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科滿分又怎樣?Google 總裁:不管哪家公司,學歷再高 也比不上這項「技能」...

每科滿分又怎樣?Google 總裁:不管哪家公司,學歷再高 也比不上這項「技能」...

(圖/shutterstock)

}

 

學歷不是到Google求職的必要條件

Google 的求職者中有許多常春藤名校的畢業生,

但Google 已經不再把學歷當作是第一篩選標準,

 

人事部主管 Laszlo Bock

在 New York Times 的訪談中提到,

Google在乎的是

你在大學生涯中學到的技能和經驗;

說實在,光看學歷,

你是無法向 Google 證明你的天賦或毅力的。

 

那 Google 需要怎樣的人呢..... ?

 

(贊助商連結...)

 

 

 

連念大學都不必,

機會是留給「自學」的人!

Google的人事主管Bock 說:

「看看那些沒上大學,

但仍靠自己力量闖出一片天的人,

他們就是Google 要找的人才!」

 

很多企業「要求」求職者要有大學學歷。

但在 Google,

「大學」甚至已經 不被列在篩選條件內,

因為隨著資訊的發達、網路的開放與普及化

各大學在線上開的自學課程、職業訓練

資源已經足夠讓大家可以

靠「自學」學習到公司需要的技能。

 

展現你的技能,

「你能做甚麼」比「你懂甚麼」更重要

假設今天有個人來面試,

他理解力強、聰明又願意學習,

於是你雇用他為人事部或是金融部的員工,

但你發現他有基本的知識,

但卻無法將這些知識有效運用到工作上,

把這樣的員工和

另一個重複做同一件事做到變專家的人比較,

當遇到問題時,

那位專家一定會對那位員工說:

『我告訴你怎麼處理,這情況我遇過上百次了…。』

 

大學學歷只是你在某個領域學習的證明,

就像是你從新聞系畢業,

你也只能說你對人物採訪或是播報、

撰寫新聞有基本的了解,

 

但這個學歷並沒有告訴對方「你能做甚麼?」

 

你有膽量在許多觀眾面前表達你的想法嗎?

你會架設網站嗎?

你可以用有趣的角度思考不同的問題嗎?

還是你只是很會考試?

 

 

「統計」超級重要,

讓你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分析性思考!

「我在商學院學了統計,這對我的後來的發展影響很大。」

人事主管 Bock 說。

 

人類是的創造力的是天生的,

但邏輯和組織思考是靠後天學習來的。

分析性的訓練讓你在工作時不只是勞動,

你的思考模式會顯示出你和其他求職者的差異性!

 

邏輯思考不僅僅只是寫程式,

舉例來說,

在2010年,Facebook 發了一則貼文:

「政治候選人的臉書粉絲越多,就越有可能贏得選舉」

 

也就是說,越多人在粉絲業按讚,贏面越大。

但這是一個不合理的推論,

那些本來就很受歡迎的候選人,

可能剛好臉書粉絲就比較多,

而且過去也有粉絲較少的候選還是贏得選舉,

那該怎麼解釋?

 

跑這項統計的 Facebook 員工可能懂一點基本邏輯,

但他們沒有分析性的思考。

分析數據需要的是新科技的訓練,

以才能了解數據中的因果,

解釋其中的關聯。

 

 

 

懶惰只證明你先天聰明

恆心與毅力才證明你後天努力

Google 的總裁 Eric Schmidt說:

『有能力的人』和 『成功的人』的區別,

不是他們的知識,而是他們對事情的恆心與毅力

 

對某些人來說,大學真的是太輕鬆了,

他們可以在室友熬夜苦讀到爆肝的情況下,

夜衝加夜唱到凌晨,隔天考試還是拿 A

 

一張大學文憑無法說明你是天生聰明還是後天努力。

所以,Google 當然會寧願找個「有毅力」的應徵者,

而不是成績好的懶惰鬼。

 

 

想清楚,你想從大學裡學到什麼?

Bock 說: 

「我不是要大家不念大學,

只是很多念大學的人,

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念大學,

還有他們想從中學到什麼。」

 

Bock 和 Schmidt 都認為:

「在大學裡學到的技能和實際經驗,

遠比一張文憑重要!」

 

Bock 說:

「我其實已經忘記

上次別人問我主修什麼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如果你想要在 Google 工作 (或是其他公司)

 

千萬別只專注在你的主修,

你要確保在畢業後,

你能夠擁有足夠的技能和經驗,

在這個世界上創造驚奇。」

 

文章編譯自:VB

本文由 CMoney團隊 編寫,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我是肯小姐

撰文者我是肯小姐

各種網路好文,為上班族補充能量! 蒐集了網路上 各種有趣、有用、有能量的文章 適合所有 忙碌現代人 不管是 肯生活、啃美食、硍工作、懇心聲... 「你需要的,姐 都幫你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