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杉山由美子
辰美小姐在二十一歲時,
與以前國中的同班同學守穗先生在學結婚。
她中輟原本就讀的富山大學,
為了與就讀於東京大學的守穗先生生活而去東京。
接著陸續生了五個小孩,
為了家務育兒忙得不可開交,從未工作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他們的婚姻令人擔憂
一直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
他們的婚姻令父母擔憂,
因此來自父母的生活補貼是最低限度。
因為守穗先生決定留在大學,
所以他們持續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
「只要生了一個小孩,守穗先生就會去
當家庭教師或補習班講師之類的,增加一項打工。」
可是,守穗先生一路從助教、副教授逐步高升。
三十五歲左右以付梓的《「豐富」的悖論》
成為廣受矚目的新銳政治學者,
上電視節目、雜誌採訪、
約稿等等的邀請相繼而來。
這時候辰美小姐心裡十分焦躁。
「這樣下去我好像要枯竭了。」
有時候她會想喊出心中的苦
有時候她會想這麼叫苦。
雖然守穗先生不知道緣由,
但一到傍晚她就經常會煩躁地嚴厲訓斥孩子們。
當傍晚的天空染成一片紅黃色時,
小孩就會沒來由地開始哭鬧,
據說歐美也稱之為「colic(腸絞痛)」。
這是萬國共通的,嬰兒哭鬧到讓母親精疲力竭,
但就像連鎖反應一樣,
傍晚時辰美小姐也會心情變差。
但是辰美小姐過去不管在守穗先生,
還是其他人面前,都是個「好媽媽」、
「好太太」。和氣溫柔,又替孩子著想。
自負重視家庭的守穗先生
做起家事來 卻只有半調子...
參與育兒工作的守穗先生,
自負是個重視家庭的人,
對於和辰美小姐建立的一家七口生活一直都心滿意足。
話雖如此,守穗先生做家事在當時卻是這種程度:
「雖然會洗碗,但沒洗乾淨,
結果我之後又要重洗。有一次我問守穗:
『你請祕書影印,但他會有幾張忘記印,
你要怎麼辦?』,他說:
『那我一開始就不會拜託他,不如我自己印。』,
我對他說:『你洗碗就是這樣啊。』
他才總算明白的樣子。」
但是,在辰美小姐歷經了很久才開口說這些。
所以就算她想去美容院請守穗先生看家,
連零食都準備妥當才去,
還是會被唸「妳很慢耶」,
於是她就「再也不拜託他了」,
硬著頭皮忍耐度日。
辰美小姐的生活
只顧埋頭於育兒
甚至到了為自己花時間或金錢就覺得內疚的程度。
「那時候我連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都辦不到。
想吃拉麵的時候,
也要問小孩『要不要去吃拉麵?』,
小孩說『要』才會去吃。」
職業媽媽、全職主婦都有的感受
一種筋疲力竭的感覺
這種心情我也能體會。
這種感情就像我在工作,
因此覺得其他的時間都要全給小孩才行,
是一種職業媽媽的內疚感,
但沒想到身為全職主婦的辰美小姐
也受這種感情所拘束。
我也不知為何深信著「必須當個好媽媽才行」。
而且小孩也會無限制地貪圖母親所有的愛與精力。
給予孩子愛、時間,以及體力,
在本能上來說雖然很愉快,
但其實自己也會變得「空虛」,
被枯竭的感覺侵襲。
我記得把工作以外的所有時間與精力
都給了我兩個女兒時,也有筋疲力竭的感覺。
本文摘自:卒婚:不離婚的幸福選擇
作者:杉山由美子 出版社: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Luke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