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句話真的是非常容易,但是說好一句話,卻需要大腦的思考,一個會說話的人,比一個整天只知道說直白話的人,更容易討人喜歡,但是那些說話技巧你都知道有哪些嗎?小編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說話前,先思考五秒……我們總是會羡慕職場中那些會說話、口才好的人。那麼問一下各位職場的夥伴,下面兩種同事,你覺得誰是口才好的,你又更喜歡哪一個呢?
同事 A:口若懸河,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同事 B:平時沉默寡言,但在關鍵的時候語出驚人,一針見血;顯然,作為朋友來說,同事 A 更主動熱情,雖然可能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吵」,但是有趣。而同事 B 就真的更適合做同事,能夠語出驚人、一針見血說明他有很強的思維能力。
但是太尖銳了容易挑剔,再加上沉默寡言,那這個人就可能比較無趣了。不過,雖然像同事 A 這樣口若懸河的人容易獲得旁人的關注與喜歡。但是在職場中,我們更需要學習同事 B 的表達風格,高效地進行工作溝通與彙報,才能贏得領導與同事對自己的認可。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簡練
讓對方三秒鐘內就能知道你要說什麼。有的同事說話喜歡彎彎繞,或者是喜歡把所有的細節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交代清楚。然而這在會議發言或者同事溝通中的效率很低。一是領導同事沒耐心聽完,二是聽完了也不知道你到底要說什麼。所以我們在表達的時候要挑重點說,比如:表達一:「我花了三天時間,找遍公司大大小小的資料夾才整理出這份報告,我們公司的資料實在太多了……(此處省略若干字),你看完了記得給我回饋啊。」表達二:「這是我整理出來的資料,關於裡面的 XXX 資料我沒有把握,麻煩你幫我核對一下。」顯然,表達二更能讓人聽懂並採取行動。
二、具體
你的觀點要有資料、理由支撐,最好還能提供建議。職場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反對派」,不管什麼事情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說「不行!」,然後也不說為什麼。非常討厭有沒有?咱們繼續對比一下:表達一:這個方案不行,預算太高了!表達二:我們公司的預算標準是 5 萬,而這個方案要 10 萬,我們需要進行調整和刪減掉一些不必要的部分讓它接近標準。如果是你,你會更願意接受哪種說法?
三、寬厚
不要責備、羞辱對方,避免對方產生抵觸情緒。溝通中我們難免出現跟對方意見不合的時候,那麼這時不要鬧情緒說氣話。「你是不是傻?這都聽不懂?」我們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吵架,所以在有分歧的時候,儘量採取建設性的表達。「是不是我剛才講得太快了沒聽清,那我再說一遍,有不懂的地方你隨時問我。」「你的方案很有創意,你看如果我們在這進行修改,會不會更好?」
以上,就是今天關於職場溝通的話題分享。總結一下:一、簡練,讓對方三秒鐘內就能知道你要說什麼;二、具體,你的觀點要有資料、理由的支撐,最好還能提供建議;三、寬厚,不要責備、羞辱對方,避免對方產生抵觸情緒。
看更多好文,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
- 離職,檢視你的層次,洞見同事的人品,看見老闆的格局!
- 當個拼命三郎,還不如當個「偷懶」的人?想要成功,首要條件竟是「懶」..
- 馬雲:我不需要提點子的人,我需要有執行力的!3 件小事,決定你值不值得 被託付重任...
- 一句「我想離職了」,照出職場人生百態!主管素養、公司格局、員工教養,就從這時候看得最清楚
- 爛主管超愛計較這 3 件事!沒事別碰,碰到了就這樣應付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 首圖來源 / 沈春華FB,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