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全球經濟處於低通膨、低利率、溫和成長的
「金髮女孩」環境中
股、債表現十分耀眼
不過在景氣溫和復甦的背後
投資人宜追蹤3大可能變成黑天鵝的變數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去年外匯市場最讓人意外的就是美元的弱勢
還記得 2016 年專家預測美元會走強
沒想到 2017 年台幣兌美元上漲 7 %
年初至今,台幣仍微幅小漲 1 %
目前價位在 29.5 元震盪
今年專家預期新台幣全年將站穩 2 字頭之上
頗有「美元天天都便宜」的味道
不過台幣並非亞洲獨強,
年初至 1 月中韓圜上漲 0.2 %、
新台幣1 %、人民幣 1.2 %、
日圓 1.7 %、 泰銖 2.1 %及
馬幣 2.4 %,在美元疲弱的此時,
反而是投資海外好機會,
特別是對於每月需要領息的投資人
根據CMoney統計
台幣兌美元比 2 年前升值 16 %
代表能買到的單位數比以前更多
雖然部分債券價格或基金淨值也跟隨市場慢慢墊高
但對有長期配息需求者
因為新台幣匯率上漲能抵銷債券價格上漲的衝擊
從總報酬概念來看
現在進場買配息產品不但不會吃虧
隔月開始領息
報酬絕對比定存高
有部分投資者擔心
台幣上漲
是否會對即將贖回的基金(或配息)造成虧損?
這是難免的
近期美元計價債券基
金投資者就有「換回台幣配息金額變少」的感受。
今年投資有 3 大主軸
宜多關注美國風險我個人認為
從長期領息的觀點
投資人不需要太在意匯率波動
因為台幣強勢
好處是能買到較多基金單位數
但若台幣走弱
領到的美元配息再換回台幣
一樣也能享受匯兌收益
重點仍是看對趨勢與方向
沒必要專注在匯率波動上。
現在加入理財cafe好友 ,
讓生活忙碌的你,下班之餘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 學會理財!
全球經濟處於「金髮女孩」環境
今年要把握「股優於債」、
「新興市場優於成熟市場」、
「本地債優於高收債」3 大主軸
但因為市場在高檔,波動風險加劇
投資人要持續追蹤以下 3 件事。
1. 觀察美股是否偏貴。
雖然美國聯準會(Fed)縮表時程已定
但資金仍停留在新興市場
逐漸好轉,包括經濟緩步成長
通膨仍處於低檔
支撐新興貨幣普遍上揚
對原物料價格都是利多
在一片看多聲浪中
美國 3 大指數 1 月中均突破歷史高點
不少機構已發出美股偏貴的警訊
我認為,美股是否太貴要回到「相對」概念
這就好比新加坡大學畢業生起薪4萬元
台灣起薪僅 2.2 萬元就斷定
新加坡人比台灣人更幸福
但若把新加坡物價高出台灣 2 成
這件事加進來比較
就得另當別論
那要怎麼看呢?
回到美股
我會用「本益比倒數」與
「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相較
因為本益比是每股股價除以每股盈餘
本益比倒數是每股盈餘除以每股股價
也就是投資報酬率
如果美股本益比是20倍
代表投資報酬率5%
(以股價20元、每股盈餘1元計算=1÷20)
拿這 5 %報酬與
美國10 年期公債殖率 2.55 %相較
若長期利差縮小或殖利率彈升幅度大
代表美股價格越來越不合理
2. 原物料派對,通膨是否敲敲來臨
當原物料派對開啟,
投資人就得提高警覺。
2008 年金融海嘯的經驗是
當原物料價格翻揚
伴隨而來的是物價上漲
通膨竄升
此時美國可能採取
增加升息的次數或幅度因應
而這就是景氣末升段的徵兆
不管是股市或債市都可能受傷。
3. 川普稅改成效
攸關美國經濟能否再起
最後觀察減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川普秉持「美國利益優先」原則
認為當前美國稅制
是造成美國企業及
工作流失到海外的主因
因此只要做好稅收改革
就能改變現況。
他打的如意算盤是
美國企業透過高達 1.5 兆美元
(約台幣 40 兆元)的減稅方案
再刺激美國投資、創造就業機會
進而拉抬經濟成長
如此也能達到改善財政赤字問題。
小結:
但政策有利必有弊
如果減稅方案無法如預期
提高美國經濟成長回到 4 %
美國人民能夠忍受
經濟未見起色的時間有多長
甚至美國是否會失去全球霸主的地位
這些都攸關美國經濟能否再起
更是中長期定期定額投資者
必須關心的變數。
基金機器人A寶買基金
選擇一個好的提供清楚基金資訊網站非常重要
快利用基金機器人A寶
一起來挑基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