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現代人喜歡吃泡麵,
沖下熱水3分鐘即可食用,快速方便又美味,
特別受到學生族群與單身朋友的喜好。
有些小家庭偶爾也會煮泡麵充當一餐,
只要在泡麵裏加上一顆雞蛋和一把青菜,色香味俱全。
泡麵包裝上的使用方法,總是建議用水煮,
或是以熱水沖泡,只要3分鐘即可食用。
這個3分鐘的數字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好奇,
為何是3分鐘而不是5分鐘?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吃泡麵的3分鐘概念
據傳,泡麵無論用泡或是煮,
過了3分鐘就可以吃的概念,是泡麵的發明者,
同時也是日本知名泡麵品牌「日清」(Nissin)
創辦人安藤百福研究消費者心態後所製定。
其實,一碗泡麵就算泡上5分鐘,
麵條也不會過爛或糊掉,它的美味依然。
所以這3分鐘究竟是從何而來?又有何玄機?
這3分鐘只是一種心理學技巧。
安藤百福認為,等上3分鐘會讓人覺得泡麵更加美味。
因為這3分鐘內受到香味刺激再加上等候的過程,
會讓人們更加期待,胃口也跟著大開,
把泡麵吃下肚後,會覺得格外好吃。
若是5分鐘,就會讓人等不及,
內心的歡愉感也會減弱,這將使得期望值下降,
加上鼻子對香味逐漸習慣與麻痹,
所以就會覺得泡麵沒那麼好吃了。
原來這是完全心理學,好厲害!
難怪小編每次餓的覺得三分鐘真是三個世紀長阿!
泡麵是台灣人發明的
泡麵發明人,台裔日籍的安藤百福,
1958年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了泡麵。
泡麵的製做原理是利用棕櫚油
將已煮熟與調味的麵條硬化,並壓製成塊狀,
食用前以熱水沖泡溶解棕櫚油,並將麵條泡軟,
數分鐘內便可食用。
安藤百福是在後來的不斷試驗產品、
推銷產品的過程裏,建立了3分鐘的行業尺度。
安藤百福使用的是一種全世界的人共通的心理,
就是人在面對食物的時候,等上3分鐘,
這時的期望值是最高的。
所以,吃泡麵,都告訴你泡3分鐘。
泡麵雖然美味方便,但營養價值不高。
哈佛大學醫藥博士調查顯示,
泡麵成分能加入24種鈉鹽,容易造成高血壓、心臟病、
中風、腎損壞和其他疾病,
經常食用恐怕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或有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