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獲利能力是驅動股價上漲的動力!獲利能力對技術面、籌碼面投資人都很重要,研究基本面的投資人一定會去評估公司的獲利能力,然而為什麼看技術面和籌碼面的投資人,需要評估公司的獲利能力呢?

 

本文目錄:

  1. 題材對股價的影響
  2. 同業競爭中,該挑誰?
  3. 比較獲利有哪些工具?

 

市場對股價的影響

近年來航運、生技、缺料等等原因,都是股市中的熱門題材,有些公司會利用題材炒作,拉出完美的多頭線型,讓散戶的資金流入,之後收割甚至讓散戶的資金歸零。

只看技術面的投資人,可能會把資金大量投入這樣的公司。如果用技術面選股後,評估過企業的獲利能力,才選擇購買哪間公司,就比較不容易受騙。

 

同業競爭中該挑誰?

台灣股市容易有同產業類股,一起漲或一起跌的現象,但是獲利能力的差異,可以讓同產業的兩間公司,有截然不同的宿命。就像同樣是航運的長榮( 2603 )裕民( 2606 ),在 2021 年第 3 季,長榮的毛利率是 60.9,裕民是 32.1 ,獲利能力不同的公司,命運大不同!

 

最直覺的方式是以「營收年增率」來判斷。但有時就算營收創新高,也可能遇上股價下跌的可能。這時搭配以下 6 個財務比率,可以幫助你挑到更好、更強健的標的。

後面的章節會詳細介紹財務指標!

本文由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首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Andy / 更新:2022.05.30;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

如果我們的課程對您有幫助,歡迎您與更多人分享!
你可以再參考這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