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畢業 還是先就業?「這種方法」不只兩全其美,更不用 擔心往後的出路!

司徒達賢教授論壇

司徒達賢教授論壇

  • 2016-05-26 10:43
  • 更新:2018-07-17 09:31

要先畢業 還是先就業?「這種方法」不只兩全其美,更不用 擔心往後的出路!

(圖/shutterstock)

 

高中先就業在上大學?

多數人不看好此政策

政府鼓勵

高中畢業先就業,在上大學

政府將來可能會鼓勵高中畢業生先工作幾年再上大學。

有一些工作經驗再來讀書,

的確有助於學用之間的整合,

但此一做法也有若干限制。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先就業再考大學?家長不願意

對企業沒貢獻,學校招不到人

首先是大學未必樂見此一政策,

因為目前許多學校已經面臨招生不足,

若在幾年裡又少了一大批考生,情勢將雪上加霜。

其次是家長及學生不願意,因在現行入學考試方式下,

工作幾年後很難考取理想的大學。

第三是學生會擔心工作幾年後回學校,

成為當年同學的學弟妹,感覺不好。

第四是企業也未必願意,

因為高中畢業生在許多基礎能力上還是一片空白,

對企業的貢獻有限。

 

三明治式的教育

大學讀兩年再就業

讀完大 2 再就應

我建議大學可以實施「三明治式」

的教育-學生在大二以後,

到企業工作兩、三年,再回來學校完成學業。

此一做法的好處很多。從大學立場,

至少不會衝擊招生人數,

即使學生在工作的兩年間,

學籍及在校生人數都仍維持;從家長及學生觀點,

可及早擁有大學生的身份,減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而且學生已渡過了兩年嚮往已久的「大學生活」,

到職場去轉換一下,

可以刺激出新的活力或調整未來的人生方向。

 

 

大 2 進入職場可以實習得更久

回到校園更會珍惜學習的機會

對企業而言,讀過兩年大學的年輕人,

心智應更為成熟,其貢獻潛力更可預測,

而且來工作兩、三年比一般「實習」時間久,

使企業傳授知能的意願更高。對學生而言,

由於進入大學後一年多就要面對企業或「職場」的挑選、

兩年工作期間又可以省思學用間的整合,

這些都可以使他們的學習更有方向。

工作後返校也會讓他們更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

這對大學也有若干正面的衝擊。

 

學校會更在意產業的需求

教學上會以就業價值方面

因為一年多後就必須將學生「推銷」出去,

學校不得不從學生一入學即考慮產業的需要,

因而在教學上就必須關心學生的就業價值,

包括課程更務實而非僅介紹基礎學理,

以及在做人做事方面的輔導與要求,

這些對許多科系學生的學習及就業都有好處。

再者,由於教師會參與學生在業界工作期間的輔導,

而且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學生,

其要求及期望肯定與完全沒有工作經驗者大不相同,

教師就不得不調整教學內容來配合,

這些都可以加速產學之間或學用之間的整合。

 

 

 

本文由 司徒達賢教授論壇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想看更多 投資誌 的精彩內容

歡迎將我們 加為好友 唷 ~

 

司徒達賢教授論壇

司徒達賢教授論壇

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所講座教授 部落格:http://prof-seetoo.blogspot.tw/

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所講座教授 部落格:http://prof-seetoo.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