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除非是大企業家,
要不就是含金湯匙出生的第二代,
否則在各地房價都來到相對高點的此時,
想要為自己、為家人買個窩,
不跟銀行打商量貸個幾百萬,
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只是一經比較會發現,
莉美跟惠雯同樣買三房兩廳的房子,
莉美的房貸利率不僅比惠雯低,
就連惠雯想提高貸款額度,銀行也是千萬個不行,
但莉美卻輕輕鬆鬆多借了些錢裝潢房子,
這其中的差別究竟在哪呢?有沒有什麼訣竅?
計畫買房的妳不能不重視這個課題。
掌握最佳比例的三三原則
一般人買房子通常要跨過兩個門檻,
才能一圓購屋美夢。
第一是自備款門檻,第二個門檻便是房貸。
在正常情況下,銀行提供的房貸額度是房屋總價的七成,
也就是說購屋人要自行準備三成自備款。
以總價六百萬元的房子為例,
自備款至少要準備一百八十萬元,
跨過第一關門檻,才能談房貸。
購屋準備三成的自備款,
每月房貸還款不超過家庭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這樣的購屋行動就屬穩健。
這正是所謂合理房貸的「三三原則」,
也是一般家庭最適當的房貸比例。
房貸市場悄悄緊縮
近幾年,國內金融體系資金十分寬鬆,
銀行有太多錢貸放不出去,
因此對於產業景氣復甦的房市,
有十足抵押品的房貸客戶,銀行特別喜愛,
以往七成的房貸額度,
甚至可拉高到百分之百,不需自備款。
不管是預售屋、新成屋或中古屋,
一般要貸到八成五、九成五是很容易的,
在利率處於二.五%的低點情況下,
民眾想買間房子是很輕鬆的事,
如此一來也鼓勵更多民眾進場購屋,
促使這波房市復甦時間拉長。
只是這麼「好康」的事,在 2007 年六月開始出現變化。
金管會有鑑於國內金融機構放款過度集中於房貸,
且借貸額度偏高,擔心一旦房地產景氣反轉、房價下滑,
屆時銀行業者又要吃下大筆壞帳,
重蹈前幾年的「雙卡風暴」,
於是祭出了罕見的金融檢查大動作,
購屋人明顯感受到銀行悄悄緊縮房貸。
這種現象在美國次級房貸問題引爆後益加明顯,
國內金融業者更加警覺到,
房市景氣和房價不可能一路往上走,
於是,銀行整體房貸額度都往下降,
從過去的八成五、九成五拉回到七成、八成五,
對特定區域或是特定產品,
額度可能只有六成或更低,
甚至還有銀行對某些產品拒貸的情形。
跟上海外潮流,
掌握年投報 8% 的投資先機
銀行大小眼的挑房標準
究竟在哪些情況下,
銀行會對妳看中的房子大小眼呢?
反過來,妳要如何提高自己房子的房貸價值呢?
那就先來了解銀行是如何評核房貸客戶。
基本上,金融機構對房貸決定貸款額度和房貸利率,
是從四個面向來看:區位、產品、職業及個人信用狀況。
實務上以區位而言,
銀行業者對國內房屋市場都有類似A、B、C的等級區分,
A 級地區的房屋,房貸額度最高、利率水準較低,
這就是銀行最愛的房子,大多屬北中南大都會地區,
B 級則是額度較低、利率較高的房屋,
C 級的條件就又更差了。
購屋前,記得先了解探聽
妳的房子評等是哪一等級的房貸區,
免得將來要繳較高的房貸,
要轉手時還落入不易賣掉的窘境。
銀行所訂的房貸等級,
正是萬一房貸戶繳不出錢,
要賣掉房子的難易程度。
就產品別而言,金融業者對住宅產品最喜愛,
特別是標準三房或是兩房的住宅產品,
除了需求較強、能支撐房價的力道較高外,
當然也是基於萬一變成壞帳銀行要處理最容易,
所以像是 M 型社會兩端的產品∣∣小套房與大豪宅,
近來都受到銀行的關注,
房貸額度普遍降到五、六成,
郊區或次級地段的套房,
很多銀行甚至列為拒絕往來戶。
此外,受到內需不振,房東頻頻調高租金下,
很多店面產品都租不出去,
空置率大幅提高,想跟銀行貸款也都較為困難,
就算准貸,核貸額度也只有五成左右。
當然,屋齡與屋況也會影響房貸條件,
所以買屋時也要注意屋況及房屋老舊等問題。
固定收入銀行愛「貸」
從購屋者的職業別觀察,
銀行最喜歡有固定工作收入以及有足夠能力還款的人,
像是軍公教人員、五百大企業、上市櫃公司員工,
都可享有較高的房貸額度、較低的利率。
相對的,若工作不穩定、風險較高者,
房貸條件就會比上述的人差一些,
如果老公工作收入較不穩定,而老婆是公務員,
以老婆名義去跟銀行借貸,
房貸條件絕對比老公好。
另外,個人信用狀況
也是銀行評核房貸很重要的參考資訊,
因此要特別提醒一些剛出社會的年輕人,
一定要重視、注意個人的信用,
小如信用卡、現金卡的繳款狀況,
大者不隨便替別人做保,
這些都會影響銀行要不要借妳貸款
及借款條件的好壞。
據了解,有不少雙卡風暴下的卡奴,
想買房子就面臨到無法順利從銀行體系借到錢的情況。
買房子是很高興的一件事,
繳房貸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因此在購屋前一定要先做好財務規畫,
多比較各銀行提供的房貸優惠和條件,
更重要的是要跟銀行建立良好的借貸關係,
屆時還款就不會感到壓力那麼大了!
辛苦一輩子…
比不上買對1間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