績效,
加上理專會適時提供資訊和建議,
可以達到「穩穩賺」的目的,
她說,買基金是對的方法,「我會定期定額繼續扣下去!」
現在女性真厲害,
一邊顧家也一邊兼顧事業!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加入Line好友,即時追蹤更多理財好文!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4 月號第 115 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