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 什麼事情 都該有個「標準答案」!反觀德國 他們的孩子 每一個都能獨立思考、負責任

在台灣 什麼事情 都該有個「標準答案」!反觀德國 他們的孩子 每一個都能獨立思考、負責任

(圖/shutterstock)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什麼事情 都該有個標準答案!」

這對我們來說是極為正常的一件事,

或者說,本來就應該是如此。

《每一天的教養,都為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作者 凱若媽咪

在女兒一起搬到德國生活之後

卻發現,

怎麼德國的作業,跟台灣很不一樣?

已經習慣在課本裡找答案的母女兩人

在德國學校剛開學時,

都因此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不期待 標準答案的 德國教育

女兒有一份自然課作業,

是要學生自行設計一個實驗,

然後從中得出「變項」的定義。

 

習慣台灣教育方式的凱若媽媽

翻遍女兒的課本,

卻找不到作業的。

才真的意識到,

我在台灣習慣的

背誦書上的範例跟解釋,

然後在習題本上填下標準答案,

在德國完全不是這樣。

德國老師所期待的,

是學生的思考過程。

每個學生交出來的作業都會不同,

但也沒有誰對誰錯…

這跟我們所熟悉的很不一樣,

課堂上的檢討,也不是檢討正確答案,

而是討論大家的 思考脈絡。

 

在德國,老師打成績,

不是完全依據學生 是否獲得知識,

更重要的是他們 如何獲得知識。

所以,考試的時候,

標準答案不是最重要的,

計算錯誤只會部分扣分,

只要過程對了,

還是可以拿的到分數。

因為,他們知道你懂。

 

 

考卷沒寫完,

還是可以拿高分!

在剛到德國的一次數學考試裡,

女兒因為語言的關係,

有一半的題目都看不懂,沒有寫…

沒想到,卻拿到很高的分數!

理由是:

這份考卷無法完全反映她的能力。

老師認為,

從她的答題可以看得出來 她是懂的,

只是因為語言的關係沒辦法完全做答。

所以給了高分然後建議她

以後最好帶著字典或翻譯機。

 

因為沒有所謂的對錯問題。

一個學期之後,

凱若媽咪和女兒都變得更有自信。

除了一些語言問題之外,

女兒都能自信地寫下自己的想法、完成作業。

養成獨立思考、負責的能力。

對於分數,也不像以往那麼計較,

因為,只要努力過、弄清楚哪裡不夠好,就好了!

重點是了解知識,

不是背誦知識。

 

 

小編是一個粗心的人,

數學考試常常因此失分然後被老師打...

到了中學,跟班上很多同學一樣

聽不懂上課內容,

總是臨時抱佛腳,把數理科當文科在背,

最後分數當然墊底...

好想知道如果台灣的教育是像德國這樣,

會有些什麼火花呢?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



 

想知道更多德國人的教養方式,

詳情:《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作準備》

作者:凱若媽咪 出版社:天下文化

Katney

撰文者Katney

很多小劇場 熱愛碎碎唸,離不開貓、音樂和文字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