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再會啦!封麥演唱會創百億奇蹟!40年藝界人生見證台灣音樂界文藝復興...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 2015-07-31 09:07
  • 更新:2018-07-17 09:31

江蕙再會啦!封麥演唱會創百億奇蹟!40年藝界人生見證台灣音樂界文藝復興...

(圖/shutterstock)

 

穿著絢麗的禮服,她站在聚光燈的下方,

雖然看不見歌迷殷切的眼神,

但仍能感受台下投射來的熱情,

28萬人等著聽她開口唱出封麥前最後一次演唱會。

紀錄即將創下,而她掀起的「江蕙現象」,

也將聲光、歌舞齊發的現場演唱狂潮,再推升到高峰。

 

今年1月2日,江蕙無預警宣布封麥,16場演唱會,

開賣當天超商與寬宏售票不堪瞬間湧入流量

而系統癱瘓,黃牛票水漲船高,

最便宜的800元高台票,竟一度喊到7萬5000元;

粉絲搶票的熱度史上未見,不得不再追加9場,

依舊吸引34萬人同時上線搶票,不到半小時搶購一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7月25日晚上,台語歌壇天后江蕙在首場告別歌壇

「祝福」演唱會上,唱到泣不成聲。

當天晚上由源活娛樂所設計華麗舞台,

與音樂節奏同步變幻色彩,

台下聽眾隨歌聲與特效如癡如醉,

跟著江蕙的喜與悲,一起笑一起哭。

 

現場超魅力 歌迷如癡如醉

這就是現場演唱最迷人也最難被取代的魅力。

根據文化部2013年流行音樂產業調查報告顯示,

一三年全台共舉辦2500多場大大小小演唱會,

平均每天舉辦7場演唱會,累計168萬入場人次,

近2年來熱度有增無減。

 

追憶青春的資深歌迷,讓江蕙、八○年代歌手黃鶯鶯,

還有一開再開的民歌演唱會,聲勢依舊不墜;

而正值青春的年輕歌迷,

著迷於和偶像近距離接觸、互動的現場表演,

撐起這1年超過100億元的產值。

 

南韓天團EXO,整齊畫一的舞蹈及炫目的舞台,

即使在平日舉辦,仍吸引萬名女粉絲朝聖。

跨年夜,五月天的演唱會,3場共15萬人一起同樂,

嗨翻高雄世運館。

 

即使不是超大型的演唱會,悶溼的5月,

華山的Legacy裡,冰冷的鼓聲、孤寂的吉他、

陰鬱的唱腔,靜夜裡,

英式搖滾團體「先知瑪莉」的「梅雨季」演唱會,

沒有放聲尖叫,

近千名歌迷滿足地跟著頹廢的弦律輕搖著。

 

不同的舞台設計、迥異的表演形式,

但都同樣令人醉心。

 

 

 

 

台灣最大演唱會製作商、也是五月天等

歌手演唱會專屬合作夥伴的必應創造,

總監周佑洋算了算,

六年前必應1年約承辦50場演唱會,一二年增至120場,

「去年開始,從女巫店到世運主場館等級的演唱會,

1個月我們參與的就超過100場。」

 

蘇打綠經紀人、也是資深音樂人林暐哲分析,

1980年代是MTV時代;2000年是網路時代,

小孩子做一首歌,就可以在YouTube上賣,

直接可以看到下載數和點閱數;

而2010年代,從虛擬走向實境,

現在正是演唱會的時代。

 

在這時代,考驗的是演唱實力及現場魅力,

「不會唱,但很紅的歌手愈來愈少了」

戴著黑框眼鏡的林暐哲有一張娃娃臉,

其實他25歲就當上製作人,在魔岩音樂時代,

參與過楊乃文、陳綺貞等歌手的唱片製作,

一路看著唱片界從輝煌到黯淡。

尤其當iTunes、Spotify等新線上收費平台興起後,

更是翻轉產業獲利模式,

「那時CD包得再大包也沒人買,」林暐哲苦笑,

「演唱會是低迷已久的流行音樂產業

找活路的一種方式。」

 

 

產業模式翻轉 唱出新活路

現在,音樂界熱烈迎來文藝復興。

在流行音樂產業調查報告裡,

一三年台灣流行音樂營業額已達455億元,

其中,音樂展演營業額高達130億元,

也就是每100元的流行音樂產值中,

就有近30元來自演唱會,而有聲出版則僅11元。

 

Legacy音樂展演空間兼創辦人、

中子文化執行長張培仁觀察,

「音樂本質沒有改變,是生活方式的改變。」他指出,

隨著主流媒體的碎片化,

相較於購買大量複製產出的錄音作品,

年輕的聽眾更青睞獨特、不可取代的現場體驗;

因此音樂公司也開始要求藝人走出錄音間,

展現唱、跳、創作、演出等現場魅力,

讓音樂「被看見」。

 

像是在台北市文化局長、

曾成功舉辦過伍佰演唱會的倪重華眼中,

台灣現場演出影像做得最好的是蘇打綠。

○七年,蘇打綠只不過是曾在600人場地「the wall」

表演的團隊,在6場售票的現場演出賣爆後,

看到潛力的經紀人林暐哲,

一下子要蘇打綠跳級挑戰一萬人的小巨蛋。

 

蘇打綠主唱青峰很緊張,也擔心票房不好,

林暐哲會因此破產。

在一次機會,林暐哲把青峰叫上小巨蛋的舞台,

對他說,「你看,沒你想像那麼大,

你就想成比女巫店大一點就好。」但其實,

從舞台望出去,青峰眼中的小巨蛋,

像是大到看不見盡頭。

但那次一唱就是5個小時的紀錄,

也讓蘇打綠成為第一個在台北小巨蛋

開唱的獨立音樂藝人。

 

今年5月,

他們才結束位於北京工人體育場的3萬人演唱會;

7月25日,蘇打綠「再遇見」巡迴演唱會

也將在香港紅磡,第一次挑戰連續演唱4場的紀錄。

 

 

搶奪商機 各路英雄入戰局

產業生態改變,連唱片公司的結構也跟著改變。

中子文化旗下的事業體,

就以培養具有現場及創作能力的歌手藝人為主,

其中,第一種類型是音樂分享平台街聲

(street voice),讓年輕創作者發表最原形的創作,

新生代歌手盧廣仲、徐佳瑩等都曾在街上發表作品。

累積一定能量後,即有機會到能容納上千位觀眾的

「legacy傳音樂展演空間」表演,

或在簡單生活節(simple life)、

或觀眾數在1500至3000人左右的

「台客搖滾嘉年華」等場合試水溫;

更成熟的藝人如周華健、蔡健雅等,

則有中子旗下的經紀公司「水晶共振」,

安排規畫到兩岸三地巡迴演出。

 

文/洪綾襄、黃靖萱

 

2015智慧城市x市長論壇

一起遇見智慧城市、市長的終極競爭力

我要參加

《財訊》41週年慶,

邀請您與市長們一起關注台灣、放眼世界、發現商機!

●新北市長、高雄市長 邀約中~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1974年創刊的《財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也最權威的專業媒體。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引領趨勢、創造財富,掌握政經、放眼國際」的核心價值,報導領域涵蓋財經趨勢、投資資訊、企業動向、產業動態、政情研判等。 http://monthly.wealth.com.tw/

1974年創刊的《財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也最權威的專業媒體。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引領趨勢、創造財富,掌握政經、放眼國際」的核心價值,報導領域涵蓋財經趨勢、投資資訊、企業動向、產業動態、政情研判等。 http://monthly.wealt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