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又有非常多的多足無骨海鮮生物,像是魷魚、花枝、軟絲、小卷、中卷、透抽、章魚等,這些都是我們常聽到、常吃的海鮮,但是每一種看起來都差不多,更別說料理之後根本就分辨不出來啊!
趕快來看看龐家肉粽教您如何分辨這些多足海鮮吧!
魷魚、花枝、軟絲、小卷、透抽、章魚等這些多足生物,有什麼根本上的不同呢?
大家小時候一定有印象在課本上看過「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生物分類,雖然去記這些海鮮生物所屬哪種分類並不是這麼的重要,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簡單看一下下圖,因為我們可以從根本上快速簡單的看出他們總共分成魷魚、花枝、軟絲、小卷、透抽、章魚等6大類~
顧名思義十腕總目的魷魚、花枝、軟絲、小卷、透抽有十隻腳,八腕總目的章魚有八隻腳~
魷魚、花枝、軟絲、小卷、透抽、章魚,這六大類多足海鮮要怎麼分辨呢?
1. 章魚
章魚又叫做「石居」,章魚頭是圓的,只有八隻腳,所以又稱「八爪魚」,是我們最常見、也最好分辨的!
章魚燒裡面那一塊方方很有嚼勁的就是章魚的腳~
2. 魷魚
魷魚又叫做「柔魚」,分辨他的特色就是他的尾鰭呈現明顯的三角形,身體較細長~由於台灣近海的南魷產量相當的少而且不穩定,一般市場買到的幾乎都是南美洲的阿根廷魷魚以及北太平洋的赤魷~
魷魚為了保存通常都會作成乾貨,乾貨也比較鹹香,像是客家小炒或是龐家肉粽包粽子用的乾貨就是魷魚~魷魚乾貨可用鹽、鹼或小蘇打摻水來泡發~
另外我們常常在夜市看到的酥炸大魷魚、烤魷魚這些也都是魷魚~
3. 花枝、烏賊
花枝也就是「烏賊」,身體最為圓胖,尾鰭幾乎包覆全身,身上有花紋,也因為他的墨囊較大,又被稱為「墨魚」,但是魷魚、軟絲、小卷、透抽、章魚等其他5種生物也都是屬於蛸亞綱的,通通都是會噴墨的唷!
他最常見的加工產品就是花枝丸~
4. 軟絲
軟絲與花枝有點相似又被稱為「擬烏賊」,但花枝身體較為橢圓而且透明,兩旁的尾鰭非常的寬大厚實,吃起來非常脆口,是台灣東北角非常有名的海產~
簡單的鹽烤就是一盤下酒菜~
5. 小卷、中卷、鎖管
管鎖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卷」、「小管」,而我們常說的「中卷」其實就是長大的小卷而已~小卷體型較為橢圓,尾鰭為菱形的,尾鰭佔身體比例比較小一點~
夜釣小管就是在釣他們啦~
6. 透抽
透抽與小卷體型相當類似,但是身體較長、較尖、體型也比較大,尾鰭一樣是菱形的,但是尾鰭佔身體的比例明顯的大了很多,超過了身體的一半!
延伸閱讀>>龐家肉粽 粽子嚴選食材介紹
這些多足海鮮切片煮熟之後,不但長相非常像,口感也很相似,非常難以分辨~
這些多足海鮮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含量與熱量也都比肉類來的低,吃起來非常有嚼勁,是非常受到大家歡迎的食材~
而魷魚這種乾貨跟蝦米一樣,非常適合拿來爆香提味,是龐家肉粽提升粽子香氣不可或缺的食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