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8 年還是月光族 這樣做儲蓄率提高 40%

女人變有錢

女人變有錢

  • 2017-06-28 15:03
  • 更新:2018-07-17 09:32

工作 8 年還是月光族 這樣做儲蓄率提高 40%

(圖/shutterstock)

 

文:許瀞文

資料及照片提供:宏觀財務顧問平台

 

低薪又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的Kate,

工作 8 年仍無積蓄,擔心自己的退休金沒著落,

Kate決定到海外工作前,先找財務顧問諮詢。

經過財務規畫與重新建立理財觀念,

終於讓她的人生露出新曙光。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下班後能有個讓自己安心歇息的窩,

是許多女孩的夢想;但一個不小心,

這個夢想很可能變成財務上沉重的負擔,

Kate就是最好的例子。

長期低薪,加上房貸壓力,讓她成了月光族,

即使已經 36 歲,身上卻幾無存款,

直到進行完整財務規畫後才扭轉人生。


受不了台灣長期低薪的環境,

今年四月,Kate決定

到澳門的免稅商店工作,

雖然澳門物價比台灣昂貴,

但薪水比在台灣工作時多了一倍;

再加上公司有補助租屋津貼,花費並不算多,

而且出發前,財務顧問也為她

建立了正確的理財觀念,

並對財務狀況進行全盤調整,

現在Kate每月的儲蓄率高達薪資的 4 成,

過去擔心存不到錢、退休金無著落的困擾,

也隨之迎刃而解。

 

「到澳門工作租屋,月租金約台幣 14000 元,

兩個月的押金,我還要先向家人預支。」

談到在台灣工作時自己幾乎沒有存款的窘境,

Kate一直苦笑。

 

 

Kate原是學校代課老師,厭倦流浪教師的生活,

前幾年轉往平價服飾店擔任門市店員。

但不論是代課老師或門市店員,

工作經驗已經累積八年的Kate,

月薪長期都僅在 32000 元左右。

 

Kate表示,30 歲時,父母為了讓她有安定的住所,

在桃園幫她買了房子,付完頭期款後,

剩餘 200 多萬元的房貸由Kate負擔。

房貸加上管理費每月大約 12000 元,

約占總收入的 3 成。

 

扣除房貸及日常開銷

薪資所剩無幾

扣除房貸及管理費後,Kate僅剩 2 萬元可用,

雖然沒有記帳習慣,但她很清楚自己的金錢流向。

Kate表示,自己平常鮮少有娛樂、不出國旅遊,

也不太會衝動消費,即使在服飾店工作,

衣服也是會等到打折或員購時才下手購買;

因為薪水較少,若有需要買比較昂貴的家電,

則刷信用卡以分期零利率的方式付款;

扣除日常必需消費,如手機費、餐費、

給父母家用後,完全存不到錢。

 

Kate心想,自己已經工作 8 年,若長期當個月光族,

退休金該怎麼辦?再加上年繳 28000 元的保費,

卻始終弄不清有哪些保障,也讓Kate相當困擾。


長期收聽中廣流行網夏韻芬《理財生活通》的她,

因為常聽宏觀財務顧問平台總經理邱正弘

上節目談保險、理財等話題,一直關注

宏觀財務顧問的臉書(Facebook)粉絲團,

去澳門工作前,她決定付諸行動,

主動與宏觀財務顧問平台聯繫。

 

經過財務顧問的協助,Kate重新整理個人財務。

首先,她將房貸還款期由 20 年延長至 30 年,

每月房貸負擔立刻由 12000 多元降至 4000 多元;

再者,財務顧問希望Kate在購物前先思考

「這是奢侈品,或是長期投資?」

 

Kate表示,雖然自己平時很省,

但也會因為想要而購物,

「如果是衣服,我不會很快拆標籤,

二至三天後如果改變心意,還能拿去退,」

Kate笑著說。

同時,財務顧問也將Kate的保單重新調整,

雖然保費反而比過去還多一些,

但能擁有更完善的保障。

 

經過這次健診,

Kate也建立了記帳的好習慣,

並將帳戶分為生活支出、

台灣的固定支出及儲蓄三個帳戶。

當中台灣的固定支出

包含房貸、國民年金及健保等,

至少儲備一年的開銷;

儲蓄帳戶則是每月固定存入台幣 3 萬元,

一年後就有 36 萬元,做為長期投資的資金。

雖然隻身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工作,

但Kate終於脫離低薪環境,經過財務分析後,

也更清楚自己的目標,現在的Kate對未來更有信心,

也不再擔心退休後的生活了。

 

專家建議:

因為Kate的收入不高,

每月房貸支出就占了總收入的 30%,

沉重的房貸壓力讓低薪的她更加雪上加霜,

即使再怎麼沒有物欲、儉樸過生活,

也很難存得到錢。


由於Kate希望能在台灣保有固定住所,

從澳門回台放假時有地方休息,

房子不便出租或出售,

因此,如何降低房貸壓力是當前最重要的事。

Kate提到她的房貸利率為2.53%,

近2年央行降息數次,但銀行

卻沒有主動幫Kate降低房貸利率。

 

這也是許多人容易忽視的地方,利率下降時,

沒有重新檢視自己的房貸,

而這次Kate是透過財務顧問重新檢視,

才抓到支出的漏洞。

 

幫房貸搬家+延長還款時間

減輕每月開銷

第一步, 幫房貸「搬家」,

也就是換到利率較低的銀行。

新銀行的利率為 1.92%,比舊銀行低 0.61%,

每 100 萬元的房貸就差了 6100 元利息支出;

第二步則是將貸款期間由 20 年延長至 30 年。

在還款能力評估及想提高未來儲蓄率狀況下,

為讓生活品質更好,建議Kate延長房貸繳款年限,

房貸立即由每月 12000 元降至 4000 多元,

每個月能多存 8000 元。

 

 

因Kate目前單身,未來是否會成家仍是未知數,

對她來說,最重要的是先有一筆儲蓄後,

投入資本市場,慢慢利用時間及複利的力量

累積退休金,等金額成長得夠大後,

也能將剩餘房貸全數清償。

 

到澳門工作後,由於薪資成長,

Kate每月能存下台幣 3 萬元,約占總收入的 40%,

一年後可存下 36 萬元,離法定退休年齡 65 歲

還有 29 年的時間能準備,

若以月存 13000 元,

年投報 5% 計算,到退休當年

能累積 1000 萬元的退休金。

且Kate也會有升官、加薪的機會,

加薪金額也應全部投入,增加存款累積速度。

 

另外,Kate的保單也在財務規畫時重新檢視。

原先保單皆以高保費、低保障的終身壽險、

防癌險為主,缺少能一次給付的重大疾病險,

也少了針對殘廢能提供月月理賠的殘廢、殘扶險。

 

加買重病、殘扶一次給付險

不帶給家人負擔

因多張終身型保單繳費僅剩 5 年時間,建議皆保留,

並加強能一次給付的定期重大疾病險,

新舊保單針對罹癌的保額總計為 220 萬元。

壽險部分,由於Kate還有 145 萬元的房貸要繳納,

再加上對父母也有孝養責任,

應加保定期壽險保額 250 萬元,

加計過去購買的終身壽險保額,總計為 350 萬元。


另外,也該加保 不論意外或疾病造成殘疾

都能理賠的殘廢險及殘扶險。

殘廢險依照殘廢等級表,按比例理賠,

例如若為11級殘,將理賠保額的5%,且為一次給付;

而殘扶險則理賠1至6級殘,每月提供殘扶金。

依Kate的需求,規畫殘扶險為月領 3 萬元。

 

 

規畫後,Kate每年必須多付 2.4 萬元保費,

新舊保單 年繳保費共 5.3 萬元,

占年收入9%,

不僅保費降低,

保障比過去更周全,

真正轉嫁人生病、死、殘的風險,也符合Kate需求。

 

 

 

本文授權自: 女人變有錢 雜誌 第51期

更多資訊請參考 女人變有錢 粉絲團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左編

 

 

老是不知道錢花在哪?

立刻用 CWMoney 開始記帳!

可雲端備份、功能完整、還能掃描發票、帳戶管理!

記帳,也能很簡單!

iOS →免費下載

android →免費下載

 

(文章來源)

女人變有錢

女人變有錢

《女人變有錢》每單數月中出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女性雜誌,也是唯一為女性量身訂作的綜合生活理財雜誌。http://www.moneynet.com.tw/

《女人變有錢》每單數月中出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女性雜誌,也是唯一為女性量身訂作的綜合生活理財雜誌。http://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