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太多規則如何讓你一事無成?如果你公司出現「這三件事」,那就要小心了...

Jam

Jam

  • 2016-01-02 23:05
  • 更新:2018-07-17 09:31

工作中太多規則如何讓你一事無成?如果你公司出現「這三件事」,那就要小心了...

(圖/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

 

你是否曾經覺得

同事們都只顧自己的績效,很難團隊合作?

有時我們會以為,這是某位同事很難相處的原因。

但事實不是這樣,

 

其實真正造成生產力下降的元凶,

竟然是現代的「組織與管理」制度?

 

趕緊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殺了生產力的三大兇手:

 

兇手1. 「明確分工」

明確分工,造成組織分工出現空白地帶

主管總是希望得到明確的結果,而不希望有模糊地帶,

就像告訴跑接力的選手,在95公尺後交出接力棒,

但如果這樣做,

到95公尺時如果沒有人,接力棒就會被丟在地上。

 

於是管理者嘗試著把「責任」交到某個人手中,

造成了另一個兇手。

 

兇手2. 「專人負責」

專人負責,說白了就是把責任推到另一個人手上

看似總要有個人負責整個流程,確保工作之間的銜接順利。

但這就像是在兩個接力選手之中,

再另外安排一個人員專門負責傳遞接力棒。

 

這樣的結果,就是無法贏得比賽!

清楚的責任劃分,只會讓大家知道,如果失敗了應該怪誰

 

組織管理把太多力氣用在釐清失敗責任,

好處是知道如果失敗了應該怪誰,

只是變成一個保證失敗的組織,而不是創造成功的條件。

 

兇手3. 「衡量指標」

公司衡量什麼,員工就只做什麼

 

如果我們用量化指標給予人們獎勵,他們就會將精力、注意力、血液,放在能被衡量的地方。

但這樣接力選手就只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腳下,

而不是放在接力棒上,最後就會掉棒、速度變慢。

 

合作並不是一個超大量的付出,而是如何分配自己的付出

合作其實承擔了風險,

他犧牲了客觀衡量個人績效的指標,轉而讓別人有所表現。

 

當用明確分工、專人負責、績效衡量指標,

就會產生一堆介面、中間部門,和協調角色,

這些人不見得會讓人力和資源活化,也許反而是生產力下降的元凶,

而當組織越複雜,就越難了解真正發生什麼事。

於是就更多簡報、更多代理人和報告、各種KPI,

於是人們將努力放在績效衡量看的到的地方,犧牲的就是團隊合作。

而組織績效惡化,為了改善又會繼續增加這些介面,造成惡性循環。

 

 

組織浪費了40%~80%的時間,

換來的卻是越辛苦的工作、越長的工時,以及越來越少的有價值活動

 

如果一個工作環境,合作會讓個人工作表現變差,

就不會有人想合作!

 

在職場上,這真是太重要了!

來看看這部影片吧!

 

長知識了!你的同事會「很難合作」嗎?

檢查看看,是不是有這三個問題呢?

 

Jam

Jam

專長是投資和文案撰寫, 興趣是寫部落格、喝咖啡和看書。 希望有一天能學會狩獵及野地求生技巧的象牙塔研究生。

專長是投資和文案撰寫, 興趣是寫部落格、喝咖啡和看書。 希望有一天能學會狩獵及野地求生技巧的象牙塔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