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建設的軌道計畫 為何被罵翻? 網友用電玩 神比喻:政府像 腦殘玩家!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17-07-12 18:02
  • 更新:2017-07-28 10:05

前瞻建設的軌道計畫 為何被罵翻? 網友用電玩 神比喻:政府像 腦殘玩家!

(圖/shutterstock)

 

文:heisego

 

相信大家都有玩過一些即時戰略遊戲,

像是《世紀》、《星海》或《紅色警戒》,

這些遊戲的特徵就是在不同時期都有

「低階」、「中階」、「高階」

等不同的兵種,

而且共通點就是:

1. 前期的低階兵種往往血薄、攻防低,

但是造價便宜、生產速度也快,

有利於馬上海出一波成為即戰力。

 

2. 後期的高階兵種與前者相反,

血厚、攻防高,但是造價昂貴、生產速度也慢,

想要海出一波高階兵團,

不但耗費大量資源,

也要花上很久的時間生產。

 

3. 在前期與後期的兵種之間,

中期有過渡型的中階兵種,

所有特性都是折衷。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然後各位一定也看過有些新手玩家,

每次玩遊戲都只想海一波高階兵種,

像是打世紀,封建城堡都不生兵,

非得要直上後帝王出攻防全滿的遊俠海。

這種想也知道,在你生出遊俠海之前,

對手早就把你抄家了。

 

都市的運輸工具,

用運量來區分,

也大致可以分成

「低運量」、「中運量」、

「重運量」三種階層。

 

而且「低運量」、「中運量」、「重運量」

之間的特性,

跟上面即時戰略遊戲的「低階」、「中階」、

「高階」的特性也幾乎相同。

運量這個概念,你可以姑且把它

理解成遊戲裡「攻擊力」的概念。


1. 低運量運具

每小時的單向人次

大概在 5000 人以下

像是一般的公車或公車專用道。

一般的公車造價最便宜,

而且馬上就能生出一條路線,路線規劃也最有彈性

但運量最低、也最不可靠。

公車專用道則比普通的公車強一點,

運量跟可靠度都較高,但是也貴一點。

 

 

我們可以把低運量運具當作低階兵種,

可以馬上規劃出一波公車路線,

馬上成為運輸即戰力。

對於運輸需求低的路廊,

低運量馬上就可以生出來滿足需求。

 

2. 中運量運具

每小時的單向人次在

5000~20000人之間的運具

這邊的運輸工具就相當多變,

例如一台車可以載運250人的BRT,

大概介於低運量跟中運量之間。

對,就是那個人人唾棄的台中BRT,

但大家應該要知道

其實老胡弄出來的BRT

本質上只是公車專用道,

因為一般而言BRT應該要有優先號誌權,

這樣才能準時進站,

但老胡的台中BRT根本沒有優先號誌權 就匆匆上路了;

結果黑龍不把BRT的優先號誌權補足,

還直接降級成公車專用道。

(不過台灣大道根本就不適合使用平面軌道)

 

 

但BRT真的是好東西,因為一般來說

它的造價只有輕軌的五分之一;

生產的時間也很快,大概一年就能生出一條。

 

再來,除了BRT

還有像是現在高雄在跑的輕軌,

大概一列車可以載運400人。

 

 

輕軌的好處是 它的環境適應力不錯,

比較能適應各種地形,

所以可以視當地情況做成高架、

平面或地下的軌道,

像是快完工的淡海輕軌,

就同時具有平面跟高架軌道;

輕軌造價是BRT的5倍,可是又只有重軌捷運的五分之一。

 

另外,中運量還有自動導軌跟高架單軌兩種運具。

目前的文湖線就是自動導軌,

一列車大概載運500人

 

 

高架單軌目前台灣尚未出現,

未來台南市會採用這個系統;

高架單軌的優點是他佔用的道路空間很少,

所以適合路幅窄小的路廊,

一列車差不多載運五、六百人。

自動導軌跟高架單軌

因為都需要特殊的技術,所以造價又比輕軌貴上一些。


3. 重運量運具

最後來講重運量運具、或者稱做高運量。

每小時單向人次

在20000人以上,

是運具裡的精銳戰象、巨象、天啟坦克。

首先來談重型鋼輪鋼軌捷運,

或稱為重軌捷運,這就是台灣人口中談的「捷運」。

最典型的就是板南線,

 

 

可以掛載到12節車廂,一列車可以運送2000人;

擁有超大的運量,可是造價也超級昂貴,

價錢是BRT的 25 倍、輕軌的 5 倍;

建造時間往往也要耗費8~12年,

遠遠久於BRT與輕軌。

 

有沒有比重軌捷運運量更大的運具?

有喔,就是台鐵或高鐵了,

不過台鐵或高鐵已經是城際運輸,

這裡都市運輸就先不談。

 

 

為何 前瞻建設裡的軌道運輸

計畫得很爛?

現在政府不就是一個腦殘玩家嗎?

是瞧不起低階兵種嗎?

海出一批槍兵茅兵、小狗、美國大兵快不快?

是不是馬上有即戰力?

而且發現敵人出相剋兵種是不是很快轉兵?

 

同理,規劃出一票班次密集的

公車路線快不快?  很快。

發現公車不夠用,再升級成

專用道、BRT容不容易?  很容易。

 

就算發現這條路線搭乘人數不多, 

也不會太虧,公車又沒多少錢,

還可以立刻調整路線。

尤其BRT這個運具,算是中低階兵種,

價錢不貴、要快速大量弄出來也快,

沒人搭也不會太虧,c/p值根本高。

為什麼一定要執著用到

中、高運量的輕軌、單軌、重軌?

而且現在其他國家是在點科技樹,

搞出下一代的無人車,

擁有中運量的效益,但是低運量的造價。

 

我就不要直接點名哪位市長玩家

整天只想直上後帝王遊俠海了。

 

 

上面只是對於大眾運輸工具非常皮毛的介紹,

實際上上述運具的形式只是一部份而已,

而要考量的變數非常非常複雜,

路線、土地成本、工法、地形、土地開發、

當地經濟發展等等因素都會影響造價跟收益。

大家有興趣可以到 交通部網站

把各份軌道的評估報告都下載來看。

https://goo.gl/uo9DbE

 

 

 

本文授權自:heisego (海瑟戈)  原文 於此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左編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