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林文傑
首先得有一般「知識」,
知識指的是你在學校上課、看書自習、聽演講等等,
針對你專業領域學習而來的一切。
但也不用唸過頭,過多的知識就成了學者,
是學術圈子啊(當然你要當教授學者也是OK),
有了足夠的知識還不夠,
接下來你還得擁有「要領」,什麼是要領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你必須在你所屬的領域
獲得 專業要領
要領就是我們所謂的Know How,
就是「知道如何做」,
不同的工作、專業領域都有不同的要領,
設計有設計的、行銷有行銷的、業務有業務的,
你必須在你所屬的領域獲得知道如何做的專業要領。
有了知識、要領之後,你還得拓展你的視野,
除了你的專業領域之外,
出去多看看其他產業、
多認識其他專業人士、
到從沒去過的地方看看、
多閱讀非專業領域的書籍雜誌,
多見多聞多「見識」。
接下來要成為 中高階主管
還需要「想像力」
有了知識、要領、見識,
你應該已經是一個主管了,
通常年齡約估三十至四十歲,
接下來你知道要成為中高階主管還差一步,
那一步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想像力」。
知識、要領、見識這三項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全都是「過去式」,都是經由過去累積學習而來,
儲存在你的記憶中,當有特定工作要執行的時候,
你會從「記憶」中提取出來利用,
而想像力是處於「未來」、「尚未發生的事」之中,
對於策略、布局這些形而上的能力來說,
如何想像未來是絕對必要的能力,
而想像力的高低又取決於知識、要領、見識
這三項過去累積的深度,
想像力比知識 更重要,
因為知識 是有限的
舉個例子來說,
愛因斯坦所進行的實驗
就是在他的思想之中想像出來的,
而不是在實驗室親手做出來的,
也因此他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
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要注意的是他是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
而不是說知識不重要,知識是想像力的基石,
要有想像力的秘訣就是要有好奇心,
對萬事萬物眾人都抱持謙遜,
廣泛地去見識這個世界、
去傾聽各種人們的生活,
相信我你會發現,你不知道的事絕對比你知道的多得多,
如果你自以為是、傲慢,那麼你就會畫地自限,
自我束縛在自己設下的框架之中,
想像力將因而枯萎,因為你覺得你都知道嘛。
知識、要領、見識、想像力 都有了
還有最後一步
多數的中高階主管之所以上不去,變成萬年公務員,
就是因為缺乏好奇心、想像力,
卻充滿的傲慢的心態,
逐漸變成阻礙公司成長的絆腳石。
好了,現在你已經有知識、要領、見識、想像力了,
怎麼還沒有上位呢?
因為你還少做一件事,那就是「曝光」。
你好不容易累積了那麼多卻沒人知道?
然後就開始抱怨時運不濟,沒有遇到伯樂?
問題還是在你身上啊,伯樂不知道你、不認識你,
你倒是說說你要怎麼更上一層樓呢?
在台灣 ,FB 已經有
商業化的趨勢
現在就是一個最好的年代,
個人的發聲管道絕對不缺,
基本上Facebook就是一個
可以好好利用的一個管道,
在台灣FB已經有商業化的趨勢,
若你還在把FB當作是親朋好友互相搞笑、
吐槽、抱怨、放閃、裝傻的管道,
那…你的職涯之路可能堪慮,
你應該利用FB
表現出你在專業領域上的能力,
透過業界人脈一步一步有計畫地
加入未來可能對你有幫助的人士,
篩選你的FB朋友關係,
如果行有餘力在建立一個自己的部落格。
(你也可以選擇youtube、IG、G+等做組合搭配,
依你所在的產業特性與專長而定,
當然必須是在你所屬專業領域中的社群)
如何在未來的 工作與職場
保持優勢地位
相對於過去,現在資訊爆發性的成長
造成各種極端事件發生頻率大幅增加,
過去也許十年為一個世代,
現在可能三年就造成一個世代的差異,
這個差異不只體現在商業系統也體現在社會環境,
甚至於個人的心理狀態也會受其影響,
變化的速度遠遠超過個人能力的增長,
也因此想要在未來的工作與職場保持優勢地位,
整合與歸納的能力相對重要,
你無法用一個技能、一種思維來面對數位世代,
你必須透過過去累積的知識,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磨練自己的工作要領(也就是特定專業的know how),
成為特定領域的專家(個人的市場定位),
整合眼前雜亂紛多 的資訊與聲音,
歸納出個人的見解 (累積大量的見識),
快速的將見解投入市場測試獲得反饋,
根據反饋進行修正。
保持開放的「心靈」
接受不同的「觀點」
保持開放的心靈,
接受不同的觀點(想像力、想像力、想像力),
整合不同的資源,組合出特定的模式
以因應變化莫測的數位時代挑戰。
最後極力爭取可能的曝光機會,
接下來就讓「時間」為你完成後續的事情,
你遲早可以獲得應得的報酬,
這不過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Contents X Community X Commerce
(學習、要領、見識、想像力)X
(用合適的管道接觸特定的社群)X(專業表現+時間+次數)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