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除了是全球最成功的投資家之一,
更是成功培養了自己的三個孩子,
其長女蘇珊成為一名基金管理人,
長子霍華德致力於解決全球饑荒問題,
幼子彼得成為了獲得無數榮譽的傑出音樂人。
每個孩子都如願以償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並在所擅長的領域大放光彩。
直至今日,
巴菲特的經商財富及兒女教育上的價值觀都影響頗深,
對我有很深的啟迪意義。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工作是最高的獎勵
巴菲特一生都在工作上孜孜不倦。
對他而言,工作並不是一種任務,
也不是為了獲得報酬,而是一項獎勵。
通過工作他實現了自我價值,
淋漓盡致地發揮才華造福於全社會人類。
其成功的投資經驗和理念成為股票史上的瑰寶,
令後人受益無窮。
也正是對於工作的崇尚使得巴菲特成為了一名偉人,
並樂在其中。
工作真正重要的是,
我們需要找到自己內心的熱忱所在,
並且讓其發光發熱,
最後發揮出太陽般的炙熱。
這就需要我們在找工作時
一定要去找尋自己真正喜歡的,
因為興趣會讓你不計較得失,
而發揮源源不絕的熱情,
因為只有你懂得做這件事是多麼的快樂。
此外,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工作是我們的主動選擇,
是為了我們自己,
工作的報酬取決於你貢獻的價值,
我們更應該把工作當作一種學習體驗,
不斷去嘗試與精進,
而企業給予了我們平臺和試錯成本。
也是工作讓我們免於生活的平庸,
讓我們的社會井然有序,
讓我們最終卓有所成,
所以,敬畏工作,
是它給予了我們人生的最高報酬。
獨立思考,堅持做自己
巴菲特能有今天不菲的成就,
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功不可沒。
從幼年時期對於做生意的獨立思考與嘗試,
到青年時對投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多方學習股票知識,並進入父親的公司,
向客戶推薦增值股票,
最終通過自己的經驗與判斷,
歸納出股票投資理論-價值投資。
並終身踐行,取得了七次聞名世界的經典投資。
獨立思考,聽起來挺簡單的,
其實做起來蠻難的。
獨生子女的溺愛與填鴨式教育的當代,
使得社會中的大部分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是說我們不願意去獨立思考,
真正的事實是我們不會獨立思考,
我們更像是被設定好的程式,
老老實實的執行好自己所在的指令。
但我們終歸是擁有獨立意識的高級動物,
當世界日新月異,我們也需要與時俱進,
能夠獨立思考才能幫助我們擁有自主意識,
擁有創造性思維。
如何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首先第一步就是開始拿掉自己的心理高度,
不要給自己設置局限,
要相信自己能夠有能力去做任何事情,
學會去多想方法,多借鑑學習。
第二步是不要被權威所阻擋,
無論是專家權威還是權力權威,
我們都要持有一個懷疑態度,
多想想,多思考。
沒有完美的法則,總有其適用邊界。
第三步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平時就要學會多觀察思考,
多質疑驗證,多實踐糾錯,
然後不斷去進行自我反思和管理。
父母是兒女最好的老師
偉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偉人,
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將其精神和物質的財務傳承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階級難以跨越的終極原因所在,
也即是馬太效應揭示的深刻意義,
有著其殘酷的宿命性,
又昭示著不屈於命運的抗爭性。
巴菲特在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人的同時
也沒有忘記做一名父親的偉大責任。
他以身作則的
將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品質傳遞給兒女,
同時注重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尊重他們的選擇並適時的給予引導與幫助,
最終成功培養了三個孩子,
使得他們找到了人生的價值所在並且受益終生。
當我們真正意識到孩子是獨立個體的時候,
我們才開始有資格成為孩子的老師。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更多的是模仿學習,
而最親近的就是父母,
孩子學到的很多東西都是父母言傳身教的結果。
當你想你的孩子合理安排學習,
不要沉迷於玩樂時,
大人們就一定要做好榜樣,
學會尊重與正確引導。
巴菲特留給兒女最珍貴的資產
不是錢 而是…
我們每個崗位都有就業資質要求,
而做父母卻沒有,
孩子沒有選擇的就被安排做了孩子。
所以各位大人更應該審慎的對待孩子。
巴菲特對於兒女的教育也是非常有方法,
巴菲特說:
如果你給他們足夠的錢,
讓他們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會讓他們一生都碌碌無為。
而我能留給他們的
將是比任何財富都有價值的——我一生的經驗。
在兒女遇到困難的時候,
巴菲特會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為他們做開導。
他經常會講一些小故事,
通過故事來讓孩子們懂得一些道理。
有人總結了巴特菲為兒女解決問題和傳授方法的信件,
編成了《巴菲特給女兒的一生忠告》這本書,
書中一共有 56個忠告,
其中包括了為人、處世、性格、
事業、財富等方面的忠告。
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曾有美國記者採訪巴菲特,問道:
「您把大部分財富都捐出去了,
您會給您的孩子留下什麼呢?」
巴菲特回答說:
「我已經把最珍貴的財富給了我的子女。」
他坦言:
「億萬財富並不能給人帶來多少能力和成長,
反而會消磨人的激情和理想。
從一定意義上講,
金錢只不過是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罷了,
只有樂觀、自信、勇敢、勤於思考的性格
才能收穫快樂和豐富人生。」
這不僅僅是一本家書,
更是一本智慧書,
處處充滿著人生哲理。
(文章來源:於此 / 首圖來源:路透社)
本文為「全文引用」,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