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長大後絕對不會養你。」老公癌症過世,越南單親媽養 2 孩,一個月加班超過 100 小時 只領 2 萬 7 …

越南單親媽

 

【我們想讓你知道】

媽媽是世上最偉大、最堅強的人,她們可以一手抱孩子、一手提菜籃趕公車;可以不怕蟑螂、不怕高,只要喊一聲「媽媽」,就能馬上變神力女超人,飛到小孩身邊。可是,這個社會對媽媽們貼了太多標籤,「單親媽教出的孩子會好到哪去?」、「年輕媽根本就是小孩帶小小孩」…但,不管外界流言蜚語,她們唯一在意的,只是我的孩子有沒有吃飽、穿暖,這就是「媽媽」,這就是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文 / 蔡宜芳

 

「媽媽,我恨你。」──都是別人好,你永遠看不到我的好

才剛開學第二週,我一早進辦公室就接到了電話。電話那頭聲音急促,導師劈里啪啦的講了一大串。一開始,我還不知道在講哪個孩子,等掛上電話才恍然大悟,就是昨天大家七嘴八舌在討論,那個國小時揚言要打老師的七年級新生,昨天在班上摔東西。「小可剛剛情緒又失控了!我真的沒有罵他,我只是問他為什麼要用螢光筆寫作業而已,而且我有把他帶出教室才問他。他都沒有說話,就開始掉眼淚,我想說我去辦公室拿個衛生紙,但我才一轉身,就看到他很激動用手捶牆……」導師在電話那頭,急著向我解釋。

 

反映、同理孩子的情緒

我請導師把孩子帶來輔導室。但五分鐘後,導師電話又來了。「小可現在好像整個腳軟,站不起來,那要怎麼辦?」「沒關係,我走過去好了。」我過去時,小可在導師休息室裡大吼大叫、丟東西。「我最恨我媽了!我以後長大,就讓她流落街頭。都說別人小孩比較好,每天都罵我。還有,我很討厭XXX,你憑什麼管我?我明明就只有一行沒寫,就登記我沒寫作業。還有那個XXX,每次都廢話那麼多……下次再敢欺負我,我就拿滅火器打爆你的頭……」小可嚎啕大哭,但我依然能看見小可的眼神,流露出恨意。

我試著反映小可的情緒,我對小可說︰「感覺你真的非常生氣,氣媽媽看不到你的好,氣同學怎麼可以說你錯……」我看小可握緊拳頭,於是,我拿了幾包衛生紙放在他面前。「你可以丟或揍衛生紙都可以。」「就是啊……這世界沒有人可以信任,大家都要針對我,全部都是爛人、大爛人……看我怎麼打爆你們的頭,把你的頭塞進馬桶沖走……」衛生紙啪一聲,摔落在地上。半小時後,小可終於平靜了一些。我問小可能不能站起來,然後我們整理了散落一地的衛生紙。我陪小可走回教室。

 

媽媽的潰堤

兩週後的班親會,小可媽媽的淚水在諮商室潰堤……「我都不知道我怎麼撐過來的。別人說我很堅強、很勇敢。我說,遇到了,還能怎麼辦?就只能面對啊!「我都不敢想明天,明天會怎樣,我不知道。我只能把今天給過好……」小可的爸爸在小可一歲時過世,只剩越南籍的媽媽一個人養兩個孩子,那時姊姊十三歲,小可一歲。「其實,我原本沒有要懷小可的,但在我四十歲的時候,突然發現月經怎麼好久都沒來,結果等知道懷孕的時候,已經快三個月了。我後來想,就當作是種緣分吧。但在我懷孕八個月的時候,小可爸爸得了癌症,而那時候,也不可能把孩子拿掉了……

「那時候,小可爸爸的腳整個腫起來,根本沒辦法走路。原本,他還不去看醫生,是我覺得很不對勁,叫了計程車,拖著他去的……醫生說:『怎麼現在才來?只剩下三個月的時間。』那天回家,我們整晚都沒有睡,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過啊!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小可的爸爸掉眼淚……「我原本沒有在工作,發現我先生得癌症後,我就去上班了。那時候,我也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只好什麼工作都做。我曾經在一個月加班快一百個小時,但那個月卻只拿到兩萬七。現在想想,怎麼這麼傻,這樣被人欺負……我現在想到那個時候還是會掉眼淚,真的是太辛苦了……」原本醫生說只剩三個月的時間,但後來,小可爸爸撐了快一年才過世。先生過世後,小可的媽媽沒有時間掉眼淚,她只能繼續工作,賺錢繳房貸,還有養兩個孩子……

 

「媽媽,我長大以後要搬出去住,絕對不會養你。」

「我知道小可很討厭我,他每次都跟我說:『媽媽,我長大以後要搬出去住,絕對不會養你。』我聽了真的很難過。小可就是做事、念書很容易分心啊!他一邊滑手機,一邊寫作業,作業寫很久都寫不完。還有放學常常跟同學出去玩,玩到很晚都還不回家。他還很愛頂嘴,我說一句,他就說五句,然後我就更氣,就會罵他……」

當小可又犯錯時,媽媽說的話總是歇斯底里又尖酸刻薄。「我養你養這麼大,你除了給我添麻煩,還會幹麼?養你有什麼用?」但小可的媽媽就算工作再忙、再累,只要能早一點下班,一定會煮飯給小可和姊姊吃。我也想著,對啊,這樣的生活要怎麼過?如果一個人連這個月能不能讓自己和孩子吃飽都要煩惱,怎麼還有多餘的心力檢查孩子作業、督促孩子念書、陪孩子聊天?

 

孩子說恨媽媽,其實是一種求救

「小可在諮商室常常提到媽媽耶!感覺媽媽你對他真的很重要,他很在乎你怎麼看他,但他也很受傷,他說媽媽你好像都在說別的小孩比較好。他的好,媽媽好像比較看不到。我覺得小可有些事情做得很好,例如功課就算很多、很難,他也都努力寫完,而且他說他會幫忙做家事,因為姊姊都不做。他很氣姊姊讓媽媽這麼辛苦,因此,當媽媽你說小可的不好時,也說一下你看見小可的好,媽媽覺得呢?

「小可說他恨媽媽,討厭媽媽,但我覺得那是在求救。他這麼生氣,代表他是這麼希望媽媽可以看到他好的地方……」在送小可媽媽出諮商室之前,我對她說︰「媽媽,你現在除了要看見小可的好,你能不能也看見自己的好?你這麼努力一個人拉拔兩個小孩長大,供他們衣食無虞,你已經是很棒的媽媽了!」

 

第一次看到孩子笑了

隔週我再見到小可時,我問他這週過得怎麼樣,有沒有想跟我分享的事。小可一樣酷酷的說:「還好、沒怎樣。」但十秒後,小可說︰「媽媽最近變得很奇怪,我回家,她居然跟我說:『寶貝,你回家了。』我還在想她是不是發燒了?我玩電腦到半夜,她居然叫我早點睡,她之前會氣到摔滑鼠耶……還有,我洗完碗,她跟我說謝謝。」「那你感覺怎麼樣?」「沒怎樣,就是怪怪的吧……」但我看到小可在諮商室裡,第一次嘴角微微上揚。「我第一次看到你笑耶,那你要多笑喔!你笑起來很帥!」

(中略)

 

心理師想說︰

「相信孩子會變好」對孩子而言,是多麼強大的力量

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當老師相信一個資質平庸的孩子可以達成任務,那麼,孩子很有可能開始有突出的表現;當一個孩子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那麼,他可能真的會越來越壞。如果你一直焦慮孩子的成績,孩子可能自信心降低,感到自己很笨、考不好,無法達成大人的期待,考試可能就更容易緊張,導致更容易失常。

(中略)

小可的媽媽也是,當小可的媽媽開始能用不一樣的眼光看見小可做得好的地方,對於小可來說,就是個新的開始。當小可不再覺得全世界都針對自己,或許哪一天,小可的自我肯定也能開始慢慢萌芽、成長茁壯。

 

你已經是夠好的父母──練習看見自己的好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唐納德‧威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曾說︰「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夠好』的父母(good-enough mother)。」我們不需要成為完美的父母,所以對父母來說,一個很重要的練習是──看見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例如「我生氣的時候會試著冷靜一下,不會馬上對孩子發脾氣。」「會跟孩子說我愛你。」「即使覺得孩子一堆藉口,還是願意沉住氣,聽孩子說的話」等。

文中,小可的媽媽一個人辛苦拉拔兩個孩子長大,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啊!而且小可的媽媽就算工作再忙、再累,只要能早一點下班,一定會煮飯給小可和哥哥吃,這裡面都充滿著媽媽對孩子的愛與付出。當我們能看見自己的努力和用心,發自內心,相信自己「已經是個夠好的父母」,我們就不再需要用外在的評價或孩子的表現來看自己是不是個完美的父母。不管小可和哥哥的表現好不好,小可的媽媽都已經是個夠好的媽媽了。父母請告訴自己:「我已經很棒了!我是個好媽媽/爸爸!」而當父母覺得撐不住了,請記得一定要求援,因為有開心的父母,才會有開心成長的孩子。

 

父母可以怎麼做︰

一、練習肯定孩子

  1. 創造屬於孩子和你談心的時光,十分鐘也好:例如吃飯的時候,或是接送孩子回家時,不問孩子成績,而是問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有趣、好玩的事情。
  2. 1+1 運動︰說孩子不好的地方,也要說孩子好的地方。
  3. 50% 運動︰說孩子好的、不好的事情,比例是一半一半。
  4. 不要拿孩子跟別人比較︰因為對方不是你的孩子,一定也有缺點,只是你沒有看到而已。

二、練習肯定自己、肯定另一半

  1. 每天寫下一件自己身為爸爸/媽媽,覺得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任何小小的事情都可以。練習看見自己已經是個夠好的父母。
  2. 每天寫下一件覺得另一半做得好的地方。謝謝他為這個家的付出,讓他知道這對你有多麼重要。

 

關於「家庭理財」,你可以學更多:

 

本文摘自《接住墜落的青少年》,作者:蔡宜芳、出版社:寶瓶文化
(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Ting )

寶瓶文化

撰文者寶瓶文化

文學、教育、視野、生活、後青春。 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寶瓶文化: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