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跟你爸說,他是不及格的爸爸!」你的行為,已造成孩子 難以抹滅的陰影!

寶瓶文化

寶瓶文化

  • 2017-12-24 14:44
  • 更新:2017-12-24 14:53

「去跟你爸說,他是不及格的爸爸!」你的行為,已造成孩子 難以抹滅的陰影!

(圖/shutterstock)

作者: 黃之盈

 

「你去跟你爸爸講,

叫他不要往自己臉上貼金,

有了孩子的男人就要認命。」

 

「爸,媽她真的很氣你。

你就幫一幫她啊,幹嘛這麼小氣?」

國三的孩子,聽著媽媽的抱怨,

轉身對爸爸這樣說。

 

「我小氣?你誰養大的啊?

不是我,你能長這麼大?

你去跟你媽講,少來這一套。」

 

太太常不滿先生不幫忙做家事,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不論是吃喝拉撒,

還是生活習慣的養成,都是她在忙。

先生撒手不管,好像這個小孩與他完全沒關係。

 

 

父母之間的問題

卻總是希望 孩子能解決

夾在父母之間,為難的兒子

他很苦惱,已經讀國三的他,

不但要面對升學壓力,家裡還吵不停。

媽媽只要不開心,就會突然闖進他的房間,

抱怨家裡的大小事。

抱怨他爸爸多不負責任,

薪水不拿回家,貸款催繳拖延,

還要晚歸在外應酬。

 

「是有完沒完?」

其實他很沒心情面對這些事,

學校已經夠他忙了。

爸爸雖然很過分,

但媽媽自己不跟爸爸溝通,

一直對他叨唸,他也覺得很煩。

但只要他稍微面露難色,媽媽就會指責他:

「你長大了啦,翅膀硬了啦,

男人都一個樣啦。」

此時,他就不得不放下手上的課本,

眼睛盯著媽媽,腦袋放空。

因為他知道,只要他眼睛盯著媽媽,

感覺好像有在聽,

媽媽就不會連他都罵進去。

但有時候,這招也沒用。

 

 

幫媽媽當傳聲筒

卻成為 爸爸的出氣筒

「天曉得我媽那數不完的煩惱,

要何年何月才能停止?」

他沒有答案,反倒是只要媽媽說:

「你是他兒子啊,你不講,誰去講?」

他就只能摸著鼻子,去做點什麼,

只是每一次替媽媽出征的下場,

就是讓他也成為爸爸的出氣筒。

 

爸爸愈不負責,媽媽愈緊抓不放

他知道外公外婆在媽媽小時候就離婚了,

所以媽媽一心想找到一個盡心、負責的丈夫,

但顯然爸爸的表現,不符合媽媽的標準。

於是,當媽媽愈是害怕爸爸不盡心、負責時,

媽媽就愈是事事控制、緊抓不放。

他本來想幫媽媽提醒爸爸,

但總是得到爸爸無奈又慍怒的回應:

「你這兒子吃裡扒外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媽是什麼樣的人,

她就愛自尋煩惱啊。

我都已經做成這樣,

但在她眼裡,卻什麼都沒有。」

 

「好啊,就不要做啊,

就讓她嫌啊,我早就放棄了啦。」

他不但兩邊不是人,

還常自責自己是否把事情搞砸了。

因此,他開始像媽媽一樣,

努力地想掌控更多事情,

只是他終究無法解決爸媽的問題,

但他開始告訴自己:

「我長大後,談戀愛,找對象,

絕對不要像他們一樣,明明不適合,

卻硬要在一起折磨對方。」

 

Book能的任務】粉絲團

按個讚,讓你輕輕鬆鬆讀好書!

 

我們在原生家庭受的傷

會影響到未來的自己...

故事裡的媽媽曾經因父母離異,

讓她無法受到完整照顧,

此時的她會在心中無意識的下一些決定:

一、我絕對不要嫁給和我爸爸一樣不負責任的男人。

二、我絕對不要像我媽媽那樣無助。

但當這樣的想法在心中生根時,

她對關係是既期待又焦慮的,

因為她想確定自己的人生

不會重蹈覆轍父母的悲劇,

只是她愈焦慮,愈容易捕風捉影。

當另一半做了類似過去父親做過的事情時,

她就會覺得過去的惡夢彷彿又要回來了。

為了抵擋這些痛苦的感受,

她反射性地開始指責、批評、輕蔑或鄙視對方。

 

其實,如果此時已經開始有衝突,

先不要急著解釋或反擊,

反倒是耐心安撫她,

或停下來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

對她說:「我知道你很擔心,

很害怕舊事重演,

但你現在和小時候已經不同了,

你的命運不會和媽媽一樣啊。」

 

 

安撫對方 雖然很煩

卻是必要的事

這樣的對話,重覆且必要,

說個十次、二十次、幾百次都不嫌少。

這樣保證和安撫的回應,

在重要的關係中非常迫切;

因為原生家庭的記憶痕跡太深,

見到黑影就開槍的預期好強烈,

導致太太不安。

太太為了預防災難發生,

所以原本想要警告、提醒

先生「男人要有責任感」,

但在心中的警報器大響之下,

變成了犀利的唇槍舌劍,讓先生難以招架。

當太太指責、批評、輕蔑或鄙視先生時,

也就很容易引發先生想保護自己,

而開始反擊的言語或行為

又導致溝通不良、兩敗俱傷。

 

 

當兩人情緒處在高點

只會惡化關係!

通常在親密關係中,

當太太指責先生做了哪些讓她不愉快的事,

先生如果只是悶不吭聲,

但心裡並不贊同,而太太再指責先生,

先生就更想反彈,甚至抵死不從。

不過,先生愈是抵死不從,

太太的害怕就愈是難被安撫到。

 

此時,太太愈來愈無法不擔心

自己的丈夫也將成為不負責任的爸爸,

就愈想掌控,但這卻愈是把丈夫

推往不負責的罪狀中。

長年下來,身為丈夫,

心裡會感到無比挫折,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如案例裡的爸爸對兒子所抱怨的: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媽是什麼樣的人,

她就愛自尋煩惱啊,我做得再多,

她還是覺得什麼都沒有。

好啊,就不要做啊,

就讓她嫌啊,我早就放棄了啦。」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



 

本文摘自:看不見的傷,更痛

作者: 黃之盈   出版社:寶瓶文化

 

 

本文由 寶瓶文化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Murph)

 

寶瓶文化

寶瓶文化

文學、教育、視野、生活、後青春。 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寶瓶文化: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文學、教育、視野、生活、後青春。 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寶瓶文化: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