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只要 5 張卡!想存錢千萬不要放「這 1 張」!

錢包只要 5 張卡!想存錢千萬不要放「這 1 張」!

(圖/shutterstock)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每個人的錢包都帶了一堆卡

但仔細想想,上次你用到這些卡

已經隔多久了?

 

看到這本《金錢整理》

作者提到 其實我們生活中

需要用到的只有 5 張卡

一起來看看

高效存錢的錢包只有哪 5 張卡吧!

 

 

 

(贊助商連結)

 

 

作者提到在帶出門的錢包中

只需要放這 5 張卡就夠用了

信用卡 * 1、身分證 * 1、會員卡 * 3

 

只用 1 張信用卡

紅利、回饋的累積速度更快!

每個人信用卡都不只 1 張

每家銀行回饋不同,適用通路就不同

照理來說,用選擇有優惠的才會省錢

那為何信用卡只需要 1 張?

 

點數集中累積才換得到贈品

信用卡挑選訣竅:

從最常消費的方向去篩選

 

外食上班族會常出入超商買早餐

還有搭捷運,或是騎車加油

那麼 假設有 1 個銀行

出了 1 張現金回饋卡

搭北捷 回饋 10% 

四大超商 回饋  10% 

中油 單筆滿 70 元回饋  10% 

佔了你生活中多數的消費

這樣就很適合你

因為不用湊優惠門檻也有回饋

 

 

太多張信用卡 容易有信用危機

遲繳卡費都會被記錄

偏偏人是健忘的生物

遲繳導致的信用瑕疵

會在你需要貸款時

導致款項下不來

或貸款利率較高

況且有些卡隔年要繳年費

你會不好掌握帳單費用

 

所以,把不用的信用卡退掉

集中管理你的消費和回饋!

 

 

會員卡留「 1 年內」

有兌換贈品的,最多 3 張

給優惠、點數 都是為了讓你花錢!

會員卡、集點卡

會讓你為了湊優惠而消費

都是可怕的吃錢怪獸

 

只留最常用的會員卡 3 張

是因為人會去習慣的地方消費

最常消費的場合不會過多

 

 3 張差不多能涵蓋食、衣、行

這樣才不會突然沒帶到

結果沒累積到優惠

 

只留「 1 年內有兌換過贈品」的會員卡

有兌換過贈品,表示消費頻率最高

所以 1 年內沒有使用過的會員卡

就當作是不必要的

要繳會費的卡片就直接解約

不用繳會費的卡片就抽掉

 

太多會員卡讓你會分散消費

所以兌換贈品的點數都差一點

最後不是沒換到

就是為了換到,又勉強自己消費

購買這些原本不會用到

都是無形中的金錢浪費

 

 

 

每月固定領生活費

出門先思考今天要花多少

需要提款卡的人都在想:「預防萬一」

出門總是會需要用錢

但,就是這個「萬一」讓你存不到錢

 

銀行年賺 33 億 ATM 跨行的手續費

假設手續費平均跨行提領 1 次 5 元

1 個月領 5 次,整年你要多付 300 元

 

出門先思考「錢帶多少 要花多少」

減少衝動購物超有感

沒有意識到「正在花錢 」的消費

是 衝動購物 最大首因

現今領錢、消費都太方便

逛街看到 1 條想要的項鍊 390

錢不夠就去旁邊的超商領

 

但如果不帶提款卡,只帶定額現金

除了沒帶夠不能買

也可能裡面有交通費和餐費,也不能買

這樣就能有效避免衝動消費!

 

 

 

 1 張身分證就好

健保卡等有需要再帶

愛看書的人  錢包多了 1 張借書證

駕照帶著  以防萬一有需要用到

健保卡不能不帶  如果生病才能看醫生

 

其實,你的錢包只需要 1 張身分證

其他的都是有需要再帶就好

愛看書的,並不會每天都要借 / 還書

駕照現在線上都看得到!也不用帶

而如果你自己沒有健康問題

就先別想「萬一」身體不舒服怎麼辦

 

 

小結:讓錢包一目瞭然

不記帳也清楚錢跑去哪

記帳的作用,是讓你掌握金錢流向

知道錢都花去哪,才能省下不必要花費

減少你的卡片,集中管理 5 張卡

光靠帳單就很明顯知道當月買了什麼

 

管錢的方法很多

但見效最快的,是先管好錢包!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不論你是投資新手還是高手
現在加入好友
獲得股市、財經最新消息

 


 

 

 

 

未經同意請勿侵權。(責任編輯 / 蔡誠圃)

 

 

推薦你閱讀《金錢整理》

作者: 市居愛  出版社:先覺 

 

 

蔡誠圃

蔡誠圃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開元寺彌勒殿對聯 天天開心其實很簡單,對周遭遇到的人、事、物 多點觀察,多點關心,多點包容,將心比心 會發現許多事沒這麼嚴重,許多難關沒想像中的困難,笑笑就過了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開元寺彌勒殿對聯 天天開心其實很簡單,對周遭遇到的人、事、物 多點觀察,多點關心,多點包容,將心比心 會發現許多事沒這麼嚴重,許多難關沒想像中的困難,笑笑就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