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真正的成功者,是含著淚不斷奔跑的人…

方言文化出版公司

方言文化出版公司

  • 2019-08-23 09:18
  • 更新:2019-09-19 17:23

記住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真正的成功者,是含著淚不斷奔跑的人…

(圖/shutterstock)

 

作者:彼得.霍林斯

 

奧地利的知名心理學家

費里茲.海德(Fritz Heider)

提出「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該理論解釋了我們如何

歸納己身的行為與他人的行為。

藉此,我們將最後一次

用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控制與運氣。

 

歸因理論指出人們會用兩種方式

來歸納行為的意義:

一種是內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

也就是將人的成功與失敗

歸因於個人特質;

另一種是外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

也就是將人的成功與失敗

歸咎於外在環境。

當推銷員今天一項商品都沒賣出時,

是因為他不夠有魅力與說服力,

還是只是因為他不幸遇到

沒興趣花錢的客戶?

你對推銷員的解讀,

能立刻展現出你在

歸因理論中的位置。

 

聽起來跟控制信念

有點相似,對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人們在面對自己時,

往往選擇自利歸因

海德認為我們在檢視他人的失敗時

傾向於使用內部歸因,

也就是覺得別人犯錯是

因為內部個人特質。

但當犯錯的人變成我們自己時,

我們則比較有可能使用外部歸因—

將錯誤歸咎在環境因子

或他人身上,

而非負起個人責任。

 

相同的理論也適用於成功的時候。

我們在自己成功時,

比較有可能使用內部歸因,

但面對他人成功時,

卻傾向使用外部歸因,

也就是出於「運氣」。

我們會成功是因為

自身的智慧與魅力,

但我們會失敗卻是因為

壞運或者外在環境影響。

這樣的想法,

對我們來說既方便

又具有防禦作用。

 

人類總是想要魚與熊掌兼得,

我們把成功歸功於自己,

卻與失敗撇清關係。

我們歸因的方式有很大一部分

是受到情緒的驅使,

這是很合理的。

我們做出自利歸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s),

藉此讓自己

在成功時更加高興,

在失敗時免於承擔後果。

 

在遇到人身攻擊時,

我們也很容易做出自利歸因。

我們通常不會分析對方的攻擊,

反而會指出這個世界

與他人是多麼不公不義,

以此當作藉口並分散注意力。

那些不惜一切代價

避免失敗的人尤其常這麼做,

他們極有可能會做出

對自己有利的歸因。

 

自利歸因的舉動,

會為自己帶來傷害

但就長遠來看,

這種自利歸因的舉動

是否會對我們造成傷害呢?

若我們從來不對失敗負責,

我們要如何從失敗中學習,

並避免重蹈覆轍?

再者,若我們全然相信

運氣是促成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那麼在遇到不利的環境時,

我們會較難保持毅力與紀律。

這就是人之所以會合理化

自己的行為以及找藉口的最主要原因。

 

我們也傾向於下意識地怪罪

受害者是自作自受,

藉此拉開自己

與令人痛苦的困境之間的距離。

此外,我們也容易認為

自己比他人更複雜、更多元、

更不可預測,

這是因為我們

花很多時間觀察自己,

但卻不太花時間

觀察他人的複雜性。

 

總結來說,

理解人類的這些自然傾向

能有什麼幫助呢?

若我們能認清自己

對人生有責任與義務,

且相信自己能夠大略

掌控自己的命運,

我們就能完全屏除運氣的概念。

這麼做將使你得以直通成功,

但同時也直通失敗。

或許「相信運氣」是在面對

必然的失敗時的防禦機制。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

個人責任與短暫的運氣是互相矛盾的。

 

 

假設現在有兩個人,

他們擁有相同的才華,

工作時一樣努力。

其中一個人在午餐時間外出用餐,

另一個人則留在公司的餐廳吃飯,

正好被同桌的人才仲介顧問看上。

我們是否該認為那個剛好在

正確時間想吃員工餐廳的人很幸運呢?

我們是否該認為

在錯誤時間走出公司吃飯的人不幸呢?

 

或許吧。

在讀完這章後,

你可能會覺得本章的重點似乎是

「相信運氣會扯人後腿」,

但事實並非如此。

真正會扯人後腿的,

是相信自己

無法改變環境,

是相信你的成功與失敗

取決於運氣。

 

想要獲得所謂的「幸運」,

你必須先理解,

其實你擁有改變人生的力量。

無論你有多相信運氣,

運氣都不會是決定你

人生走向的主要原因。

但是,運氣也並非無足輕重。

 

看更多好書試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摘自《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

作者:彼得.霍林斯、出版社:方言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Naomi)

(首圖/shutter stock)

 

方言文化出版公司

方言文化出版公司

方言文化,在地與全球多元創新智慧的傳續者。 「方言」,非單一標準的言論說法,而為在地多元文明的自然演化,扮演著傳遞世世代代智慧的媒介角色。「考九服之逸言,標六代之絕語」,西漢儒學家揚雄耗窮三十年之功遍訪九州始成《方言》一書,祈能留存在地的論述、文化與智慧,於是我們以「方言」作為名字,用以牢記如此弘願來自勉。 「方言」,更是全球異地不同的語言,有著獨特的生活體驗與知識結構,以不同的歷史持續演進。十九世紀中國設立「廣方言館」,聘儒紳和傳教士教習世界各國語文與知識,旨在培育具有近代學識的人才,進而養成了影響世局的能人智士。因此,我們更以「方言」為名來紀錄與追隨仿效這個史實,企圖以全球智慧打造知識台灣。 「方言文化」用心蒐羅全球的創作價值內容,勉力扮演讀者眺望寰宇文明的窗口和探查在地智慧的蹊徑。我們汲汲深入理解每一個知識閱讀的渴望、需求,運用專業的出版本事,努力向創作者求取問題的解答、知識技能與珍貴的生活體驗,以華文出版模式傳續「典範型式」、「前瞻思考」、「雋永掌故」、「革新技能」和「心靈體悟」,讓人們能夠藉由方書之言得以啟蒙,得以滿足,得以提升,這是方言文化出版公司創立的宗旨與存在價值。

方言文化,在地與全球多元創新智慧的傳續者。 「方言」,非單一標準的言論說法,而為在地多元文明的自然演化,扮演著傳遞世世代代智慧的媒介角色。「考九服之逸言,標六代之絕語」,西漢儒學家揚雄耗窮三十年之功遍訪九州始成《方言》一書,祈能留存在地的論述、文化與智慧,於是我們以「方言」作為名字,用以牢記如此弘願來自勉。 「方言」,更是全球異地不同的語言,有著獨特的生活體驗與知識結構,以不同的歷史持續演進。十九世紀中國設立「廣方言館」,聘儒紳和傳教士教習世界各國語文與知識,旨在培育具有近代學識的人才,進而養成了影響世局的能人智士。因此,我們更以「方言」為名來紀錄與追隨仿效這個史實,企圖以全球智慧打造知識台灣。 「方言文化」用心蒐羅全球的創作價值內容,勉力扮演讀者眺望寰宇文明的窗口和探查在地智慧的蹊徑。我們汲汲深入理解每一個知識閱讀的渴望、需求,運用專業的出版本事,努力向創作者求取問題的解答、知識技能與珍貴的生活體驗,以華文出版模式傳續「典範型式」、「前瞻思考」、「雋永掌故」、「革新技能」和「心靈體悟」,讓人們能夠藉由方書之言得以啟蒙,得以滿足,得以提升,這是方言文化出版公司創立的宗旨與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