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惠英
走進台北市大安運動中心旁的和平實驗小學,
彷彿置身歐洲學校。
寬廣的空間、明亮的色調、
吸睛的裝置藝術,
加上注重孩子主體性的課程設計,
展現出獨特的學習樣貌。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
OECD、歐盟等國際組織
近來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倡導「能自律自主的行動」或
「學習如何學習」的核心素養。
和平實小是台北市
第一所公辦公營的實驗小學,
同樣以「自主學習」為核心概念,
透過主題課程引領孩子,
在選擇、規劃、尋援、
實踐和反思的學習歷程中,
逐步邁向「健康自主」、
「情緒自主」及「學力自主」。
以孩子為主體,
掌握學習動機和步調
和平實小校長黃志順說:
「很多人的成長經驗,
都是大人說什麼做什麼,
大人不說就不會做。」
他談到,現在加諸在孩子身上的學習,
其實大多脫離以孩子為主體的學習。
因此,一開始籌備學校時,
思考如何貼近實驗教育,
決定回到孩子學習的根本,
讓他們自己掌握學習的動機和步調。
黃志順指出,
學校的課程、教學和評量等
都依循「自主學習」的核心概念,
審慎的思考、決定該做什麼事,
以及不要做什麼事,
有以下幾個主要做法:
做法1:學校沒有上下課的鐘聲,
也沒有廣播系統
在和平實小聽不到鐘聲,
孩子可以透過手錶或教室內外牆上的時鐘,
從小開始學看時間。
「建立孩子對時間的感覺很重要,」
黃志順認為,如果沒有時間感,
不知道下一分鐘、
下一小時或下個星期要做什麼,
孩子就不可能自主學習。
很多家長以為,
等到中、高年級上數學課時,
孩子才開始學看時間就可以;
但那是為了考試而學,
練習時間的計算和換算。
「教時間,不是拿來考試,
而是為了自己能掌握時間的進程,
好好活著、開心活著、活得更好,」黃志順說。
做法2:不用坊間教科書,
老師自編教材和設計課程
和平實小不使用坊間出版的教科書,
採行春夏秋冬四學季制,
課表也看不到傳統的國語、數學等科目,
而是體適能活動、導師時間、主題課、
自主探索時間、基礎課等。
中、高年級則會有選修課。
一年級導師柯慧儀表示:
「主題課搭配基礎課,讓學習有趣又有用。」
基礎課包括國語、英語、數學等科目,
每個學季會操作一門主題課,
讓基礎課學到的知識有用武之地,
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能夠獲得解決。
例如,和平實小也有注音教學,
但將注音 10週拉長為 20週,
並教導小孩同步識字。
老師會一邊在黑板畫圖、一邊說故事,
目的是幫助小孩進入閱讀。
上數學課也會動手操作、玩闖關遊戲,
使用數棒、形狀積木等教具,
培養數感、量感、形感、邏輯思維等。
主題課是該校最吸引人的特色。
以一年級為例,
從「生活高手」、「童玩設計」
到這個學季的「小農食堂」,
帶給小孩跨領域的統整學習。
在「小農食堂」的主題課中,
小孩從一開始的認識採買食材、自製食物
(做麻糬、搓湯圓、米披薩、潤餅捲)、
在學校種植作物、採收並醃漬梅子、
幫植物搭棚架,
也會到陽明山野蔓園插秧、
巡田、割稻,體驗農耕生活。
上主題課時,
可以觀察到孩子之間有很多不一樣的互動。
柯慧儀分享,因為主題課需要進行分組,
有的孩子會積極找伴、有的比較被動,
有的孩子則很容易落單,
「我們不迴避現實的問題,
譬如孩子的人際關係可能不好,
但會協助孩子面對真實的處境,
也會看到孩子學習的擴展,
例如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跟不同的人接觸。」
做法3:沒有考試、成績排名,
也不選模範生
和平實小沒有大量反覆練習的回家功課,
但有需要思考、蒐集資料或動手做的作業。
這裡也沒有所謂的月考、
打分數或成績排名,
而且沒有模範生的選拔。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學習進程,
是和自己競爭和比較,」
黃志順說,以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學校,
不鼓勵或強調兩個人在同一件事的競爭,
而是同儕之間相互合作,
朝共同的目標前進,
並允許孩子之間拉出來的落差,
因為「每個孩子都不相同、
卻是平等的(different but equal)。」
讓孩子在自主下願意被教練
柯慧儀談到,在基礎課做測驗,
主要看孩子是否達到學習目標,
例如數字 10以內的合成分解夠不夠熟練;
主題課的評量
不是去把孩子的學習成果分等第,
而是對於孩子最後學習成果的期待,
並列出一些成果的標準,
引導孩子持續學習。
此外,每次主題課的小型成果發表,
也還是會安排競爭的活動。
例如,童玩設計就設計了票選活動,
所有的作品放在小孩前面的桌上,
看到自己喜歡的作品,
就把圓點貼紙貼在投票單上,
但不能投給自己,
較多票數者贏得高手徽章。
「自主學習包含自我的覺察,
利用自己的優勢截長補短,
並要累積足夠的能力,
需要知識、經驗加上行動的勇氣,」
柯慧儀強調,
學習不一定是快樂的、舒服的,
讓孩子在自主下願意被 coach(教練),
才有突破學習瓶頸的機會。
中年級開始有選修課
「自主學習,要讓孩子能選擇自己喜愛的課程,
如果很多人都要選同樣的課,
就由孩子自己寫一段話來決定,」
和平實小校長黃志順說,
中年級開始會利用全天課的下午進行選修課,
讓學習的主動權有機會回到孩子手中。
該校每個年級共有 2個班,
但會開出 4門選修課,
大幅降低師生比以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
另外也緊貼老師的專長和興趣開課
(除了與大安運動中心合作的游泳課
是三年級的必選修),
老師可以專心備課,
與學生有更多互動,也更有成就感。
目前規劃,
中年級每週 2門選修課、共 6節,
高年級則增加為每週 3門選修課、共 9節,
屆時希望帶孩子做專題研究。
孩子開始學習選擇,
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在實行的過程中也學習調整、
尋求支援、分享及反思。
黃志順在學校臉書分享一位家長的心得。
這位媽媽的女兒
轉到和平實小才第二學期(第三學季),
卻已展現學習和情緒管理的轉變。
原來小孩選擇了跟時光機有關的課程,
要構思設計學校的校史室,
有時整個晚上都在準備選修課,
主動上網查詢有關學校的老照片,
甚至勇於離開團體的舒適圈,
自己獨立完成任務,感覺又長大了。
更多文章請參考《未來Family 5月號/2018 第35期》
本文由 未來family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Stella
(圖片來源: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