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第一屆《超級星光大道》
表現亮眼的最年輕的參賽者:謝震廷
是大家普遍對他的印象
8年過去,青澀小男孩
蛻變成散發文藝氣息的創作歌手
也以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查理》
拿下 27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事隔 3年,發行了第二張專輯《愛麗絲》
更入圍金曲四大獎項。
這兩張專輯裡的他口中唱著溫暖
內心卻比誰都痛
他歷經父母離異、母親罹癌、憂鬱症…
卻也是因為走過這些苦痛
才能創作出療癒人心的音樂:
「我覺得祝福的本質是苦難。」
他用音樂撫平每道跟他一樣的傷口
祝福每一個聽到他音樂的我們。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入夜後的台北很漂亮
但怎麼卻感覺很悲傷。
/
我不想做太陽 我不想再逞強
我只想為你 做一盞燈光。」
回想起三年前,無意間聽到《燈光》
溫柔的歌聲配上吉他伴奏
那是謝震廷獻給過世摯友的歌
他透過歌詞傳遞訊息:
希望大家珍惜身邊的人
不需要逞強,做不成 24小時的太陽
至少我們可以成為彼此心裡的燈光
這首歌照亮了大家心中的黑暗時刻
這張專輯《查理》也是他沉寂 8年
攤開自己的靈魂,
寫下關於寂寞及成長的作品。
(謝震廷唱出溫暖人心的《燈光》,圖片擷取自:youtube)
因《星光大道》暴紅的他
卻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對人性失去信心
專輯概念來自小說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中的主角查理
敘述一位智能障礙的少年查理
每天都過得非常快樂
唯一願望就是變聰明
參加了人體實驗後,他終於變成天才
卻開始了解世事難堪
以前的快樂、單純再也回不去
他的眼裡也不再發出純潔的光芒。
這是謝震廷的倒影:
當時他 13歲
因為《星光大道》成名踏入演藝圈
看見大人的世界也看見現實的一面
他坦言:「等到我真的進入這個產業,
我看到很多以前我敬仰的老師或前輩,
發現跟我想像的有落差。
漸漸對有些大人失望、甚至憤怒。」
當時暴紅的他,不僅要適應大人的世界
還要承受在學校受到異樣的眼光看待
下課 10分鐘變成他的簽名會
初嘗暴紅滋味的他剛開始感到開心
直到看到同學為了簽名大打出手
這一切變成了精神壓力
也因為如此,被同學抓到垃圾場霸凌
「聽說你很囂張、耍大牌」
為了自保,他只能當流氓同學的跑腿小弟
幫忙買便當、簽名,好讓他們有面子
在學校的壓力接踵而至
最讓他受傷的是
他的好朋友心生嫉妒
不僅寫聯絡簿跟老師告狀
還到部落格抨擊他
當時年紀輕輕的他對人性失去信心:
「那是我非常受傷的一個晚上,
我哭到流鼻血、胸悶,
那感覺很痛苦,
從那個時候我對於相信人,
這件事情就比較保留。」
從那之後,他從個性活潑的男孩
變成有點自閉、不信任他人
只有音樂與他相伴
下課他不再幫同學簽名
只能自己躲到走廊或頂樓唱歌練吉他。
(謝震廷在《星光大道》的青澀模樣,圖片擷取自:youtube)
爸媽因為他離婚
他不顧一切北上做音樂
除了學校的生活讓他痛苦
家裡的狀況也越來越糟
比賽往返台中、台北
除了讓家裡開銷變大外
父母對於他進演藝圈也持不同意見
媽媽支持,爸爸反對
兩人因此常常爭吵
最終在謝震廷 16歲時離婚
他對父母離婚感到自責
也因此走不出低潮…
那段沮喪的期間
只有音樂能支撐他
他決定要到台北奮鬥做音樂
但媽媽卻非常不諒解
舅舅也拍桌怒罵
他不顧家人反對
毅然決然離家,拍桌告訴媽媽:
「我要上台北做音樂。」
回想起當時,他也說:
「我很自私的只想上台北做音樂,
那個家對我來說太多陰影,
讓我想逃離。」
得了金曲新人獎
憂鬱症卻更加嚴重
母親也罹患癌症
2012年到了台北
被確診為重度憂鬱症
有過多次輕生的念頭
音樂陪著他,走過一次又一次的低潮
也誕生了《查理》這張專輯
在 2016年獲得金曲 27最佳新人獎
證明了自己一路以來的堅持
不料得獎後,迎面而來的
是負面的批評、壓力
讓他恐慌症發作,從樓梯上摔下來
從此他推掉工作邀約沉隱了兩年。
從 19歲開始,他花了 7年時間
獨自對抗憂鬱症
每天都要吃 12顆精神藥
一直到去年,他終於能與「他」共處
也發行了第二張專輯《愛麗絲》
那是他用生命在做的一張專輯
做專輯時他得知母親罹患胰臟癌
那時謝震廷為一群癌症病友演出
希望引起社會的關注
卻沒有發現最需要他的關注的人
正是他的母親:
「我想,老天要給我這個考驗,
我一直想照顧更多人,
卻沒有照顧好我的母親。
那段時間,我好痛苦啊。」
扛起家計 花光 40萬積蓄
努力把「家」找回來
當時自己的精神狀況不穩定
還要煩惱母親的病情
為了媽媽的療程
花光了他 40幾萬的積蓄
最慘時,戶頭只剩下 5塊錢
他選擇扛起家計,把母親接到台北來住
雖然從他到台北做音樂開始
跟媽媽關係就漸漸疏離、形同陌路
為了修復彼此的關係,他們寫起交換日記
剛開始,母親很排斥
但漸漸的,從一天寫一行
到後來每天都寫一整篇
如今兩人出門會擁抱,睡前會晚安吻
他開心的說:
「哇,太好了,我終於把這個家找回來了,
或者說建造起來了。」
(謝震廷與媽媽合照,圖片擷取自:謝震廷 Eli Hsieh FB)
新專輯《愛麗絲》
寫著自己與媽媽的連結
在《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書描述著:
「在查理有了智力,
開始認識悲傷與憤怒是什麼之後,
他變得憤世嫉俗。
而一路看他走過來的特教班老師愛麗絲,
開始跟查理發展出特別的情感,
就像是亦師亦母亦戀人的存在。」
而在謝震廷的生命中,媽媽是他的愛麗絲。
要寫下母親與他的故事並不容易
這首歌在 2016年就有曲
一直到錄音前兩個禮拜
謝震廷終於回首不堪,
哭著把詞寫出來。
《愛麗絲》從1993開始唱起
那年,母親生下了他:
「故事有些莫名其妙開始了
黑白的顏色 配樂是哭聲
一個女人汗淚交雜的笑了
她躺在手術檯上 手裡抱著嬰兒」
除了描述與媽媽之間的故事
他也唱出對「家」的渴望的聲音:
「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
可不可以還給我一個家
我真的好愛你們啊」
也或許那是他自己的心聲:
「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跟父親的關係…」
除了寫下自己的故事
也替那些無法發聲的人唱出心聲:
《不想再失去你》
敘述著自殺女孩的故事、
《最想到達的地方》
寫出憂鬱症患者的故事。
現在的他,走出過去的陰影
投入公益、身體力行
跟著無家者流浪、領便當、睡台北車站
甚至為病友剃頭、辦音樂會
也到家扶中心認識小朋友
提供自己的經驗
以過來人的身分提供建議、幫助
他手臂上的刺青
是他 19歲生病時留下的「愛」
他常常看著它想:「我有沒有辜負它?」
他希望能在表演時
用他彈吉他的手,把愛送出去。
謝謝謝震廷
挖出自己黑暗的時刻
寫成歌,照亮我們
從《查理》聽到《愛麗絲》
每每聽到他的歌聲
就像當初聽到燈光那樣溫暖、安心。
(謝震廷在19歲時,左手臂上留下「愛」刺青。圖片擷取自:謝震廷 Eli Hsieh FB)
看更多故事:
本文由 CMoney 團隊整理報導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