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
蘇達貞
國立海洋大學的退休教授,
黝黑臉龐、精壯身材,
一派自然輕鬆的穿著,
老是踩著拖鞋站上講台,
因此,大家都叫他「拖鞋教授」。
他和兒子兩人都對大海情有獨鍾,
縱使一場潛水意外 帶走了寶貝兒子,
但,這並未阻擋他熱愛海洋的心,
反而開始推廣 海洋教育,
帶著對兒子的思念,希望別再發生憾事。
蘇達貞的兒子在一次潛水後,沒有再回來
他致力推廣海洋教育,希望大海不再發生遺憾
2007年,蘇達貞的兒子(Johnason)從美國回到台灣,
父子倆划著獨木舟,繞了基隆嶼一圈,
蘇達貞和兒子約定好:
「等兒子下次回台灣,要一起挑戰獨木舟環台」
那一刻,埋下了和兒子的共同夢想
但他們還來不及一起實踐,
兒子在一場潛水意外中,消失在最愛的大海裡…
面對喪子之痛,
蘇達貞在2011年成立蘇帆海洋基金會,
用兒子的名字替基金會命名,當作紀念,
他致力推廣海洋活動,傳達正確的海洋教育,
也希望 兒子的遺憾不要在發生。
(圖片來源)
成立海洋基金會,傳達正確的海洋觀念
基金會成立4年多的時間,
舉辦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活動,
教導大家:認識大海、親近大海,
唯有真正看懂海的面貌,才能避免危險發生。
帶著年長者、身障者,划獨木舟 征服大海
他說:「兒子不曾離開我。」
蘇帆海洋基金會曾號召,
60歲以上的不老水手、行動不便的不殘水手
用獨木舟勇闖情水斷崖,體驗台灣海洋之美。
現在,蘇教授決定完成與兒子未完的夢,
63歲的他 帶著16位海洋新手,
一起用親手打造的獨木舟環遊世界、征服大海,
這一路蘇達貞說:「我覺得兒子和我一起在航行。」
(影片來源:華聯國際。蘇教授的海洋冒險故事)
生長在海島台灣,教育卻告訴我們:
大海深不可測,要敬而遠之
台灣,四面環海的島國,
我們的祖先曾靠著獨木舟征服太平洋,
但我們卻早已遺忘如何與大海接觸,
從小,爸媽告訴我們:「海邊危險,不要去。」
因此,我們與大海最頻繁的接觸,
不外乎是:踏踏浪、泡泡水,
教育告訴我們,要遠離暗潮洶湧的大海,
卻似乎不曾告訴我們,它為什麼可怕?
蘇教授帶著失去兒子的傷痛,
努力推廣 海洋教育的理念,
台灣 四面環海,看著這一片汪洋,
我們不應該逃避,而是勇敢面對,
打破從小被灌輸的 海洋恐懼,
認識、接觸,這片圍繞著我們的大海。
教育,
應該讓孩子學習克服,
而非過度保護的逃避。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新聞、文章撰寫而成,
如需轉載,請在文末附上 :
本文 轉載自 CMoney 網站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
讓台灣充滿正面能量
就從你我 願意 “分享” 好故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