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大局已定!川普當選哪些股票有望受惠?
圖/Shutterstock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境,截至台灣時間11月6日15:45,根據270 to win網站顯示,川普在選舉人票方面以280票對224票領先賀錦麗,已取得勝利所需的270票,且川普已自行宣布當選,並有望全取七大搖擺州,顯示他可望再度入主白宮。,市場普遍預期川普的經濟政策將回歸,對能源、軍工和金融等產業形成利多。尤其是能源股和軍工股,預計會在其政策傾向下獲得長期支持。此外,川普若落實減稅和基礎建設擴張計畫,對基礎建設和金融板塊也有助推效果。然而,投資人需留意可能放寬監管的潛在風險,可能為長期市場穩定帶來挑戰。,能源產業:重啟化石燃料政策,川普過去推動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若再度當選,可能會放寬對化石燃料的限制。美國能源企業如埃克森美孚(XOM)和雪佛龍(CVX)可能受益,預期能源價格上漲和政策支持將提升這些公司股價。此外,川普主張美國能源獨立,可能推動更多能源出口計劃,進一步提升能源公司市值。,軍工產業:增加國防支出,川普在任期間強調「美國優先」的國防戰略,並大幅增加軍費預算,若再當選,美國軍工企業如洛克希德馬丁(LMT)和雷神技術(RTX)或將受益。與共和黨傾向支持軍事建設的立場一致,預期川普上任將促進軍工業的業務增長,並帶動相關公司股價走高。,基礎建設:推動大型基建計畫,川普過去提出過多次大規模的基礎建設計畫,雖然未全部實現,但若再當選可能會重啟或更新這些計畫。美國鋼鐵(X)等基建相關企業或將受益於更多的政府投資。此外,川普支持減稅政策,有望吸引更多私人投資,促進基建產業的整體發展。,金融產業:放寬監管,激勵銀行和金融股,川普曾推動減少金融監管,降低對銀行業的約束,以鼓勵投資和擴展貸款服務。若他再度當選,摩根大通(JPM)和高盛(GS)等大銀行有望受益於較寬鬆的監管政策。此舉可能刺激金融業的活力,並帶動銀行股的上漲。,醫藥產業:支持創新藥物,降低監管門檻,川普過去支持加速藥品上市過程,並鼓勵醫藥產業創新。未來再當選,可能會延續這一政策方向,減少藥品研發的審批程序,推動製藥企業如輝瑞(PFE)和默克(MRK)的創新發展,同時助力生技產業的增長。,更多相關文章:,【美股焦點】川普當選僅一步之遙,特斯拉夜盤飆逾11%!,【美股焦點】美國總統大選搶先看:誰當選有利於美股市場?,【市場焦點】賀錦麗與川普政策將如何影響各產業?「你」該如何提前佈局?懶人包一次看!,【市場焦點】川普政策影響股市兩極化,科技金融有望受惠,環保產業恐受壓,【放大鏡短評】,潛在贏家:投資銀行與併購交易,川普政府將對併購交易更為寬鬆,這對於摩根大通(JPM)、高盛(GS)、摩根士丹利(MS)和美國銀行(BAC)等大投資銀行有利。此外,川普政府可能允許克羅格(KR)收購艾伯森(ACI)以及Tapestry(TPR)併購Capri(CPRI),這些併購交易在拜登政府期間受到阻礙。,潛在輸家:環保相關公司,川普政府曾撤回超過100項環保政策,若政府補助減少,Enphase(ENPH)、SolarEdge(SEDG)、Sunrun(RUN)和Sunnova(NOVA)等公司將面臨盈利壓力。,川普再度當選的政策立場將加速能源、軍工、金融等產業的增長,並可能帶動相關板塊股價上行。然而,投資人也需留意放鬆監管帶來的潛在風險,特別是在金融業和能源業。短期內,這些政策將對股市形成正面支撐,但若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可能引發中長期的市場波動。,【美股盤勢分析】Palantir股價狂飆23%,美股回神!(2024.11.06),【美股新聞】Palantir股票飆漲11%,AI需求強勁前景光明,你也該買入嗎?,【美股財報】美超微財報後股價暴跌!「這個」原因重挫市場信心!,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廖立人Ren】,複利是股強大的力量;投資,是邁向財富自由的道路。,【】
川普政策影響股市兩極化,科技金融有望受惠,環保產業恐受壓
圖/Shutterstock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川普造勢遇槍擊僥倖逃過,7月15日將出席共和黨大會接受提名】,美國前總統候選人川普於7月13日週六在賓州巴特勒的造勢活動中遭遇槍擊。川普上台發言不到10分鐘即遭槍擊,但因佩戴防彈衣僥倖逃過致命傷害。事件造成2死2重傷,嫌疑人被特勤局制伏後死亡。川普發表聲明感謝特勤局的快速反應,並表達對受害者及其家屬的哀悼。川普經治療後已無大礙,並於當晚現身機場。川普預計7月15日出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接受正式提名參選總統。,【川普政策下受影響的產業】,川普若勝選,可能實施以下政策,影響相關產業:,有望受惠的川普概念股,恐受壓的拜登概念股,【Jim Cramer:川普政策回歸,股市將出現兩極化影響】,知名財經評論員Jim Cramer指出,若川普重返白宮,部分股票有望受益,而另一些恐受損。他強調,許多公司強大到足以超越政治影響。,潛在贏家:投資銀行與併購交易,Cramer認為,川普政府將對併購交易更為寬鬆,這對於摩根大通(JPM)、高盛(GS)、摩根士丹利(MS)和美國銀行(BAC)等大投資銀行有利,這些公司周一股價均上漲。此外,他預測川普政府可能允許克羅格(KR)收購艾伯森(ACI)以及Tapestry(TPR)併購Capri(CPRI),這些併購交易在拜登政府期間受到阻礙。,潛在輸家:環保相關公司,相反地,Cramer建議投資者避開環保相關股票。川普政府曾撤回超過100項環保政策,若政府補助減少,Enphase(ENPH)、SolarEdge(SEDG)、Sunrun(RUN)和Sunnova(NOVA)等公司將面臨盈利壓力,這些公司周一的股價均有所下跌。,【放大鏡短評】,川普遇刺事件對股市影響有限,中長期趨勢仍取決於基本面,通常總統遇刺事件當天會對股市產生負面影響,但隔日股價上漲的機率較高。川普遇刺後,市場預期他勝選的機率增加,帶動與其政策相關的概念股上漲。,另一方面,川普批評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主張對台灣課稅和設貿易壁壘,未來美國將以打壓中國和推動美國製造為主,專注自身利益,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故未來川普若勝選,對於INTEL(INTC)的補助也可望增加。,市場對於政治變動的反應迅速且敏感,投資者應謹慎關注政策變動對於不同產業的潛在影響,尤其是併購交易和環保政策,這些都是川普及拜登政策的重要分歧點。投資者亦可考慮多元化投資,以降低政治風險帶來的波動。而川普遇刺事件帶來短期市場波動,但長期來看,投資者應聚焦於經濟和企業基本面。若川普勝選,預期減稅和基礎建設政策將有助企業獲利,特別是投資銀行、科技和軍工產業,而環保相關公司可能面臨挑戰,需審慎評估投資風險。,【本週市場焦點】ASML、台積電、大型銀行及Netflix財報、鮑爾講話(7/15-7/19),【美股盤勢分析】川普概念股齊漲,金融股表現最佳!(2024.07.16),【美股新聞】川普遇襲未遂,馬斯克與艾克曼公開挺川2024競選,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廖立人Ren】,複利是股強大的力量;投資,是邁向財富自由的道路。,【】
拜登執意豁免東南亞太陽能關稅,太陽能功率優化器龍頭SolarEdge 23Q1營運突圍而出,產能提升,獲利可望高歌猛進!
全篇財報數字依循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因其剔除了一次性、非常規等項目,更能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SolarEdge 太陽能系統遍及全球,台南地面型太陽能系統已完成併網營運】,SolarEdge (SEDG)是一家以色列太陽能電力系統公司,也是太陽能產業的領導者之一。公司提供智能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包括太陽能功率優化器、逆變器、監測和管理軟體、電池儲能系統等產品,協助提高太陽能系統的效率、可靠性和易用性。,Solaredge的創新技術廣泛應用於住宅、商業和工業客戶,並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公司的願景是透過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來改變能源的未來,實現更加清潔、高效和環保的能源體系。,Solaredge在全球各地都有分支機構,也在台灣設有分公司和辦事處,提供本地化的銷售和技術支援服務。公司積極參與台灣的能源轉型,致力於推動太陽能產業的發展,為台灣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包括在台南七股鹽山山腳打造的77.52MW大型地面型太陽能系統,已完成併網營運。這座占地約 560,000 平方公尺的太陽能系統,每年能減少 53,000 噸的碳排放量,為約 350,000住家供應所需的電力。SolarEdge也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出針對大型地面太陽能電廠系統的變流器及追日系統。,【美國參眾兩院雖表決通過終止東南亞4國太陽能關稅豁免,然拜登政府否決態度強硬,對SolarEdge 營運難有實質影響】,美國眾議院上週五 (4月28 日) 通過「終止」東南亞四國太陽能板關稅豁免。這項由共和黨黨員提出的法案,昨日(5月3日) 也在參議院以56 票贊成比41票反對通過此法案。而美國總統拜登曾回應,如果這項決議獲得通過,將予以否決。因此,除非參議院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壓倒性多數迫使總統簽署法案,也就是有16名以上、近三分之一的民主黨參議員倒戈支持,否則此案將不會成立。,美國總統拜登在去年6月時給予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太陽能產品關稅24個月的豁免期,表示關稅要到 2024 年 6 月才會開始實施。但美國商務部去年調查發現,部分太陽能面板製造商為規避美國對中國製造商品課徵的關稅,把產品轉向這東南亞四國生產,引起美國在太陽能面板供應鏈上過度依賴中國的疑慮。,根據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的估計,此法案通過後,美國太陽能開發商可能面臨總額達10億美元的追溯性關稅,還可能消除3萬個就業機會和42億美元的國內投資。而SolarEdge 其中一條主要生產線正設在越南,因此關稅豁免提前終止不僅提高成本壓低毛利率,還可能帶來一筆鉅額追溯關稅費用。,不過,以此法案在眾議院的得票來看, 221 票贊成比202票反對只可算是險勝。加上221 票贊成票中僅包含有 12 名民主黨黨員倒戈支持,但相比 202 票反對票而言只是冰山一角,顯示大部分民主黨黨員立場與拜登大致相同。而昨日參議院雖然以 56 票贊成比41票反對通過此法案,但距離迫使總統簽署的67贊成票門檻仍有一段遙遠的距離,且僅有 9 名民主黨參議員倒戈。,至於後續法案會否在兩黨議員蹉商修正後重新表決仍言之尚早,但以拜登尋求連任總統來看,氣候變遷議題是民主黨支持者的關注重點,要在豁免關稅僅一年多後,立馬180度大轉彎恢復徵收關稅,無異於自打嘴巴,對選情不利之餘,也可能造成美國太陽能市場混亂。,加上目前美國國內產能難以滿足國內需求,而降低通膨法案推動的國內新生產線仍需時間建立。各大太陽能開發商普遍預期新產線可在 2023 年第三季投產、2024年下半年可望把產量最大化,與目前關稅豁免結束的時間點吻合,正好補上東南亞4國的供應缺口,有利維持市場穩定,並持續推進綠能轉型。故維持此法案被總統拜登否決、對SolarEdge營運無實質影響的預期。,【SolarEdge 歐洲地區需求續強,23Q1 營收獲利雙雙打敗預期】,SolarEdge 23Q1營運成績出色:,營收成長強勁,主係佔營收最大宗的歐洲地區家居供電系統及儲能電池需求續強,德國、瑞士、法國及西班牙地區營收,獲利能力方面:,毛利率走高,係因從疫情以來一直困擾著SolarEdge的運輸成本問題改善幅度顯著。23Q1期間產能持續提升,使大部分產品的產能已大致追上需求,無需使用快遞服務,並已建立一定庫存,以縮短交貨時間(lead time),使運輸成本大幅下降。且儲能電池毛利率突破 25% 的營運目標,顯示SolarEdge獲利能力顯著提升。,另外,SolarEdge利息支出在歐元轉強下大幅減少,使業外損益連續兩季獲得盈餘,加上所得稅稅率維持在 16% 的低檔,遠低於SolarEdge原先預期的 30~35%,使SolarEdge 23Q1 獲利表現如虎添翼,輕鬆擊敗CMoney及市場預期,【獲利能力提升效應延續,SolarEdge 23Q2 EPS可望較去年同期暴增近200%】,進入23Q2,雖然原先預期加洲儲能電池銷售爆量增長難以實現,但獲利能力提升的效應可望延續,故CMoney 研究團隊調升SolarEdge營運預期:,雖然SolarEdge 23Q1營運表現優於預期,然因23Q2原先預期已包含歐洲地區拉貨動能延續強勢,而23Q1未見加洲NEM3.0推動儲能電池出貨量爆量成長的跡象,,獲利方面,運輸成本迅速改善加上歐元兌美元續強,可帶動SolarEdge延續快速增長。在聯準會升息循環進入尾聲,且歐洲各國央行維持緊縮政策下,美國與歐洲國家的利差可望收窄。加上下半年美國經濟成長預期不如歐洲地區,可望驅使歐元兌美元延續強勢,推動SolarEdge 毛利率維持在 32.5% 以上的高檔,並同時挹注業外匯兌收益。加上稅率有望控制在 17% 左右,進一步推動SolarEdge獲利高歌猛進。,【政策推動產能擴張並帶來稅收抵免,預期SolarEdge 2023年獲利持續高速增長】,SolarEdge 2023年營運預估調整如下:,因已預期功率優化器及逆變器高速成長,並下修2023年餘下季度的儲能電池出貨量,故小幅下修營收預估,仍有望年增近 35%。,獲利方面,除運輸成本迅速改善加上歐元兌美元續強外,SolarEdge美國本土產線可望如期在23Q3 開始出貨,並逐步提升產量,2024年下半年可望供應大部分美國地區的需求,預期進一步壓低運輸成本,並帶來高額稅收抵免。美國通膨降低法案(IRA)新增逆變器在美國本土生產可獲每瓦特(Watt)0.11 美元的稅務抵免,因此將SolarEdge 2023年稅率預期由 31.3% 調低至 20.7%,推動 EPS 年成長可達 89.5%。,【SolarEdge營運逆勢擴張,然短期內受大環境不利因素壓制,中長線投資者可趁機逢低布局】,以美國太陽能板塊整體來看,過往營運高速成長的表現在2023年受到嚴竣的考驗。美國經濟衰退陰霾使企業資本支出轉趨保守,並推動油價及電費回落。而高利率環境提高貸款難度,加上過冬需求消散,以及加洲NEM3.0大幅削減回饋電網收益,均不利太陽能供電系統需求增加。因此,美國六大太陽能公司股價未能延續疫情及俄烏戰爭開打後的強勢,近半年期間更有四家跌幅已達雙位數,僅有SolarEdge及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FSLR) 倖免。而以上的不利因素影響恐延續至2023年底,故預期短期內太陽能類股股價仍然承壓。新一波的多頭漲勢恐怕要等到下半年美國本土產線投產帶來通膨降低法案的補貼,及 2024 年的經濟復甦預期等利多因素發酵才會出現。,以預估SolarEdge 2023 年每股盈餘 (EPS) 可達 11.66 美元,及 5 月 3 日收盤價 236.82 美元推算,目前本益比為 22.6 倍,落在過去五年 11 倍至 82 倍區間的中間偏低位置。CMoney研究團隊考量SolarEdge 營運以歐洲為主,受美國高利率環境及經濟衰退影響可望較主要競爭對手Enphase Energy (ENPH)低,在太陽能產業23Q1普遍交出慘淡成績,SolarEdge成功逆勢突圍而出。因此在太陽能板塊整體評價下滑時,仍維持SolarEdge買進評等。然因上述大環境不利因素,將目標價本益比預估由 48 倍調低至 28 倍,目標價由 386 美元下調至 326 美元。,本篇為 23Q1 季度更新報告,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太陽能逆變器龍頭Enphase Energy 23Q1出貨量意外下滑,2023年增長放緩在劫難逃?
全篇財報數字依循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因其剔除了一次性、非常規等項目,更能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太陽能微型逆變器龍頭 Enphase Energy新產品四大優勢推動歐洲地區業務急速擴張,然主要市場美國成長竟落入衰退】,Enphase Energy (ENPH) 是一家能源科技公司,成立於 2006 年,主要開發和製造太陽能微型逆變器 (Microinverter)、電池儲能器 (IQ Battery) 和電動車充電站 (EV charger),主要產品為太陽能微型逆變器和太陽能儲能系統。,Enphase Energy的微型逆變器相比傳統串列型逆變器 (String Inverter) 與集中型逆變器 (Central Inverter) 有四大優勢:,而最新一代的IQ8 微型逆變器在電網故障時,即使沒有連接電池儲能器,也能提供後備能源。若電網故障持續使電池耗盡,IQ8 微型逆變器也能在只有陽光的情況下,重啟家居能源系統,助電網故障頻率較高地區的住家維持供電穩定。 Enphase Energy 主要市場位於美國,23Q1營收雖季減8.7%,但仍佔 23Q1 營收 65.2%。而以歐洲地區佔大宗的其他地區市場在俄烏戰爭開打後需求劇增,23Q1營收較去年同期翻三倍成長,營收佔比也進一步從22Q4的28.5% 提高至34.8%。,【】,【Enphase Energy 23Q1 營收獲利雙雙優於預期,然主要產品出貨量下滑幅度擴大,營運隱憂浮現】,Enphase Energy 23Q1 營運成績如下:,Enphase Energy 兩大主要市場營收分析:,因缺乏炎夏及寒冬等季節性需求,加上總經前景惡化,出貨量季減 21%,下跌幅度遠超於以往第一季平均季減的 15%,且庫存水位有略為上升,加劇需求下滑的擔憂。,在歐洲地區出貨量創歷史新高推動下,營收較去年同期火速成長,法國、荷蘭、奧地利及瑞士的對太陽能供電系統的需求仍高,推動歐洲業務急速擴張。,總括而言,佔營收最大宗的美國地區營運衰退幾乎完全抹去歐洲及其他地區的高速成長,營收季增率為兩年以來最低,顯示Enphase Energy 恐未能延續過去兩年的高增長,Enphase Energy 23Q1獲利能力表現如下:,Enphase Energy 23Q1 毛利率達45.7%,優於預期的 43.2% 近 2.5 個百分點。除了毛利率較佳的最新一代 IQ8 微型逆,美國地區成長進一步放緩,預估Enphase Energy 23Q2 EPS恐延續季減趨勢,Enphase Energy 23Q2 預估調整如下:,進入23Q2,佔總營收20% 的美國加洲地區業務受政策調整(NEM3.0)影響下,回饋電網的平均收益將減少近 75%,微型逆變器需求量恐進一步下降,且儲能電池的訂單成長未如預期,對Enphase Energy 23Q2營收造成下行壓力。加上管理層對23Q2儲能電池出貨量預期僅 80~100兆瓦時(MWh),遠低於CMoney 研究團隊預期的 110兆瓦時。營收財測僅 7~7.5 億美元,也低於CMoney 研究團隊及市場預期的 7.7億美元,加劇營運成長趨於平緩的擔憂,故下修Enphase Energy 23Q2 營收預估4.3% 至 7.3 億美元 (季增 1.2%,年增 38.6%)。,獲利方面,因IQ8微型逆變器23Q1的出貨佔比如預期來到65%,故預期23Q2的出貨佔比可望進一步增加至80%左右。而毛利率較低的儲能電池出貨量進一步下滑,雖不利營收成長,但仍對毛利率有正面影響,故上調Enphase Energy 23Q1毛利率預期 1.3 個百分點至 44.2%。,另外,Enphase Energy 23Q1歐洲地區業務擴張費用低於預期,顯示建立新市場的營運據點及客戶服務網絡的成本較預期低,故上調Enphase Energy 23Q2 營益率預估。加上美國本土產線可望在23Q2投產,微型逆變器出貨量可達 50,000個,有望帶來約 125 萬美元的稅務抵免。因此CMoney研究團隊調高Enphase Energy 23Q2每股盈餘 (EPS) 預估 4.0% 至 1.31 美元(季減 4.5%),但仍延續23Q1獲利較前一季下滑(季減 9.2%)的現象。,【經濟前景擔憂、歐美電費回落、高利率環境,三大不利因素壓低太陽能供電系統需求,下調Enphase Energy 2023年EPS 預期2.7%】,Enphase Energy 2023 年預估調整如下:,以市場目前普遍預期美國經濟將於 2023 年下半年進入溫和衰退來看,消費力度將逐步減弱、歐美電費隨油價回落及高利率環境,恐使2023年太陽能供電系統需求受到更嚴峻的考驗。,經濟前景惡化時原油需求因經濟活動減少同步下滑,加上俄烏戰爭未見終點,俄羅斯可望持續出口石油以支撐國內經濟,在原油需求走低而供應難以大減下,WTI原油價格站穩80美元以上有一定難度。帶動歐美各國的電費已回落至接近俄烏開打前水平,太陽能供電系統需求恐轉趨疲弱。,加上高利率環境使太陽能設備貸款門檻提高,居高不下的貸款利率也使中低收入家庭添置太陽能供電系統的難度提升。即使購置太陽能供電系統可望帶來長期效益,在撙,獲利方面,因IQ8微型逆變器出貨佔比續揚及儲能電池出貨量遠低於預期,對毛利率有正面影響,故上調毛利率預期 1.1 個百分點至 44.0%。加上業務擴張費用低於預期,故上調營益率預估0.6 個百分點至 30.1%。,另外,如上季研究報告提及,美國通膨降低法案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將新增微型逆變器在美國本土生產可獲每瓦特 (Watt) 0.11 美元的高額稅收抵免。雖然Enphase Energy將在23Q2如期啟用第一條美國本土產線,2023年底前也有望啟用全部6條產線,然而管理層把產量最大化的時間點,由2023年底延至 2024年底,也反映管理層對美國微型逆變器需求的預期並不樂觀。因產量提升步伐較慢,使2023年可獲的稅收抵免較預期少,加上調降2023年營收預期,因此CMoney研究團隊調低Enphase Energy 2023年每股盈餘 (EPS) 預估 2.7% 至 5.18 美元 (年增 12.2%)。,【大環境不利因素惡化,Enphase Energy 難逃成長放緩,建議離場觀望靜待復甦跡象】,Enphase Energy 2022 EPS 年增逾 90%,屬快速成長股,以包含公司未來成長性的本益成長比 (PEG) 法進行未來股價走勢推估較為合適。以Enphase Energy 4 月 25 日收盤價 220.6 美元及預估之2023年每股盈餘 (EPS) 5.18美元推算,目前本益比為 42.6 倍,落在過去四年 21 倍至 154 倍的偏低位置。本益成長比 (PEG) 計算方法為本益比除以每股盈餘 (EPS) 成長率。而 Enphase Energy 2019~2023年每股盈餘 (EPS) 年化成長率為 53%,因此目前本益成長比為 42.6/52.9=0.8 倍。考量經濟衰退陰霾拖累消費力度下滑、歐美電費亦隨油價回落,以及高利率環境降低客戶以貸款購置太陽能系統的意願,加上Enphase Energy成長趨緩加劇,昨日盤後股價已暴跌逾 15%,故建議投資者先行離場觀望,靜待復甦跡象。本益成長比由 1.15 倍調低至 0.85倍,目標價亦由 255 調低至 186 美元。,*本篇為 23Q1 季度更新報告,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太陽能龍頭Enphase Energy 2022年EPS大增逾9成,2023年能否延續強勢增長?
【太陽能微型逆變器龍頭 Enphase Energy美國以外地區業務急速擴張】,Enphase Energy (ENPH) 是一家能源科技公司,成立於 2006 年,主要開發和製造太陽能微型逆變器 (Microinverter)、電池儲能器 (IQ Battery) 和電動車充電站 (EV charger),主要產品為太陽能微型逆變器和太陽能儲能系統。,Enphase Energy 主要市場位於美國,佔 2022 營收 76%。而以歐洲地區佔大宗的其他地區市場需求劇增,2022年營收翻倍成長,營收佔比也從2021年的20% 提高至2022年的 24%。,【Enphase Energy 積極擴張歐洲市場業務,美國以外地區2022年總營收翻倍增長】,資料來源:Enphase Energy,【Enphase Energy微型逆變器四大優勢推動,2022年出貨量大增47.4%】,Enphase Energy的微型逆變器相比傳統串列型逆變器 (String Inverter) 與集中型逆變器 (Central Inverter) 有四大優勢:,而最新一代的IQ8 微型逆變器在電網故障時,即使沒有連接電池儲能器,也能提供後備能源。若電網故障持續使電池耗盡,IQ8 微型逆變器也能在只有陽光的情況下,重啟家居能源系統,對一般住家客戶吸引力十足。,2022年歐洲各國電費狂飊,美國電網故障頻頻,Enphase Energy 獨立於電網的太陽能供電系統就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睞,2022年微型逆變器的出貨量年增47.4%,來到 1.54 億個的歷史新高。,【Enphase Energy 2022年微型逆變器出貨量年增 47.4%】,資料來源:Enphase Energy,【Enphase Energy 22Q4 營收獲利雙雙優於預期,然訂單能見度下滑】,Enphase Energy 22Q4 營收再創單季新高,達 7.25 億美元 (季增 14.2%,年增 75.6%),高於 CMoney預估的 7.22 億美元 0.3%,也高於市場預期的 7.03 億美元 3.1%。,兩大主要市場營收分析:,營收及出貨量均創下歷史新高,然訂單能見度受批發商下單態度轉趨謹慎,開始有下滑的跡象,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英國,七國市場需求強勁,加上首次在荷蘭、法國引進最新一代微型逆變器IQ8,吸引更多家庭購置Enphase Energy 的太陽能供電系統,推動歐洲各國業務急速成長,Enphase Energy 22Q4 毛利率季增 0.9 個百分點、年增 3.6個百分點至 43.8%,主係產品組合持續優化,毛利率較佳的最新一代 IQ8 微型逆變器出貨佔比續揚,且優於預期的 50%,推升獲利表現亮眼。Enphase Energy 22Q4每股盈餘 (EPS) 達 1.51 美元 (季增 20.7%,年增 106.2%),高於 CMoney預估的 1.29 美元16.9%,亦高於市場預期的 1.26 美元 19.6%。,【Enphase Energy 22Q4 獲利表現亮眼,EPS優於市場及CMoney預期】,資料來源:Enphase Energy、CMoney 預估、Refinitiv,【Enphase Energy 2022年太陽能供電系統供不應求,EPS年成長逾9成】,Enphase Energy 2022年營運及獲利成長強勁:,【Enphase Energy 2022 EPS 年成長高達 91.4%】,資料來源:Enphase Energy、CMoney 預估,【美國地區成長放緩及業務擴張成本上漲,下調Enphase Energy 23Q1 營運及獲利預估】,進入23Q1,佔營收近80% 的美國地區業務受季節性及經濟前景陰霾影響下,營收恐無法維持高速成長而趨於平緩,故下修Enphase Energy 23Q1 營收預估 4.6%至 7.31 億美元 (季增 0.9%,年增 65.7%)。,【調低Enphase Energy 23Q1 營收預期,與22Q4幾乎持平】,資料來源:Enphase Energy、CMoney 預估,獲利方面,因IQ8微型逆變器22Q4的出貨佔比優於預期,故預期23Q1的出貨佔比可望進一步增加至高於60%,並上調Enphase Energy 23Q1毛利率預期 1.0 個百分點至43.2%。,然因歐洲地區業務營運快速擴張,建立新市場的營運據點及客戶服務網絡的成本水漲船高,Enphase Energy 23Q1的營業費用恐季增1,500萬美元,首次突破1億美元至 1.02 億美元,因此CMoney研究團隊下調Enphase Energy 23Q1每股盈餘 (EPS) 預估 5.7% 至 1.19 美元 (季減 20.8%,年增 51.5%),為21Q2以來首次出現獲利較前一季下滑的現象。,【調低Enphase Energy 23Q1 EPS預期,為21Q2以來首次出現季衰退】,資料來源:Enphase Energy、CMoney 預估,【美國加州政策逆風且稅率上揚,調低Enphase Energy 2023年EPS 預期7.2%】,展望 2023 年,Enphase Energy美國業務因面臨經濟衰退陰霾,訂單能見度已由 6 個月下滑至 2 個月。另外,加州NEM 3.0 政策將太陽能回饋電網的平均收益減少 75%,由每kwh 0.3美元下調至 0.08 美元,使消費力道偏低的中低收入家庭購置太陽能供電系統的意願進一步降低,不利佔Enphase Energy總營收20% 的美國加州業務發展,故調降Enphase Energy 2023營收預估 8.2% 至 32.2 億美元 (年增 38.2%)。,獲利方面,美國通膨降低法案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新增微型逆變器在美國本土生產可獲每瓦特 (Watt) 0.11 美元的高額稅收抵免。Enphase Energy 預期23Q2可啟用第一條美國本土產線,2023年底前有望啟用6條產線,然因產量提升需時較久,使2023年可獲的稅收抵免較預期少,而Enphase Energy已於 2022年用完過往的稅收優惠,因此CMoney研究團隊預期Enphase Energy 2023年稅率將由2022年的 7.8% 大幅增加 14.5 個百分點至 22.3%,並下調2023年每股盈餘 (EPS) 預估 7.2% 至 5.32 美元(年增 15.3%),但仍創歷史新高。,【預估Enphase Energy 2023成長放緩,EPS 仍有望年增15.3%】,資料來源:Enphase Energy、CMoney 預估,【Enphase Energy 2023年成長受大環境不利因素限制,投資建議調降至逢低買進】,Enphase Energy 2022 EPS 年增逾 90%,屬快速成長股,以包含公司未來成長性的本益成長比 (PEG) 法進行未來股價走勢推估較為合適。以Enphase Energy 2 月 8 日收盤價 218.87 美元及預估之2023年每股盈餘 (EPS) 5.32美元推算,目前本益比為 41 倍,落在過去三年 21 倍至 154 倍的偏低位置。本益成長比 (PEG) 計算方法為本益比除以每股盈餘 (EPS) 成長率。而 Enphase Energy 2019~2023年每股盈餘 (EPS) 年化成長率為 40.5%,因此目前本益成長比為 41/40.5=1.0 倍。考量經濟衰退陰霾及高利率環境降低客戶以貸款購置太陽能系統的意願,加上Enphase Energy成長趨緩,故將投資建議由買進調降至逢低買進,本益成長比由 1.5 倍調低至 1.15倍,目標價亦由 361 調低至 255 美元。,【Enphase Energy損益表】,資料來源:Enphase Energy、CMoney 預估,【Enphase Energy 股價本益比河流圖】,資料來源:Enphase Energy、CMoney 預估,*本篇為 22Q4 季度更新報告,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太陽能功率優化器龍頭SolarEdge 22Q3歐洲地區業務高速擴張,成長潛力雄厚不容錯過?
【SolarEdge以太陽能功率優化器打響名號,自 2017 年進入台灣市場】,SolarEdge (SEDG) 是一家太陽能能源科技公司,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以色列霍德夏沙隆。SolarEdge 是首家成功商業化太陽能功率優化器(Power Optimizer)的公司,2010年開始供應市場。SolarEdge的直流電(DC)功率優化器以公司首創的最大功率點追蹤技術(MPPT),確保在各種環境下均可獲得最大功率的輸出,以解決低能量轉換效率以及受周遭環境影響(陰影遮蓋)的問題,可最大化太陽能模組的輸出,並降低發電成本。,SolarEdge 主要生產上述的功率優化器,及將直流電轉換成與電網兼容的交流電 (AC) 的逆變器,並提供可實時監察供電系統輸出的雲端平台,以上三項可組成太陽能功率優化供電系統。SolarEdge亦於 21Q3 開始發售太陽能電池拓展儲能業務。公司產品被廣泛應用在住宅、商業及小型公用事業太陽能裝置上。截至2021 年,SolarEdge 已向133 個國家,出貨近 295 億瓦(29.5 Gigawatts)功率的太陽能功率優化供電系統,相當於2021年台灣太陽能發電容量 7.7 億瓦的 3.8 倍。,SolarEdge 在 2017 年開始進入台灣市場,並於 2018 年在台設立分公司,目前主要向《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中訂明契約容量大於 5,000 kW 的「用電大戶」提供自發自用的安全綠能解決方案,未來亦會朝居家、社區「智慧微電網」方向佈局。,【SolarEdge功率優化器以併聯方式連接,以最大化每個模組的發電效率】,圖片來源:Barclays Research,【SolarEdge和Enphase Energy 合力,寡頭壟斷美國逆變器市場】,SolarEdge和Enphase Energy (ENPH) 目前在美國逆變器市場形成寡頭壟斷市場 (Oligopoly),各佔整體市場45%、共佔90%。SolarEdge 的太陽能功率優化供電系統(上圖右)與主要競爭對手 Enphase Energy 的微型逆變器供電系統(上圖中),同樣以併聯方式連接每個模組,可以讓每個模組的發電效率最大化,並提供模組層面的發電量能見度,可準確定位受損或並未以最高效率運作的模組,減低電量流失及維修測試成本。,SolarEdge 的直流電供電系統供電時無需多次變流,而Enphase Energy的微型逆變器供電系統則需兩次變流,故SolarEdge的供電系統可節省變流過程中的電力流失,但發電量的可擴展性受限於逆變器的最高容量,但Enphase Energy的供電系統則可以添加更多的微型逆變器而持續擴張,顯示兩家公司的的供電系統各有優點,故預期兩家公司短期內將維持寡頭壟斷的市場型態。,【美國逆變器市場由SolarEdge和Enphase Energy攜手形成寡頭壟斷型態】,圖片來源:Barclays Research、Woodmac,【SolarEdge 22Q3 歐洲地區營運高速擴張,然獲利受運輸成本及稅率大漲壓制不如市場預期】,SolarEdge 22Q3 功率優化器出貨量雖季增 16.0% 至 610 萬…,但仍供不應求,推動營收季增 15.0%、年增 59.0% 達 8.4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8.2 億美元 1.5%。營收成長強勁,主係歐洲地區因電費飊漲帶動太陽能供電系統需求急升,歐洲地區營收季增 46.0%、年增 90.0% 達 4.8億美元,其中來自德國的營收較上季(22Q2)暴漲 125.0%,且荷蘭、法國及英國地區營收均創下歷史新高。以上的營收數字已受歐元貶值逆風壓制,公司估計營收流失約 0.3 億美元,顯示歐洲地區需求強勁。,毛利率方面,因SolarEdge產量受部件供應鏈限制,公司不惜調動其他地區產線成品,並付出較高的快遞費用,以優先供應歐洲地區過冬的需求,導致運輸成本大幅上漲,加上前述的歐元貶值逆風,SolarEdge 22Q3毛利率年減 6.7 個百分點至 27.3%。雪上加霜的是,因美國稅務政策轉變,在美國國外的研發費用由 22Q3 開始不得在當年度一次認列,而需以15年攤銷,導致SolarEdge 22Q3 的應稅收益增加近 6,400 萬美元,所得稅税率由市場預期的 15.4% 暴漲至 38.9%,拖累22Q3 稅後淨利僅 0.5 億美元 (季減 4.6%,年減 34.1%),每股盈餘 (EPS) 僅 0.91 美元(季減 4.7%,年減 37.3%),低於市場預期的 1.44 美元36.8%。,【SolarEdge 22Q3 營收亮眼,但EPS 低於市場預期】,資料來源:SolarEdge、koufin,【SolarEdge 22Q4 產能增長緩解物流壓力,EPS 有望年增 17.1%】,預期歐洲地區對 SolarEdge 太陽能供電系統的拉貨動能可望在22Q4延續。而22Q2已在歐洲地區實行的價格調漲,可望於 22Q4 開始推升整體供電系統的平均售價(ASP)。加上位於墨西哥的新廠房持續向產能最大化發展,其他地區的生產線亦同步提升產量,以應付龐大的需求。在售價及銷量均有望放量成長下,預估SolarEdge 22Q4 營收可年增 59.3% 達 8.8 億美元。,隨各地產線提升產量,SolarEdge將更有效率地調配產品供應歐美地區的需求,其中墨西哥新廠房擴張產能,可縮減運送至美國本土的距離,有望減低快遞運輸費用。加上美元已逐步從高點回落,因此CMoney 研究團隊預估SolarEdge 22Q4毛利率季增 1.2 個百分點至 29.2%,帶動稅後淨利有望達 0.8 億美元(季增 42.0%,年增 22.5%),每股盈餘(EPS)可達 1.29 美元 (季增 42.0%,年增 17.1%)。,2022年SolarEdge受油價大幅上漲及俄烏戰爭驅使歐洲減低對俄能源依賴,加上各國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以達減少碳排放目標,帶動SolarEdge太陽能供電系統需求大幅增加,預期SolarEdge 2022年營收可望年增 57.8% 至 31.0 億美元。而獲利表現則受通膨過熱及供應鏈緊繃導致原物料成本上漲,以及營運策略轉向以歐洲為重心推升運費成本,故預期SolarEdge 2022年每股盈餘(EPS)年減 10.7% 至 4.35 美元。,【預期SolarEdge 22Q4 EPS可重回成長軌道】,資料來源:SolarEdge、CMoney 預估,【歐洲電費維持高擋,推動SolarEdge 2023年營運持續高速擴張】,進入 2023 年,SolarEdge 可望從 22Q3 優先供應歐洲地區需求的營運策略,收獲更大幅度的營收成長。目前德國及荷蘭地區大部分民眾的固定電費合約即將在 2023 年到期,到時候民眾的電費支出恐翻倍成長,驅使太陽能供電系統的回本期縮減至 2.5 年,同時購買太陽能電池的回本期也同步縮減至 3.5 年,使太陽能供電系統對歐洲地區屋主的吸引力大增。,而歐洲地區太陽能電池的附著率(attach rate)亦遠高於美國地區,附著率計算每一個太陽能供電系統安裝時,有多少個會同時安裝太陽能電池的比率。其中德國的附著率高達 80.0-90.0%,遠高於美國的 10.0%,讓SolarEdge可以較低的額外安裝成本獲取更高營收的成長機會,加速歐洲地區業務營收及獲利的成長。加上供應鏈緊繃和匯率逆風有望在 2023 年進一步緩解,以及調漲價格效益延續。故CMoney 研究團隊預估 SolarEdge 2023 年營收可達 39.5 億美元(年增 27.5%)。,隨快遞運輸費用下降及原物料成本隨供應鏈緊繃緩解而回落,預期SolarEdge毛利率可望在 2023 年下半年站穩 30.0% 以上。而稅率也有望隨營收成長使研發費用佔比下降而逐步回落,因此CMoney 研究團隊預估 SolarEdge 2023 年稅後淨利有望年增 65.3% 達 4.2 億美元,每股盈餘(EPS)可望年增 63.7% 達 7.12 美元。,【預估SolarEdge 2023年EPS 有望年增 63.7%】,資料來源:SolarEdge、CMoney 預估,【SolarEdge中長期成長潛力雄厚,投資建議為逢低買進】,預估SolarEdge 2023 年每股盈餘(EPS)可達 7.12 美元,以 1 月 12 日收盤價 309.46 美元推算,目前本益比為 43 倍,落在過去五年 12 倍至 137 倍區間的偏低位置。考量SolarEdge歐洲地區業務成長潛力雄厚,加上美國政府去年8月通過的通膨降低法案,不僅展延太陽能投資稅收抵免,亦新增逆變器生產補助,均可推動美國地區的太陽能市場迎來新一輪擴張,有利SolarEdge中長期發展。然短期內毛利率仍偏低,且受美國稅務政策轉變限制,因此CMoney 研究團隊給予SolarEdge逢低買進評等,及本益比 50 倍評價,目標價為 356 美元。,【SolarEdge 損益表】,資料來源:SolarEdge、CMoney 預估,【SolarEdge 股價本益比河流圖】,資料來源:SolarEdge、CMoney 預估,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太陽能 ETF—TAN: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TAN 為基金規模最大、流動性最佳的太陽能 ETF】,Invesco 太陽能 ETF (代號:TAN) 成立於 2008 年,追蹤 MAC 全球太陽能指數,持股涵蓋 46 檔全球太陽能產業鏈中的重要玩家,前十大持股比重為 57.0%(圖1),產業配置上則以科技業(佔比 60.4%)、公用事業(佔比 23.5%)為主(圖2)。TAN 的資產規模為 23.4 億美元,費用率 0.69%,目前是美股市場中資金規模最大、流動性最佳的太陽能 ETF。,圖 1:TAN 前十大持股比重約為 57%,Source: Invesco,圖 2:TAN 產業配置以科技業、公用事業為主,Source: Invesco,【太陽能產業長期成長性無虞,新增裝置容量 2021~2026 年 CAGR 預估達 15.6%】,面對石化能源的日益短缺、環境的惡化,能源轉型已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尤其自 2021 年底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以來,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紛紛揭示了淨零碳排的目標與藍圖,新能源/再生能源產業的長期成長性無虞。其中,相對於其他的新能源,太陽能的市場規模最大,國際再生能源總署統計,2021 年太陽能在全球新能源新增容量之佔比達 56%。,展望後市,觀察太陽能產業的關鍵指標「太陽能新增裝置容量」,據研調機構 SolarPower Europe,2022 年全球預估將年增 36.2% 至 228.5 GW,長線看來,則預估將自 2021 年起以 15.6% 的 CAGR (年複合成長率)增長至 2026 年的 347 GW(圖3);以區域而言,預估 2022~2026 年,中國、美國、德國(歐盟最大市場)將分別以 21%/ 20%/ 17% 的 CAGR 增長。驅動產業成長的因素主要來自各國政府的政策推動(表1),加上太陽能裝置的成本持續下滑,帶動太陽能的滲透率持續成長。,圖 3:全球太陽能新增裝置量 2021~2026 年 CAGR 預估達 15.6%,Source: SolarPower Europe,表 1:近期中、美、歐盟紛紛提出太陽能產業相關政策,Source: SolarPower Europe、CMoney 整理,【Enphase 與 SolarEdge 為全球太陽能逆變器龍頭】,TAN 的前兩大持股SolarEdge(NASDAQ:SEDG)、Enphase(NASDAQ:ENPH) 分別是 2020 年營收規模全球排名第 1、第 5的全球太陽能逆變器龍頭大廠,兩者更寡佔了美國家戶型太陽能市場,合計市佔率約 80%。太陽能逆變器用以將太陽能板所產生的直流電轉換至交流電,而得以供家戶日常使用或併入公共電網,而SolarEdge、Enphase 分別專注於組串型逆變器(1-4個模組對應 1 個逆變器)、微型逆變器(1 個模組對應 1 個逆變器),各具優勢,SolarEdge 另提供功率優化器(Power Optimisers),可連接與監控個別模組,以調配個別電壓,提升整體發電效率。,SolarEdge FY22Q1 營收達 6.5 億美元(季增 18.7%、年增 61.6%),Non-GAAP EPS 達 1.20 美元(季增 9.1%、年增 22.4%)。展望FY22Q2,SolarEdge 預估營收中值為 7.3 億美元(季增 10.0%、年增 50.1%),優於市場預期;Enphase FY22Q1 營收達 4.4 億美元(季增 6.9%、年增 46.2%),Non-GAAP EPS 達 0.79 美元(季增 8.2%、年增 41.1%)。展望FY22Q2,Enphase 預估營收中值為 5.1 億美元(季增 14.4%、年增 59.8%),亦優於市場預期。隨產業的強勁成長,太陽能逆變器終端需求良好,加上烏俄局勢已引發歐洲能源供應問題,加速歐洲市場的能源轉型步調,SolarEdge、Enphase 的未來營收動能持續可期。,【協鑫科技 GCL 為全球太陽能多晶矽龍頭】,TAN 第三大持股GCL(保利協鑫)為全球太陽能多晶矽龍頭,多晶矽為太陽能產業的基礎原材料,此外,保利協鑫亦兼營太陽能電站。2021年受惠矽料的供不應求,推動多晶矽價格大漲,保利協鑫的材料業務價量齊揚,帶動公司 2021年轉虧為盈,業績大幅改善。展望後市,下游的強勁需求仍支撐目前矽料價格高企(圖 4),在公司產能逐步擴張的計劃之下,2022 年的營運成長性仍樂觀。,圖 4:多晶矽價格仍高企,Source: 東亞前海證券,【產業成長性明確,股價低檔作為長線佈局良機】,回顧 TAN 歷史表現,過去 3年/ 5 年以來的年平均報酬率分別為 36.22%/ 28.69%,表現亮眼。然而,今年以來在美國的升息循環之下,資金流動性縮減,壓抑了高成長、高估值的太陽能族群,影響 TAN 今年以來股價表現低迷,過去 1 年至今已回檔了 15.4%。然而,基於能源轉型的大趨勢,各國政府政策持續支持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帶動產業長期成長性明確,TAN 囊括全球太陽能產業的重要玩家,CMoney研究團隊看好 TAN 目前的低檔可作為長線投資人對太陽能產業的佈局良機。,Source: TradingView,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