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的腦袋 比老舊的建築更可怕! 香港人提醒台灣:國家發不發達 不是看市容!

老舊的腦袋 比老舊的建築更可怕! 香港人提醒台灣:國家發不發達 不是看市容!

(圖/shutterstock)

 

文:chenglap

 

文長慎入。

首先第一點你要注意的是,「已發展國家」和

「發展中國家」並沒有準確的定義,

這是十分主觀的。

聯合國也沒有提供一套系統去認證,

哪些國家是已開發國家。

這也不是用貧富與否可以定義的,例如

汶萊、沙地阿拉伯,

這些國家非常的富裕,

比臺灣要富裕很多。

但是卻沒有被視為已發展國家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已開發國家

公共建設老舊很正常

就算你講的工廠農村林立,城市景觀老舊

但你看看日本,日本別說鄉間了,

連大城市裡也有很老舊的公共設施。

日本很多車站看起來都很舊而且髒,

像歐美很多公共建設都很老,

但那並不是因為發展中,

反而是因為他們早發展。

因為他們的公共建設,

早在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建立,

那看起來舊是正常的。

有些發展中國家的

設施和房屋反而很新淨,

因為他們才建好不久。

 

設施新淨不等於先進富有,有很多時是充大頭鬼

用刀叉吃人肉,例如亞洲

就很喜歡不斷建造世界上最高的大樓,

但是一個國家可以同時

有全球最高的大樓,

光鮮先進的最新公共建設,

以及連書都沒得讀的飢餓街童。

這反而是發展中國家常見的現象。

 

 

臺灣被視為已發展國家,

是一些統計數據上的排位較高,

例如世界銀行的「高收入經濟體」列表裡

臺灣和歐洲、南韓、澳洲、香港新加坡,

美國日本一樣,都是屬於高收入經濟體。

 

另一個就是產業結構,

一般來說,未發展國家以農業為主,

發展中的國家以工業為主

而已發展國家則是工業已衰落,

以服務業為主的年代。

臺灣也是屬於這一類。

就這兩個角度看,臺灣的確就是已發展國家。

 

實際上,臺灣國民的生活水準比起中國

以及一眾東南亞國家都要好,

這點也是顯然的事。

至於你說的市容老舊,

那些並不決定你是否已發展國家。

 

 

甚麼是已發展國家?

如過問我,我認為就是

一個經濟上已不再可能

依賴別人給你方向的國家

比方說,發展中國家做代工,只要有訂單,

是全世界都可以做的,富士康能在臺灣設廠,

然後把廠搬去中國,

然後再把中國的廠搬去東南亞,

可能之後搬去更遠的地方,

這是因為方向都是美國訂的,

發展中國家很清楚要生產甚麼,

他們只要成功做出來就能發展經濟。

 

但是已發展國家像日本、美國、臺灣,

他們已不可能單靠做別人要你代工的工業,

就可以維持經濟。而開始必須要想另外的方法,

開發獨特的商品與服務。

已發展國家只是說,你們走過了工業量產時代,

開始走向另一時代,但不等於大家就平起平坐。

臺灣、日本、歐洲各國和美國,

都是所謂「已發展」但是情況

與面對的問題也很不同,

那個國家開始

要想自己的優勢和未來,

而不再能靠別人給你。

 

臺灣面對的是困惑,

正是因為腦筋轉不過來

大家成長時大家給你的想像,都是乖乖聽話,

不偷不搶、依循秩序,然後就能解決經濟問題。

可是當再也沒有代工可做了,

這一套就行不通了。

教育系統產生大量生產型的人口投入社會時,

社會卻不知道該生產些甚麼,

之前沉迷陸客,期望要靠陸客振興經濟,

炒房地產、擠公務員…其實就只是

像嬰兒不願意離開搖籃一樣,

在一個已發展的國家,

想著能繼續做一些

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就可以安康。

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臺灣社會的這麼多問題

正是在於 對自己

轉型成已發展國家,適應不良,特別是

政府與各種公務機構,

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

發展中國家的時代。

即使臺灣早已是已發展國家很多年了,

他們想到的東西,還是老的一套,

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套。

而這一套不能解決臺灣的問題,

卻能解決真正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的問題。

 

所以在十多年開始,他們就沉迷於在中國

解決中國的問題,去獲得自己的財富。

而臺灣原本走向發展中勢頭的東西,

就那樣截然凍結了十幾年,產業升級呢?

各種法規的更新呢?國家正常化呢?

全部都凍結了下來。

 

這國家的教育系統,製造了

一堆發展中國家的人才,

他們面對不了

一個已發展的臺灣

也不想改變自己,

看到對岸有一個發展中國家,

覺得自己能發揮就感到心喜,結果這十幾年

人的心力花在了

去發展另一個發展中國家,

並覺得如魚得水,在那邊建立大量的代工廠,

和官僚機構打交道,壓搾當地勞工。

臺灣該做的事,該發展的文化,

該開發的資源,該成就的產業,

就沒有了注意力和資金去發展了。

 

 

所以成為已發展國家並不一定是好事,

如果你決心做一個善於做代工廠的工廠長,

或者一個希望人民都乖乖才管得住的老派官僚,

一個除了房地產和量產代工之外

不懂其他投資的資本家,

一個已發展國家就不太適合你。

一個發展中的專制國家才適合這些人。

這些人希望臺灣永遠是個發展中國家,

因為他們也只懂治理這樣的國家。

 

臺灣的國家已發展,

但人未有,

或者,有權力有錢的人不能,

能的人未有權力和錢。

因此臺灣的政治才會動盪,

因為這個架構需要大規模的換血,

讓舊思想的人放棄權力或退休,

取而代之的是 擁有已發展國家思想的

新公務人員、新商人、新創作者…

全部人都需要新的。

 

這些人是存在的,

就拿之前爆紅的遊戲《返校》當例子,

這樣直接上 steam (遊戲平台)賣,

然後利用與全球實況主的行銷,

先不論最後是否賺錢,

他展現的是一種切合世界平臺的新方法和技巧。

又或者創新的生物科技醫藥研究、科研,

食物也從一味追求便宜大碗去到精緻,

這些都是國家發展的必然。

 

 

新思維人才:不短視近利

能創新、能適應未來

也不要說政府就沒有這些人,

我知道我每次這樣說,

一定有人說我說得太理想、不現實。

有錢當然全部都先賺,不會想這麼多。

我就正正有個真實存在的反例,

我認識有一個朋友,

他工作的地方算是跟政府衛星的高級人員,

我問他,從事這種職級,薪水是多少?

他說沒有,我問是不是臺灣這些組織都沒有,

他說不是,他說其他的有,

而且往往還有公務車、秘書之類的東西,

是他刻意不要。

 

我的反應自然是… 有錢你不要? 如果你不欠錢,

你把這些錢要下來了投資或贊助我也好。

他說,不要

不是因為他錢太多,

他說,在臺灣「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做這種職務拿政府的錢,自然地

就會使自己在行政人員面前變得弱勢,

會變得不方便工作、唯唯諾諾,

而發揮不好機構的職能,

他認為自己是在幫助政府,

就不要讓政府覺得他們在施恩給自己。

 

這個說法我聽到 我明白他說甚麼,

雖然不完全等於我說的貴族義務,但是,

這應該是一種已發展國家的工作理念,只是

我認為要求別人工作也不拿錢

這個行為根本就不合理,

但還是有人做了,是臺灣人。

 

 

這些都是維持已發展國家的人才,

就是不再被短期利益驅使,

也不再是只是重複以往的工作方式,

能夠不斷的適應,

改造自己的方式,去使職能發揮得更好的人,

去適應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未來。

 

成為已發展國家,並不代表那裡的人

就是有個已發展的腦袋,

後者是思想要改變,

老舊的腦袋比老舊的建築更要命。

 

--

我在 SOS Reader 上的專欄, 如果喜歡就訂閱吧.
https://sosreader.com/project/chenglap
我會主要在上面放我對國家, 民族, 身份認同的文章.

--

 

本文授權自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原文 於此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左編

 

 

我的人生 我的選擇」延伸閱讀:

我們報導 各行各業出色的人物

以及每個 用力生活的台灣人。

希望能讓遇到挫折的你,

因為我們的報導 而重新擁有力量!

 

和「我的人生 我的選擇」成為 LINE好友

讓我們為你傳遞更多 正向人生

也讓好故事 陪伴你的每一天~

CMoney精選

撰文者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