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雪珍
年輕談戀愛時,
巴不得二十四小時黏在一起,形影不離,
覺得那才是愛;
等到中年,一切恰恰相反,
這種黏 TT的關係令人窒息、想逃。
我們想獨處,做喜歡做的事,
不想違背心意去配合對方;
把另一半訓練得獨立,
我們才能獲得獨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個人,是很自在的。
人到中年,我們不得不承認,
越來越喜歡一個人,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隨興自在,輕鬆自由,沒有負擔。
像是一個人去山裡泡湯,
吃頓精緻的料理;
一個人看場電影,
想看哪一部就看哪一部;
一個人去旅行,去哪兒玩,
不必問別人的意見;
一個人跑步,一路聽喜愛的音樂,
不必跟別人沒話找話說⋯⋯
▍一個人的日子,
再也難回頭
喜歡上獨處,就很難再回頭,
它是一條不歸路。
怕的是,另一半不這麼想,
硬是要執子之手,出雙入對,
一起走到人生終點。
這是兩人之間最難好好坐下來談的一個點,
對方會懷疑不被愛了,
不論怎麼解釋,就是聽不懂,
竟然是很多中年人最煩心的事。
Peggy從孩子念小學起就移民國外,
先生負責在台灣賺錢養家,
每年團圓兩次,相安無事。
哪裡知道二十五年後,先生退休了,
Peggy的苦惱才開始。
不論Peggy 做任何事,
先生都亦步亦趨地跟著,
弄得Peggy心煩氣躁,
不得不規定他可以跟的事、
不可以跟的事,卻未獲先生諒解,
以為Peggy不想要婚姻。
「妳是想離婚嗎?」
「沒有。只是希望有自己的生活。」
「可是,過去二十五年,
妳已經有自己的生活。」
▍對美滿婚姻,
各有不同想像
Peggy回應,以前要照顧孩子,
並沒有自己的生活。
先生不解地反問,
難道 Peggy 的理想人生藍圖裡,
沒有他和孩子?
Peggy 不知道怎麼解釋,
就說:「也是,也不是。」
先生更加糊塗了,三天兩頭鬧脾氣,
Peggy 不禁懷念起從前分居兩地的日子,
雖然孤單無助,
但一個人獨斷獨行,清心自在,
原來是難得的自由。
兩人之間的爭執焦點,
在於對「幸福婚姻」的期待迥異,
Peggy 過慣一個人的日子,
希望多一點自己的生活;
而先生認為好不容易團圓,
希望多一點兩人的生活,
而且幸福的婚姻不就應該是白頭偕老,
出雙入對嗎?
逼得 Peggy不得不直白地說:
「這樣的『白頭偕老』
沒有自由,我不要!」
「可是,我們是夫妻呀!」
「幸福的婚姻不是只有一種樣子,
也有一種是當朋友。」
當朋友?
聽起來就像男女朋友在談分手時,
提出來的安慰性說法。
這讓先生的腦袋更是往死胡同裡鑽,
只覺得天要塌了,婚姻要砸了,
人生從此毀了。
▍不是愛,是負擔
一個人有沒有能力獨立,
要看三件事,一是經濟獨立,
二是人格獨立,三是情感獨立。
人到中年,前兩項都獨立了,
唯獨情感上,有些人仍然無法獨立,
依賴成性,
做什麼事都要拉著另一半,
如果沒有另一半,
想也不想就自動放棄不做。
而這樣的人,男女都有。
年輕時,通常先是女性養成依賴性;
中年之後,男性從工作舞台退下來,
沒有個人的嗜好,沒有個人的朋友圈,
變得很依賴太太,
造成太太很深的困擾,以及沉重的負擔。
小蔓一直單身,熱愛學習,
最近迷上一種具有療癒功能的繪畫,
三天認證課,學員都是女性,
其中有一位的先生跟來,
坐在太太旁邊,不斷下指導棋,
未曾離開半步。
「妳不能這麼畫,剛剛老師不是這樣說的。」
「妳要在這裡用粉紅色,看起來才對。」
其他同學都用羨慕的語氣跟太太說:
「妳先生好愛妳,陪了三天,
沒聽到他抱怨,妳真是幸福的女人。」
只有小蔓暗自嘀咕:
「這個男人吵死了!」
▍唯一的嗜好,
陪著另一半
下課時,先生自告奮勇,
熱心地幫忙跑腿買飲料與點心,
再受到一陣誇讚,
同學又跟太太說:
「妳先生人好好,有人服侍,好命喲!」
小蔓則在內心翻白眼,
心想這位先生黏太太還不夠,
連還不熟的同學都要一併黏上,
黏成一個好友圈。
課程結束時,趁著先生去上廁所,
太太意外地悄悄挨近小蔓,
小聲道歉:「他就是這個樣子,
我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
「他沒有自己的興趣嗎?」
「他的興趣,就是我。」
聽起來真是教人毛骨悚然,
小蔓不禁拍拍胸脯,
慶幸自己沒有一腳踏進婚姻裡,
這樣黏TT的關係令人窒息。
不過她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有一位南部朋友開養雞場,
每天和批發商拍桌對罵,
是事業女強人,
可是在聽到小蔓一個人開車
到另一個城市泡湯時,竟然驚呼:
「妳怎麼敢一個人去泡湯?」
「為什麼不敢?」
「只要沒有先生陪,我是不會出門的。」
小蔓身旁這樣的女性還真不少,
受到傳統婚姻觀念的制約,
總覺得任何場合都必須夫妻同行,
才是婚姻幸福美滿的樣子;
只要沒有先生陪伴,
很多事就自動放棄不做,
缺少新奇的體驗與樂趣。
小蔓笑說:
「這些賢妻良母需要
『被帶壞』,才能真正擁抱人生!」
▍自我檢查
中年之後,性別會越來越無性,
性格則越來越獨立。
情感依賴,對於追求獨立的人,
是難以忍受的,反而會把他們逼走。
根據心理諮商專家的建議,
何妨檢查自己或伴侶有沒有以下行為:
1 .一直堅信,
自己對他的愛是不可取代的。
2 .除了他以外,
幾乎不跟其他人出去玩。
3 .在面臨選擇的時候,
總是想先得到他的同意,
即使只是一件日常小事。
4 .很容易因為他對你的評價,
而感到受傷。
5 .為了維持彼此關係,
做了很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
倘使出現以上現象,
就要正視情感依賴的問題,
鼓勵自己或對方培養新的嗜好,
擴大交友圈子,
或是展開一個新的計畫,
轉移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人與事。
看到一朵美麗的花,
把它摘下來,占為己有,
就是依賴,
自私且占有欲強;
而愛是不一樣的態度,
每天定期幫花澆水,
希望它的美麗可以持久,
展現無私的、成全的精神。
對於另一半,該給的是愛,
而不是依賴或占有。
看更多好書試讀,讓另一半更愛你:
- 離過婚的人 就不能談戀愛嗎?呂秋遠:離婚不是罪,請先了解對方的「前任」
- 「偷吃」哪有那麼多理由?不愛了就 好聚好散,也別找一堆藉口 傷害彼此...
- 男友總愛「喊沒錢」...從這 2點看出,他到底是真的沒錢 還是不想「為妳花錢」!
- 明明是雙重標準,還口口聲聲說「把媳婦當女兒疼..」事實是:女兒可以,媳婦不行!
- 一封媳婦的辭職信… 看透傳統社會對婦女的壓抑
本文摘自《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
作者: 洪雪珍 / 出版社:有方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tella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