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想到退休好焦慮,傻傻靠存款這樣好嗎?
退休規劃是這幾年來的熱門話題
根據摩根投信《快樂退休指數》調查
全台民眾平均理想退休準備金約落在
新台幣 1,450 萬至 1,750 萬元
但各年齡世代實際退休準備都不到 400 萬元
那退休金大家是怎麼準備的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聯結)
現在加入理財cafe好友 ,
讓生活忙碌的你,下班之餘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 學會理財!
而滙豐銀行最新的《未來的退休生活:趨勢的變革》報告則指出
55 %退休金來源為現金
顯見台灣人的退休準備過於保守與被動
該調查也顯示
有55%仍在工作年齡的台灣民眾
表示退休後仍會繼續工作
也凸顯台灣人明顯對於退休存有不安感與焦慮
然而,退休又該如何規劃呢?
或許,有一部分的人將每個月的薪水規劃定存
作為退休規劃的一環
但,在現今的低利時代
定存的利息總是感不上通膨的速度
因此,多數投資專家建議投資人不妨善用投資工具
達到最大效益。
那我們要怎麼做呢?
定期定額,紀律做好退休金規劃
但又該如何在退休規劃中運用「複利的威力」呢?
投資專家建議,
不妨找尋具備中長期績效的基金標的,
運用採平均成本投資法的定期定額投資法,
藉由每次投資固定金額,
長期下來可以發揮降低買進成本的效益外,
投資專家也表示,
只要持之以恆,紀律操作,
在經過一個經濟循環下勝率也相對而高,
也建議投資人可以評估自身風險承受程度,
善用基金投資工具,
掌握相關投資報酬機會!
基金機器人A寶買基金
選擇一個好的提供清楚基金資訊網站非常重要
快利用基金機器人A寶
一起來挑基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