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該被設「框架」,孩子創造力被傷害了,用再多金錢 也很難彌補...

黃淑文(桂花樹)

黃淑文(桂花樹)

  • 2016-09-30 11:21
  • 更新:2018-07-17 09:18

學習不該被設「框架」,孩子創造力被傷害了,用再多金錢 也很難彌補...

(圖/shutterstock)

 

坐捷運轉乘,平常我都會固定在某個車廂上車,

有一天突然想改變習慣,

走到另一個入口上車,

結果一進門,馬上就巧遇一位媽媽。

這位媽媽也嚇了一跳,

因為她原本不會坐這班車...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怎麼會那麼巧?  一定有甚麼事吧?

我問了這位媽媽近況。她跟我說,

愛畫畫的女兒(小一)去學畫,

畫了圓形蜘蛛網,

老師規定女兒蜘蛛網一定要畫多角形,

當她去接女兒時,

還當面要她看其他同學的多角形蜘蛛網有多漂亮,

而她女兒的圓形蜘蛛網有多奇怪。

 

巧遇必有原因

 

自從被老師當眾傷了自尊心,

女兒學畫之前身體就不舒服。

這位媽媽雖然覺得不妥,

還是建議女兒把這一期畫畫課學完。

我問這位媽媽,她女兒學畫是星期幾?

沒想到,正好就在隔天。

 

我直接跟這位媽媽說,

從明天起,不要勉強女兒去學畫了。

這就是她今天會巧遇我的理由。

或許是天使派我來跟這位媽媽說,

誰說蜘蛛網不能畫圓形呢 ?

如果女兒的創造力 被一位老師傷害了,

再多的金錢也很難彌補的。

 

記得小時候

我也曾經這樣被老師傷過,

花了20年才重拾畫畫的樂趣。

想想,有多少大人小學畢業,

就不曾再拿筆畫畫,

甚至連胡亂塗鴉都不敢。

很多媽媽聽了這個故事,

深有同感:

好老師不會給孩子 設框架

 

「畫畫有統一的圖騰,那像什麼啊?」

「畫圖跟相片的差別,

就在於有自己想法和風格,才是好畫!」

「孩子學習快樂最重要!

真正的好老師不會給孩子設框架,

框架限制孩子的想像力,

被否定的感覺,不知要多久才會復原啊?」

 

 

也有媽媽有不同的看法:

 

「這位美術老師不懂得接受不同的角度,

缺乏同理心,傷了孩子的心。

這時侯,就是父母要怎麼來 輔導孩子

面對逆境的心理建設。

老師要有角度的蜘蛛網,我們也可以試試看。

藝術哪有什麼對錯?

梵谷當年不是也不受青睞嗎?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一定會受傷。

既然是不可避免,

就讓他們在過程中學習人的多樣性,

同時學習認識自己,建立自己的中心價值。

我是過來人,這個過程,

也是父母誠實面對自身的好機會。

我很好奇這位媽媽,對當時對那位老師

要她看其他同學的蜘蛛網

有多漂亮時的反應。

那是一個關鍵喔!」

 

 

真正以「愛」為出發的教育

 

我則覺得,不管老師要求寫實,

或用各種不同的角度看蜘蛛網畫蜘蛛網,

的確沒有對錯。教育有不同的理想,

但在教導時,

老師用的方法以及如何引導卻非常重要。

如果,你無法讓孩子深刻感受

你對他的教育是以「愛」為出發,

而讓孩子受傷害產生排斥。

那麼,老師的教育理念再怎麼棒,

所用的方法都是需要調整的。

父母也是一樣啊!

 

 

有個讀者媽媽做了結論:

「儘管學習的有很多種,挫折也是其一,

但如果老師在媽媽面前都講成這樣了,

媽媽不在時,

孩子又得面對多大的壓力呢?」

想想也對哪,你覺得呢?

 

 

更多內容請參考:

在愛裡活著

作者:黃淑文 出版社:天下生活 

 

本文由 黃淑文(桂花樹)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Miss.R)

 

黃淑文(桂花樹)

黃淑文(桂花樹)

黃淑文,心靈繪畫老師、認證園藝治療師、YAI國際靜心引導老師,色彩諮詢師,部落客百傑「文學創藝類」金牌獎得主。因為保留20年前學生所畫的漫畫(櫻木花道),因緣際會發願終身成為受刑人的老師。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任職國中教師7年,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作品獲台灣創造思考教學優異獎。因為養育兩個孩子,將生命歸零重新活過,2005年辭去教職,成為專職作家。有人說,讀淑文的書,就如她牽著我們的手,和她一起走過生命的巡禮。淑文的文字,就如她的人,質樸溫暖,真誠坦白。 著有《在愛裡活著》、《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最長的辭職信》、雲門流浪者計畫《趁著年輕去流浪》、《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媽媽的讀心術》。其中《最長的辭職信》的文章《從浪子到鐵人》,以及《趁著年輕去流浪》多篇採訪流浪者文稿被編入大學國文教科書,作為生命教育與自我探索的讀本。 淑文的Facebook :搜尋黃淑文(桂花樹) 淑文的部落格:桂花樹網站http://blog.udn.com/h28712623/article

黃淑文,心靈繪畫老師、認證園藝治療師、YAI國際靜心引導老師,色彩諮詢師,部落客百傑「文學創藝類」金牌獎得主。因為保留20年前學生所畫的漫畫(櫻木花道),因緣際會發願終身成為受刑人的老師。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任職國中教師7年,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作品獲台灣創造思考教學優異獎。因為養育兩個孩子,將生命歸零重新活過,2005年辭去教職,成為專職作家。有人說,讀淑文的書,就如她牽著我們的手,和她一起走過生命的巡禮。淑文的文字,就如她的人,質樸溫暖,真誠坦白。 著有《在愛裡活著》、《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最長的辭職信》、雲門流浪者計畫《趁著年輕去流浪》、《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媽媽的讀心術》。其中《最長的辭職信》的文章《從浪子到鐵人》,以及《趁著年輕去流浪》多篇採訪流浪者文稿被編入大學國文教科書,作為生命教育與自我探索的讀本。 淑文的Facebook :搜尋黃淑文(桂花樹) 淑文的部落格:桂花樹網站http://blog.udn.com/h28712623/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