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父母:喜歡嗎?爸媽買給你;國外父母:想要的 自己買!

台灣父母:喜歡嗎?爸媽買給你;國外父母:想要的 自己買!

(圖/shutterstock)

.                                                               

 (首圖純屬示意)

 

記得以前有部很紅的廣告

裡面不斷重複著:喜歡嗎?爸爸買給你

雖然只是一部廣告

卻也道出了很多台灣父母

面對孩子的需求,是如何答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用物質滿足孩子

真的是對的教育嗎

很多的父母

因為自己工作忙碌

對孩子疏於陪伴

只能用物質滿足孩子的需求

以為這樣,就盡到父母的義務

但這樣教育孩子的方法

真的是對的嗎?

在國外,很多爸媽對於孩子的需求

是要他們自己想辦法爭取

在《沒有成績單的童年》這本書中

描寫著瑞典的父母是如何教出獨立的孩子

關於孩子想要的東西

他們是這麼表現的:

 

瑞典孩子的畢業旅行

從規劃到金費都自己搞定

瑞典的國小非常注重畢業旅行

從行程的規劃到資金的募集

都是他們一手包辦

節慶的時候,他們會販售餅乾

也會有幾個班級聯合籌辦募款園遊會

由家長帶領孩子

一起自製三明治、餅乾

或是舉辦跳蚤市場

販賣家裡不需要的二手物品

 

 

從小培養

「有付出才有所得」的觀念

藉著這個機會,從小就養成了

「有付出才有所得」的觀念

讓孩子懂得

自己需要的東西

要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得到

這麼一來

孩子除了會有種「我長大了」的被尊重感

也會知道自己有人生的自主權

更能體會到爸媽賺錢不容易

比起純粹收穫

付出後得到的回報

能讓他們更加難忘,更具教育意義

 

在瑞典,他們發現

瑞典的家長不會完全給予孩子他們想要的

父母從中協助孩子

但主要還是需要靠自己努力

就連在做家庭採購的時候

也會帶著孩子一起討論

讓孩子知道如何取捨、選擇

所以瑞典的小孩們很早就學會經濟獨立

也讓他們從小就有基本的金錢觀念。

 

有求必應反而養出公主、王子

反之,台灣常見「有求必應」的教育

容易養出公主病或王子病的孩子

因為想要的東西太容易得到

當有天你無法再給他們想要的東西

就會生氣、鬧脾氣

現在社會上這樣的事件層出不窮

跟爸媽要錢要不到

就動手傷害自己的父母

這也許都是從小

太過寵溺導致不可彌補的後果

所以,戒掉有求必應

請告訴孩子,想要的,自己想辦法!

 

 

 

2018 財神爺邀您一起
公益不間斷,財旺人平安!

讓全台最大財神廟 - 北港武德宮

在新春前,為您點亮 2018全年財運!

參加立即享有:

‧ 線上點財神燈、補財庫、開運三寶

‧ 奉虎爺 / 迎財神

‧ Money 錢雜誌元月號、CMoney軟體抵用券 $599

‧ 幫您捐出 200元給植物人、三失老人及偏鄉老人

燈,不點不旺>>預約財運趁現在!

 

 

現在加入好友 🔥🔥🔥

上班族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職場上、生活中的各種煩惱!



 

本文參考自:《沒有成績單的童年

作者: 蘿瑞娜  
原文作者: Lorina
出版社:平安文化  

 

(此篇為讀書心得,內容僅為個人立場)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Stella

撰文者Stella

愛生活、愛文字、愛音樂、愛吃。